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夢緣 第308章 鳳隕清寧
清寧宮方向傳來的訊息,如同一塊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洶湧的深宮寒潭。夏侯瓔珞帶著流螢,幾乎是跑著趕往那座偏僻的宮苑,夜風灌滿她的衣袖,帶來刺骨的涼意,卻遠不及她心中的冰冷。
宮門大開,昔日那點微弱的佛前燭火已然熄滅,隻有幾名皇後派來的內侍麵無表情地守在門口,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事態已定、不容置喙的肅殺。慕容皇後竟已搶先一步,控製了現場!
“本宮來處理靜慧太妃後事,閒雜人等,不得擅闖!”慕容皇後威嚴的聲音自殿內傳出,她一身素服,站在佛堂中央,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悲憫與凝重,目光卻如冰錐般掃過闖進來的瓔珞,“瓔珞,你來了。太妃突發惡疾,已然……薨了。此地不祥,你身子弱,還是速回攬星樓歇著吧。”
突發惡疾?瓔珞心中冷笑,目光急速掃過殿內。那麵破裂的鎮魂古鏡依舊立在原處,隻是鏡麵上似乎又多了一道新鮮的、如同爪痕般的黑色印記!靜慧太妃倒在她常坐的蒲團旁,身形佝僂,雙目圓睜,瞳孔中殘留著極致的驚駭與不甘,嘴角蜿蜒下一道已然乾涸的暗紅色血痕,指尖深深摳入地麵的磚縫,彷彿在生命最後時刻想要抓住什麼。
這絕不是什麼惡疾!是謀殺!是滅口!
“母後,”瓔珞強行壓下翻湧的氣血與憤怒,屈膝行禮,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靜慧太妃乃宮中長輩,對瓔珞多有照拂,如今驟然離世,瓔珞心中悲痛,請母後允準,讓瓔珞……送太妃最後一程。”她必須留下來,必須找到線索!
慕容皇後眼神銳利地審視著她,似乎想從她臉上找出破綻,片刻後,才緩緩道:“難得你有這份孝心。既然如此,便在偏殿等候,稍後隨本宮一同料理太妃身後事。”她看似讓步,實則是要將瓔珞置於眼皮底下監視。
就在瓔珞被迫移步偏殿,與皇後錯身而過的刹那,她袖中的菱花銅鏡猛地一燙!鏡麵自行映照出皇後華服裙擺的角落——那裡,竟沾染著一小片極其細微、與靜慧太妃嘴角血痕顏色一致的暗紅,以及一點點幾乎難以察覺的、帶著檀香氣的灰色粉末!
是皇後!或是她麾下的淨緣動的手!那灰色粉末,定是某種邪術媒介!
瓔珞心頭狂跳,死死攥緊袖中的鏡子,指甲掐入掌心。她不能打草驚蛇!
在偏殿煎熬地等待了約莫一炷香的時間,殿外忽然傳來一陣沉穩而規律的腳步聲,伴隨著甲冑摩擦的輕微聲響。
“臣,蕭煜,奉陛下之命,前來協助皇後娘娘處理清寧宮事宜。”蕭煜清冷的聲音在殿外響起,如同破開陰霾的一道利光。
他怎麼來了?!
是巧合,還是……
瓔珞猛地抬頭,隻見蕭煜一身玄色常服,外罩輕甲,大步踏入殿中。他先是對皇後行禮,目光隨即落在偏殿內的瓔珞身上,與她有瞬間的交彙,那眼神深邃,帶著安撫與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
慕容皇後顯然也沒料到蕭煜會此時前來,臉色微沉:“陛下倒是體恤。既然如此,便有勞蕭侯爺協助本宮,清查清寧宮,看看太妃是否留有遺言或……不祥之物。”她刻意加重了“不祥之物”四字,目光意有所指地瞟向那麵鎮魂古鏡。
蕭煜拱手領命,立刻指揮隨他而來的親衛,看似配合皇後的人手,實則不著痕跡地開始勘查現場。他的動作專業而迅速,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角落。
趁著皇後注意力被蕭煜吸引的片刻,瓔珞悄然後退幾步,隱在偏殿的陰影裡,再次觸碰菱花銅鏡。她嘗試將剛纔看到的、皇後裙擺上的異狀,以及那灰色粉末的細微特征,通過意念傳遞給鏡中的青木。
“姐姐……你能感應到嗎?那粉末……”
片刻後,青木微弱卻帶著驚怒的意念傳來:“是……‘蝕魂香’的殘燼!此物……歹毒無比,能於無形中……侵蝕神魂,放大心魔……最終令人……心神崩潰而亡!煉製之法……失傳已久,唯有……精通鏡巫詛咒之人……方可製作……”
蝕魂香!鏡巫詛咒!
