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說他暗戀我 舊案
-
陳嬤嬤的屍體被悄悄運走的第三日,宮裡開始流傳一種說法:陳嬤嬤是畏罪自戕,死前偷了太後不少珍寶,都藏在了西市的破廟裡。
左憶給太後煎藥時,聽見殿外的宮女們竊竊私語,說三皇子的人已經去破廟搜了三回,連地磚都撬起來了,卻什麼都冇找到。
“一群蠢貨。
”太後放下茶盞,語氣裡帶著不屑,“陳嬤嬤跟著我三十年,什麼珍寶冇見過?會稀罕那點東西?”左憶垂著眼,手裡的藥杵在石臼裡慢慢碾著茯苓。
她知道,這說法是李承恩放出去的,目的是攪亂視線,讓所有人都以為陳嬤嬤的死隻是貪腐案,冇人再去深究她的真正死因。
“娘娘英明。
”她輕聲應和,將碾好的茯苓粉篩進瓷碗。
太後看了她一眼:“你似乎對這些事不感興趣?”“奴婢隻關心太後孃孃的身子。
”左憶把藥粉倒進砂鍋,“今日的方子加了點芡實,能健脾,娘娘近日總說胃口不好。
”太後冇說話,隻是看著砂鍋裡翻滾的藥汁,目光沉沉的。
過了半晌,她忽然道:“明日是容妃的忌日,你替我去趟安陵寺,燒柱香。
”左憶的手頓了頓。
容妃?“是。
”她應著,心裡卻打起了算盤。
太後讓她去祭拜容妃,是單純的吩咐,還是想藉此試探什麼?“安陵寺的慧能大師,是看著容妃長大的。
”太後補充道,“你順便帶些點心過去,替我問聲好。
”左憶的心跳漏了一拍。
慧能大師?看著容妃長大?這難道是李承恩說的“線索”?“奴婢記下了。
”她低下頭,掩去眼底的光亮。
第二日清晨,左憶帶著點心匣子,坐著宮裡的小馬車往安陵寺去。
車窗外的街景飛速倒退,她卻在腦子裡反覆琢磨——太後不可能不知道慧能大師與容妃的關係,讓她去見這位大師,分明是有意無意地遞來一把鑰匙,至於這鑰匙能打開什麼鎖,全看她怎麼用。
安陵寺建在半山腰,紅牆掩映在蒼翠的鬆柏間,遠遠就能聽見鐘聲,渾厚得像能滌盪人心。
左憶剛走到山門口,就見一個老和尚迎了出來,穿著洗得發白的僧袍,手裡拄著根竹杖,正是慧能大師。
“左姑娘,貧尼等候多時了。
”老和尚的聲音溫和,眼神卻銳利得像能看透人心。
左憶躬身行禮:“大師安好,姑母讓我來給容妃娘娘上香,順便送些點心。
”慧能大師領著她往裡走,穿過香火繚繞的大殿,來到後院的禪房。
禪房裡陳設簡單,隻有一張桌,兩把椅,牆上掛著幅達摩像。
“太後近來可好?”他給她倒了杯茶,茶湯清冽,帶著股鬆針的清香。
“多謝大師關心,姑母身子尚可。
”左憶捧著茶杯,冇敢喝,“隻是近日總念起容妃娘娘,說當年……若能多照拂些就好了。
”慧能大師歎了口氣:“往事已矣,多說無益。
”他看著左憶,忽然問,“姑娘在太後身邊,想必見過不少事?”左憶的心提了起來,知道正題來了。
“民女隻是個煎藥的,不敢妄議宮裡的事。
”她避開老和尚的目光,“不過……前幾日陳嬤嬤故去,姑母很是傷心,說陳嬤嬤是個老好人,不該落得那樣的下場。
”慧能大師的手指在茶盞邊緣輕輕敲著,沉默了半晌,才緩緩開口:“陳嬤嬤是個苦命人。
當年容妃娘娘去後,她抱著娘孃的貼身玉佩哭了三日,說對不住娘孃的囑托。
”左憶的呼吸一緊。
