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太子說他暗戀我 > 引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太子說他暗戀我 引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春祭的晨光,像融化的金箔,鋪滿太廟的青石板。

百官按品級列於祭殿外,硃紅官袍在風裡漾成波浪,唯有左憶一身淺碧布裙,站在李承恩身側,藥箱裡的銀器碰撞聲,在莊嚴的禮樂中格外清晰。

“五穀鼎的紅黍已換過,染了甘草汁,遇毒會泛青。

”李承恩的聲音壓得極低,落在她耳側,帶著晨露的微涼,“酒樽也換了銀質的,若有毒,會發黑。

”左憶點頭,指尖無意識摩挲著銀護指——昨夜李承恩送她回濟世堂時,見她指尖因挑開布帛線頭而泛紅,竟連夜讓人將護指內壁磨得更光滑些。

此刻護指貼著掌心,暖得像揣了塊溫玉,她卻隻當是銀器導熱快。

祭樂聲起,皇帝身著十二章紋袞服,緩步走向祭台。

他臉色比往日紅潤,萬華珠的養氣之效漸顯,隻是目光掃過百官時,在太後的空位上頓了頓——按禮製,太後應隨駕主祭,卻以“舊疾複發”留於坤寧宮,這反常的缺席,讓左憶心尖莫名一緊。

“吉時到——”禮官的唱喏刺破晨霧。

內侍抬著五穀鼎上殿時,左憶的鼻尖忽然捕捉到一縷極淡的異香。

不是檀香,不是鬆煙,是種甜膩中裹著清苦的氣味,像“幻羅香”混了斷魂草的餘韻。

她不動聲色地靠近鼎沿,銀護指輕觸鼎身——觸手微涼,卻在靠近鼎耳的地方,摸到一絲若有若無的黏膩。

“鼎耳被塗了東西。

”她側頭對李承恩低語,指尖在袖中沾了點草木灰,悄悄彈在鼎耳上。

灰末落地時,竟泛出極淡的紫霧,像被風吹散的星子。

李承恩眸色驟沉。

昨夜他們替換紅黍時,明明仔細檢查過鼎身,這異香與紫霧,定是淩晨有人趁換班時偷偷塗上去的。

他眼角餘光掃過站在禮官隊列末尾的太常寺少卿——那人是呂煥的門生,此刻正垂著眼,指尖卻在袖中飛快摩挲,像在掐算時辰。

“奠酒——”內侍捧著酒樽上前,銀樽在晨光裡泛著冷光。

皇帝執樽欲飲時,左憶忽然出聲:“陛下,且慢!”百官嘩然。

她快步上前,取過皇帝手中的銀樽,將內裡的酒液滴在隨身攜帶的“驗毒紙”上,她以紫草、明礬汁浸製成。

紙頁瞬間從白轉青,再轉黑,像被墨汁浸染——是“牽機引”!與當年容妃所中劇毒同源,隻是混了斷魂草的汁液,毒性更烈。

“酒裡有毒!”左憶的聲音清亮如鐘,“是牽機引與斷魂草的複合毒,銀器遇牽機引會發黑,遇斷魂草會泛青,二者同存,便成這青黑之色!”皇帝猛地攥緊酒樽,指節泛白。

李承恩立刻喝道:“拿下獻酒內侍!”侍衛撲上前時,那內侍突然從袖中抽出短刀,直撲皇帝!李承恩早有防備,側身擋在皇帝身前,腰間玉佩脫手飛出,正砸中內侍手腕。

短刀落地的瞬間,左憶已認出他耳後那顆硃砂痣——是鐵膽坊的鐵匠!“秦忠的人!”她厲聲提醒,同時從藥箱翻出個小瓷瓶,將裡麵的甘草汁潑向內侍。

汁液沾身時,他竟像被烈火灼燒般慘叫,皮膚迅速泛起紅疹——這是她特製的“顯形水”,混了斷魂草剋星的汁液,專用來逼出藏在暗處的死士。

混亂中,太常寺少卿忽然轉身就跑,卻被周瑞帶人堵住。

他懷裡掉出個油布包,裡麵是塊染血的令牌,刻著“秦字營”三字,背麵還繡著朵暗□□紋。

“是太後!是太後讓我在酒裡下毒!”他癱在地上嘶吼,“她說陛下重用太子,冷落宗室,柳家與秦將軍願助太後清君側,扶……扶永安王上位……求陛下恕罪!”永安王是太後的親孫,先帝的嫡孫,因常年帶病臥榻,一直被太後養在江南,視為真正的“正統”。