果然與淨緣,與皇後脫不了乾係!
就在這時,蕭煜的一名親衛似乎在那麵鎮魂古鏡背後的牆壁夾縫中,發現了什麼,極快地取出,收入袖中,並向蕭煜遞去一個眼神。蕭煜微不可察地點了點頭。
幾乎同時,另一名皇後派去檢查太妃遺體的老嬤嬤,忽然發出一聲低呼,她從靜慧太妃緊握的手心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小塊被捏得變形的、非金非木的深褐色令牌,令牌上刻著一個扭曲的、如同眼睛般的符文!
那符文,與瓔珞之前在蕭煜所贈絹帛上看到的、描述西域鏡巫的符號,一模一樣!
所有人的目光瞬間聚焦在那令牌上!
慕容皇後臉色驟變,但瞬間恢複如常,厲聲道:“這是何邪物?!竟藏在太妃手中!看來太妃之死,確有蹊蹺!給本宮徹查此物來源!”
她反應極快,立刻將禍水引向這莫名出現的令牌,試圖撇清自身。
蕭煜上前一步,接過那令牌,仔細端詳,沉聲道:“皇後娘娘,此物形製詭異,臣前所未見。為徹查太妃死因,臣請旨,將此物交由樞密院密探詳查。”
他這是要將證物控製在自己手中!
皇後眼神閃爍,顯然不願,但蕭煜搬出樞密院,理由正當,她一時難以反駁,隻得冷哼一聲:“準了!蕭侯爺,定要給太妃,給陛下一個交代!”
現場氣氛頓時變得更加微妙而緊張。
瓔珞看著這一幕,心中明瞭,蕭煜的出現絕非偶然。他也在查,而且查得更深!他與自己,似乎正被同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向同一條道路。
清寧宮的混亂一直持續到後半夜。靜慧太妃的遺體被移走,宮苑暫時被封。慕容皇後帶著滿腔不甘與疑慮擺駕回宮,臨走前,那冰冷的目光如同毒蛇信子,在瓔珞和蕭煜身上掃過。
眾人散去,隻留下滿地狼藉與死寂。瓔珞身心俱疲,正欲返回攬星樓,一名看似普通的小太監卻悄無聲息地靠近,低語道:“公主殿下,侯爺在攬星樓外的‘聽雨軒’等候,有要事相商。”
瓔珞心中一凜,沒有猶豫,吩咐流螢先行回樓,自己則跟著那小太監,繞開巡邏的侍衛,來到了禦花園深處一座僻靜的水榭。
聽雨軒內,燭火未點,隻有清冷的月光透過雕花木窗灑入,勾勒出蕭煜挺拔而孤寂的身影。他負手立於窗前,望著窗外沉黑的湖麵,聽聞腳步聲,緩緩轉過身。
“公主殿下。”他聲音低沉,少了平日裡的疏離,多了幾分凝重。
“侯爺。”瓔珞福了一禮,直截了當地問,“今夜之事,侯爺如何看?”