貼身玉佩?“那玉佩……”她試探著問,“是什麼樣子的?”“是塊和田暖玉,雕著隻鳳凰,鳳眼裡嵌著顆紅寶石。
”慧能大師的聲音低了些,“容妃娘娘說,那是先皇賜的,能辟邪。
可最後……還是冇能護住她。
”左憶在心裡飛快地記下——鳳凰玉佩,紅寶石眼。
這會不會就是李承恩要找的“證據”?“後來那玉佩呢?”她追問。
老和尚搖了搖頭:“貧僧不知。
陳嬤嬤說是丟了,太後派人找了許久,也冇找到。
”他看著左憶,眼神意味深長,“姑娘今日來,怕是不止為了上香吧?”左憶握緊了茶杯,指尖泛白。
她知道瞞不過這老和尚,索性坦白:“實不相瞞,民女覺得陳嬤嬤死得蹊蹺,想查清真相。
大師若知道什麼,還請告知。
”慧能大師笑了,笑容裡帶著點悲憫:“真相往往是最傷人的。
姑娘年紀輕輕,何必捲進這渾水裡?”“有些事,躲不過去。
”左憶抬起頭,目光堅定,“就像陳嬤嬤,她守了三十年的秘密,最後還是冇能善終。
我若查清真相,也算告慰她的在天之靈。
”老和尚沉默了片刻,從懷裡摸出個小小的錦囊,遞給她:“這是陳嬤嬤上個月托人送來的,說若她有不測,就把這個交給‘能看懂毒經的人’。
貧僧猜,姑娘就是她等的人。
”左憶接過錦囊,入手輕飄飄的,裡麵似乎裹著張紙。
她打開一看,是幅手繪的地圖,標註著長樂宮偏殿的位置,在書架第三層的地方畫了個紅圈,旁邊寫著“鳳巢”二字。
鳳巢?難道玉佩藏在那?“多謝大師。
”左憶把地圖塞進袖袋,起身行禮,“我該回宮了。
”“姑娘且慢。
”慧能大師叫住她,“貧僧送姑娘一句話:玉能辟邪,亦能招禍。
找到玉佩,未必是福。
”左憶的腳步頓了頓,冇回頭,隻是輕聲道:“多謝大師提醒,我明白。
”回到宮裡時,已是傍晚。
左憶徑直往長樂宮偏殿去,藉口取藥,溜進了太後平日存放經書的偏殿。
書架第三層擺滿了佛經,她按照地圖上的標記,在最裡麵那本《金剛經》的夾層裡摸索,指尖果然碰到了個硬物。
她屏住呼吸,抽出那東西——是個巴掌大的木盒,雕著鳳凰紋樣,和慧能大師描述的玉佩很像。
打開木盒,裡麵果然躺著塊暖玉,鳳凰的造型栩栩如生,鳳眼裡的紅寶石在暮色中閃著光。
玉佩背麵刻著兩個小字:“永安”,是容妃的閨名。
這麼想,當真是諷刺。
左憶的心跳得飛快,指尖拂過玉佩,忽然在鳳凰的翅膀下摸到個細小的凹槽。
她用指甲摳了摳,凹槽裡竟藏著張捲成細條的紙!展開紙一看,是陳嬤嬤的字跡,歪歪扭扭地寫著:“容妃娘娘薨逝前夜,太後賜了碗燕窩,裡麵摻了牽機引。
奴婢親眼所見,還在燕窩裡撈出過這玉佩——娘娘定是想留下證據,才把玉佩丟進碗裡。
”下麵還有一行字:“寧心丸的方子,實為牽機引的變種,長期服用,狀似癡傻,與容妃臨終前的症狀一般無二。
”左憶隻覺得渾身發冷。
原來寧心丸不僅有鎖心草,還有牽機引的成分!太後不僅要讓她變傻,還要讓她走容妃的老路,死得不明不白!“在找什麼?”一個冰冷的聲音突然從門口傳來,嚇得左憶手一抖,玉佩掉在地上。
她猛地回頭,見太後站在門口,手裡拄著根龍頭柺杖,眼神陰鷙得像要吃人。
“太……太後孃娘……”左憶的聲音發顫,下意識地把那張紙往身後藏。
太後一步步走進來,柺杖拄在地上,發出“篤”“篤”的響,像敲在左憶的心上。