這話如驚雷炸響,百官頓時明白——太後不滿當今皇帝,更忌憚皇孫李承恩鋒芒太露,竟想扶持親孫上位!“一派胡言!”殿外傳來太後的聲音,她竟攜著劉忠的屍身,被宮女攙扶著趕來,玄色壽衣在晨光裡像團墨,“哀家身為先帝嫡後、當今陛下嫡母,豈能行此大逆之事?定是你們構陷哀家,想架空皇權!”李承恩上前一步,玄色披風在風裡揚起:“皇祖母既稱病,怎知殿內之事?劉忠是您的心腹,昨夜潛入太廟塗毒引,被我們當場擒獲,這是他招供的記錄。

”他將筆錄呈給皇帝,上麵赫然寫著“奉太後令,以幻羅香迷暈守兵,往鼎耳塗血引”。

太後臉色煞白,卻仍強撐著:“不過是份筆錄,誰都能偽造!”“那這個呢?”左憶上前一步,舉起從劉忠指甲縫裡刮下的金箔,“這是太廟祭台的金漆,劉忠昨夜潛入祭殿,不是取香灰,是給鼎耳塗毒引。

這毒引遇熱會揮發,祭典上的香火熱氣,正好讓它隨煙散開。

您算準了百官會在祭台前跪拜,要讓所有人都中這複合毒,屆時永安王便可‘順天應人’繼位!”她將金箔置於琉璃片上,滴入鼎耳刮下的黏膩物,二者相融時,竟冒出青紫色的煙,與方纔驗毒紙的顏色如出一轍。

“這是用赤焰花汁調的毒引,與斷魂草、牽機引並稱‘三絕毒’,唯有萬華珠與甘草同煎,能解其半。

您藏在慈安宮佛堂紫檀匣裡的布帛,不就繡著北疆兵甲據點,要讓秦忠帶兵逼宮嗎?”那布帛是昨夜從佛堂搜出的,上麵用硃砂圈著秦忠的兵甲據點,每個據點旁都繡著“安”字——是永安王的名諱。

太後的防線徹底崩塌,踉蹌著後退,撞在祭台的銅鼎上。

“是你們逼我的!”她突然淒厲地笑起來,“先帝嫡脈豈能旁落?承恩,你一個妃嬪所生的皇子,憑什麼占著太子之位?永安王纔是正統!”李承恩的生母容妃,當年隻是先帝的妃子,雖得寵卻非嫡後,這一直是太後攻擊他的軟肋。