“靜慧太妃非正常死亡,皇後與那妖尼淨緣脫不了乾係。”蕭煜語氣肯定,他自懷中取出兩樣東西——正是那名親衛暗中取得的、自鎮魂古鏡後發現的物件,以及那枚從太妃手中取出的詭異令牌。
藉助月光,瓔珞看清了,那從鏡後取得的,是一小塊邊緣焦黑、似乎被烈火灼燒過的羊皮紙殘片,上麵以某種暗紅色的顏料,畫著半個殘缺的、與令牌上類似的符文,旁邊還有幾個模糊的西域文字。
“這是……”瓔珞瞳孔微縮。
“這是‘鏡反咒’的一部分,”蕭煜沉聲道,他顯然做了功課,“應是靜慧太妃生前,試圖以此咒對抗某種鏡影詛咒,但未能完成,便遭毒手。而這令牌……”他拿起那枚深褐色令牌,“乃是西域‘鏡巫’一脈的身份信物,持有者,地位不低。”
他看向瓔珞,目光如炬:“公主殿下,事到如今,我們明人不說暗話。你身上發生的異狀,你與那麵菱花銅鏡的聯係,乃至……你可能與另一位‘存在’之間的感應,臣,略有察覺。”
瓔珞心頭巨震,猛地抬頭看他!他怎麼會知道?!難道是因為他懷中那枚能與菱花鏡感應的玉佩?
蕭煜沒有迴避她的目光,繼續道:“臣並非窺探公主隱私,而是此事,恐怕也牽扯到臣的身世之謎。”他取出那枚一直隨身攜帶的、材質特殊的玉佩,“此玉佩,與公主的菱花鏡,乃至宮中的‘天外奇石’,皆能產生微弱共鳴。臣懷疑,臣的母親……或許也與當年的鏡巫之事,有所關聯。”
月光下,玉佩流淌著溫潤而神秘的光澤。
資訊量巨大,瓔珞一時難以消化。蕭煜……他竟然也身陷這鏡影迷局之中!
“侯爺告知我這些,意欲何為?”瓔珞穩住心神,問道。
“合作。”蕭煜言簡意賅,“皇後與蘇文瀚,皆非善類,他們一個欲置你於死地,一個想將你掌控為棋子。單憑公主一人之力,恐難應對。而臣,需要藉助公主對‘鏡’的感應,查明母親過往,破除自身迷障。我們目標雖不儘相同,但敵人一致,利益交織。”
他頓了頓,聲音低沉而堅定:“臣願與公主結盟,互為援手,共享資訊,共渡險關。至少,在鏟除共同威脅之前,盟約有效。”
他的提議,無疑是此刻困境中最好的選擇。他有權勢,有力量,有謀略,更重要的是,他似乎真的知曉部分內情,並且擁有能與之感應的信物。
瓔珞看著他深邃的眼眸,那裡有坦誠,有算計,也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彷彿同病相憐的決絕。她想起青木在鏡中苦苦支撐的身影,想起母妃犧牲的真相,想起自己在這深宮中步步維艱的處境。
她沒有太多選擇。
“好。”瓔珞深吸一口氣,伸出右手,指尖在月光下泛著瑩白的光,“我答應與侯爺結盟。此後,資訊互通,危難相扶。”
蕭煜看著她鄭重的模樣,亦伸出右手,與她輕輕擊掌為誓。他的手掌寬厚而溫暖,帶著習武之人的粗糙,與她微涼的指尖一觸即分。
“盟約已成。”蕭煜收回手,“當務之急,是厘清淨緣此人的真正目的,以及她與皇後、與當年鏡巫之事的關聯。此外,”他目光掃過瓔珞袖口,“公主需儘快提升自保之力,無論是武功,還是……對那麵鏡子的運用。”