“你找到陳嬤嬤藏的東西了?”她的目光落在地上的玉佩上,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老東西,果然留了後手。
”左憶知道,瞞不住了。
她撿起玉佩,緊緊攥在手裡:“太後孃娘,容妃娘娘……真的是您害死的?”太後的臉色瞬間變得猙獰:“是又如何?她讓她的兒子搶我的位置,我不該殺她嗎?”她的柺杖指向左憶,“你以為你現在手裡有證據,就能扳倒我?彆忘了,你的小命捏在我手裡!寧心丸你吃了多少?就算現在停了,不出半年,你也會變得和容妃一樣瘋瘋癲癲!”左憶的後背滲出冷汗,卻強迫自己冷靜:“娘娘殺了我,陳嬤嬤的字條,慧能大師的證詞,還有這玉佩,都會落到太子殿下手裡。
到時候,您覺得您還能全身而退嗎?”太後的瞳孔縮了縮,顯然冇料到她會提到李承恩。
“你和他聯手了?”她的聲音裡帶著難以置信的憤怒。
“我隻是想活下去。
”左憶舉起玉佩,“娘娘若放我一條生路,這玉佩和字條,我可以當作從冇見過。
否則……”“否則怎樣?”太後冷笑,“你以為李承恩會護著你?他不過是利用你!等他查清容妃的死因,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你這個知道太多秘密的人!”左憶的心沉了沉。
太後說得對,李承恩確實是在利用她。
可事到如今,她已經冇有退路。
“至少我現在還有選擇的餘地。
”她握緊玉佩,一步步往後退,“娘娘,您是個聰明人,該知道怎麼做對我們都好。
”太後死死地盯著她,眼神裡的殺意幾乎要溢位來。
兩人僵持了半晌,太後忽然笑了,笑聲裡帶著股瘋狂:“好,好,左憶!陳嬤嬤冇看錯你,哀家也冇看錯你!”她揮了揮手,“你走吧。
今日的事,就當冇發生過。
”左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愣在原地。
“怎麼?還不走?”太後的語氣又冷了下來,“想讓哀家改變主意?”左憶這才反應過來,抱著玉佩和字條,轉身就往外跑。
跑出偏殿的那一刻,她感覺渾身的力氣都被抽空了,後背的衣服早已被冷汗浸透。
回到自己的偏殿,她立刻把玉佩和字條藏進《洗冤錄》的夾層裡,又用木板把書架後的暗格釘死。
做完這一切,她才癱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氣。
窗外的天色徹底黑了,宮燈一盞盞亮起,像鬼火般閃爍。
左憶看著桌上那寧心丸,忽然覺得一陣噁心。
她走到藥箱前,拿出李承恩給的解藥,毫不猶豫地吞了下去。
苦澀的藥味在舌尖蔓延,卻讓她前所未有的清醒。
她不知道太後為什麼突然放她一馬,也不知道李承恩拿到證據後會怎樣對她。
但她知道,從這一刻起,她不再是任人擺佈的棋子。
她手裡握著太後的命門,也握著李承恩想要的真相。
這盤棋,該由她來落子了。
左憶走到窗邊,望著遠處東宮的方向,那裡燈火通明,像隻蟄伏的猛獸。
她知道,用不了多久,李承恩就會來找她。
而她,已經準備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