左憶看著他緊繃的側臉,忽然開口:“太後可知,容妃娘孃的醫案裡,記著二十年前您賜的‘安胎藥’?裡麵摻了微量斷魂草,正是您如今用的毒引。

您忌憚容妃誕下皇孫,竟從那時就動了手腳!”這話戳中太後痛處,她猛地睜大眼睛:“你怎麼知道……”“醫案不會說謊。

”左憶將容妃醫案呈上,“您怕容妃的兒子威脅永安王,先毒殺容妃,再處處針對太子,如今更是不惜勾結叛黨、謀害陛下,隻為扶立親孫。

這布帛上的柳家‘萬字結’,秦忠的兵甲圖,呂煥的漕運賬冊,哪一樣不是鐵證?”皇帝看著那疊證物,又看向癱在地上的太後,臉色漸漸沉如寒潭。

他繼位二十載,始終對這位嫡母恭敬有加,卻冇想到她藏著如此深的心思。

他沉默半晌,終是對侍衛道:“將太後……送往坤寧宮,閉門思過,非詔不得出。

”冇有廢黜,卻徹底剝奪了她的權柄。

太後被拖下去時,還在嘶吼著“嫡庶不分,國本必亂”,聲音漸漸消失在祭殿的長廊裡,像段被風吹散的殘燭。

兵變的呐喊也漸漸平息。

周瑞進來稟報:“殿下,秦忠的私兵在北疆被邊軍圍剿,柳太傅的舊部剛出京就被攔下,都是太後的虛張聲勢。

”祭典草草收尾。

百官散去時,晨光已烈得晃眼。

李承恩陪左憶走在太廟的甬道上,青石板上的水漬映著兩人的影子,長而靜。

“你早知道太後的目標是陛下和我?”左憶忽然問,指尖在藥箱的鎖釦上輕劃。

“嗯。

”李承恩點頭,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她視永安王為唯一正統,我和父皇,不過是她扶持正統前的‘過渡’。

毒殺父皇,嫁禍於我,讓柳黨擁立永安王,纔是她的全盤計劃。

”他側頭看她,“若不是你發現酒裡的毒,後果不堪設想。

”左憶低頭踢著腳下的石子:“隻是碰巧懂些毒理。

”她忽然想起什麼,“容妃娘孃的醫案,會不會還有彆的線索?”“母妃的事,或許就這樣吧。

”李承恩的聲音軟了些,“皇祖母雖錯,終究是先帝的皇後,父皇的嫡母。

揪出叛黨,保住國本,就夠了。

”他看著她,“你救駕有功,父皇定會重賞你。

”左憶搖頭:“我不求賞賜,隻求將容妃醫案入藏太醫院,讓後世醫者知曉斷魂草之毒。

還有,濟世堂想請旨公開萬華珠的解毒之法,讓尋常百姓也能用上。

”李承恩笑了:“我替你稟明父皇。

”兩人走到太廟門口,晨光穿過硃紅門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影。

左憶忽然想起春祭時他擋在皇帝身前的背影,想起他連夜磨光滑的銀護指,想起他望著她時,比晨光還暖的眼神。

藥箱裡的艾草香,混著遠處傳來的桂花香,去年的桂花竟還留著點餘味,忽然變得有些甜,像浸了蜜的甘草。

“我該回濟世堂了。

”左憶抬頭,撞進他眼底的光裡,那光比春祭的晨光還暖,比萬華珠的水光還亮,像藏了整片星空。

她忽然有些慌亂,轉身要走,卻被他叫住。

“左憶。

”李承恩的聲音很輕,“春祭過後,桂花開時,我再請你去東宮喝桂花茶。

”左憶的腳步頓了頓,冇回頭,隻輕輕“嗯”了一聲,快步消失在宮道儘頭。

濟世堂的藥香,在午後的陽光裡漫得很遠。

左憶將容妃的醫案仔細包好,準備送往太醫院,小石頭卻捧著個錦盒跑進來,臉上紅撲撲的:“姑娘!太子殿下讓人送這個來,說是謝你春祭救駕的!”錦盒打開,裡麵不是金銀,而是支銀簪,簪頭雕著株蘭草,針腳竟是用銀線一點點攢的,像極了他送的那個蘭草布包。

簪尾刻著個極小的“憶”字,與暖手爐底的字如出一轍。

左憶捏著銀簪,忽然笑了。

嘴角的梨渦裡,像盛了清晨的露,甜得恰到好處。

她摸著簪尾的“憶”字,指尖微微發燙,心裡那點說不清的漣漪,像被春風吹過的湖麵,漾得越來越寬。

或許,陳嬤嬤說得對。

或許,他對她,真的不止是盟友。

窗外的陽光,透過雕花木窗,在她發間投下細碎的金斑,像極了初遇那天。

隻是這一次,藥香裡藏著的,不止是草木的清苦,還有點說不清的甜,像要漫進心裡,生根發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