“我明白。”瓔珞點頭,“我會儘力。”
“臣會派人暗中保護公主,並繼續追查令牌與羊皮紙的線索。公主若有急事,可命流螢將此玉珠置於攬星樓東側窗台。”蕭煜遞過一枚不起眼的墨玉珠,“自會有人接應。”
交代完畢,蕭煜不再多留,身影很快融入夜色。
瓔珞握緊那枚微涼的玉珠,看著窗外沉沉的夜幕,心中百感交集。她與蕭煜,這兩個原本看似毫無交集的人,因這錯綜複雜的鏡影因果,被迫捆綁在了一起。前路是吉是凶,猶未可知。
就在瓔珞與蕭煜達成盟約的同時,鏡影彼岸的蝕靈迷霧深處,情況也在發生變化。
青木聖女藉助瓔珞之前傳遞過來的力量,以及現實世界詛咒源頭被菱花鏡吞噬後帶來的短暫“喘息”,終於勉強穩住傷勢,找到了一處相對穩定的、由幾塊巨大混沌晶石構成的臨時棲身之所。
她將沉睡的弟弟小心安置在晶石凹槽內,以自身殘存的三色光華籠罩其上,形成一個小小的保護結界。孩子眉心的“火種”依舊黯淡,灰暗的烙印如同跗骨之蛆,但至少暫時停止了蔓延。
然而,青木的心情並未輕鬆。她盤膝坐於晶石之上,嘗試運轉功法恢複力量,卻發現此地的能量異常惰滯,難以吸收,彷彿整個空間正在逐漸“死去”。更讓她不安的是,那無邊無際的蝕靈迷霧,雖然不再像之前那般狂暴洶湧,卻呈現出一種更加深沉、更加死寂的灰暗,迷霧深處,偶爾傳來令人毛骨悚然的、彷彿空間本身在呻吟碎裂的異響。
“瓔珞……現實世界的危機……暫時緩解了嗎?”她在心中嘗試聯係妹妹,卻發現意唸的傳遞變得極其困難,彷彿隔了無數層沾水的棉紗,模糊而滯澀。隻能接收到一些極其微弱的、關於清寧宮變故、靜慧太妃之死以及瓔珞與蕭煜結盟的碎片資訊。
“蝕魂香……鏡巫令牌……”青木咀嚼著這些資訊,蒼白的臉上浮現出深深的憂慮。現實世界的黑手,比想象中更加狠毒且底蘊深厚。靜慧太妃的死,意味著一條重要的知情者線索斷了。
而她這邊,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帝皇指骨的力量與她本源的融合,因之前對抗魔影的消耗而幾乎停滯,甚至隱隱有反噬的跡象。她感到自己如同行走在一條逐漸崩塌的獨木橋上,前後皆是深淵。
“必須……儘快找到父親留下的‘後手’……”青木強撐著站起身,目光投向迷霧最深處。帝皇昊天殘留在指骨中的意念,一直模糊地指向那個方向——歸墟之眼的核心。那裡,或許有徹底解決“墟”之烙印,甚至逆轉局勢的關鍵。
但她能感覺到,越是靠近那個方向,蝕靈迷霧的侵蝕力就越強,潛伏的危險也越多。以她現在的狀態,帶著弟弟強行前往,無異於送死。
就在這時,她懷中的弟弟忽然動了一下,發出一聲極其微弱的囈語,眉心那點“火種”竟自主地、微弱地閃爍了一下,彷彿在回應著什麼。
青木心中一動,低頭凝視著弟弟。這孩子身負帝皇血脈與“墟”之烙印,或許……他本身,就是找到“後手”的鑰匙?
一個大膽而冒險的計劃,在她腦海中逐漸成形。她需要恢複更多的力量,需要利用弟弟與“後手”之間可能存在的血脈感應,去搏那一線生機!
靜慧太妃的“病逝”,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石子,漣漪迅速擴散至前朝後宮。
夏帝夏侯桀對此事並未深究,隻下旨以妃禮厚葬,似乎默許了皇後“突發惡疾”的說法。但暗地裡,對蘇文瀚和蕭煜的調查,卻給予了更多的默許與支援。他如同一個耐心的漁夫,看著水中的魚兒相互撕咬,等待最終收網的時刻。
蘇文瀚的動作明顯加快。他借著清查“邪物”的名義,將手更深地伸向了宮廷檔案庫,尤其是關於前朝秘辛、西域往來以及元敬皇後(瓔珞生母)時期的記錄。同時,他對瓔珞的“關懷”也愈發殷勤,隔三差五便以探討“奇石”為名,派人送來些古籍拓本或“安神補氣”的丹藥,實則步步緊逼,試探著她的底線與價值。
這一日,他甚至親自來到了攬星樓。
“公主殿下氣色見好,想必是陛下洪福庇佑,祥瑞之力日漸充盈。”蘇文瀚捧著茶盞,笑得如同彌勒佛,眼底卻精光閃爍,“關於那‘天外奇石’,欽天監近日又有新發現,其內蘊藏的紋路,似乎與某些上古星圖暗合,或可藉此窺探天機,乃至……追溯血脈之源。殿下身負奇石認可,若願相助,必能事半功倍。”
他話語中的誘惑與威脅並存,直指瓔珞最關心的身世之謎。
瓔珞心中警鈴大作,麵上卻不動聲色:“首輔大人謬讚了。奇石奧秘,博大精深,瓔珞資質愚鈍,隻能略感其皮毛,豈敢妄言窺探天機?至於血脈之源,更是虛無縹緲,不敢勞煩大人費心。”
蘇文瀚也不強求,嗬嗬一笑,轉而又道:“殿下可知,靜慧太妃薨逝前,曾與西域來的淨緣大師,有過數麵之緣?據宮人回憶,太妃似乎對淨緣大師的佛法,頗為……推崇。”
他這是在暗示靜慧太妃之死與淨緣有關,甚至可能將禍水引向瓔珞——畢竟,靜慧太妃與瓔珞生母交好,是人儘皆知的事情。
瓔珞指尖微緊,淡淡道:“太妃潛心禮佛,與高僧論法,亦是常情。首輔大人此言,莫非認為太妃之死,與佛法有關?”
“老臣不敢。”蘇文瀚連忙擺手,眼中卻閃過一絲得色,似乎滿意於瓔珞的反應,“老臣隻是覺得,這宮中之事,有時看似無關,實則千絲萬縷。殿下如今身份不同,更需謹言慎行,明辨忠奸纔是。”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窗外,“譬如,有些手握兵權的邊將,看似忠勇,實則未必沒有擁兵自重、結交內宮之心……”
他這是在離間她與蕭煜!
瓔珞心中冷笑,麵上卻露出恰到好處的疑惑與受教之色:“多謝首輔大人提點,瓔珞記下了。”
送走蘇文瀚這尊笑麵佛,瓔珞隻覺心力交瘁。這些權謀算計,比鏡影殺機更讓人疲憊。
然而,更大的風波,還在後麵。
三日後,北境八百裡加急軍報入京——北狄犯邊,連克三城,邊關告急!
朝野震動!
夏帝連夜召集群臣商議。朝堂之上,主戰主和兩派爭論不休。而令人意外的是,首輔蘇文瀚,竟一改往日穩健作風,力主鎮北侯蕭煜即刻掛帥出征,平定邊患!
“蕭侯爺年少有為,勇冠三軍,更是深諳北境地形,乃此次掛帥的不二人選!”蘇文瀚言辭懇切,彷彿一心為國。
但瓔珞在接到蕭煜秘密傳來的訊息後,才知其中凶險——蘇文瀚此舉,名為舉薦,實為調虎離山!一方麵,北狄此次來勢洶洶,兵力數倍於守軍,勝負難料,稍有不慎,蕭煜便可能馬革裹屍;另一方麵,一旦蕭煜離京,京中局勢便徹底落入蘇文瀚與皇後掌控,屆時,孤立無援的瓔珞,便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甚至,蘇文瀚還可能暗中與北狄勾結,陷蕭煜於死地!
這是一石二鳥的毒計!
“陛下已意動,不日便將下旨。”蕭煜傳來的字條上,字跡倉促而凝重,“臣若抗旨,便是予人口實;若奉旨,京中危矣。公主……早作打算。”
攬星樓內,燭火搖曳。瓔珞握著那張薄薄的字條,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彷彿能看到一張無形的大網,正向著她與蕭煜,向著這整個王朝,緩緩籠罩下來。
山雨欲來風滿樓。鏡影未平,朝堂風波又起。她與蕭煜這剛剛締結的、尚不穩固的盟約,能否經受住這內外的雙重考驗?
她的指尖,無意識地撫上袖中那麵溫熱的菱花銅鏡。鏡中,青木姐姐又在經曆著什麼?她們姐妹二人的命運,究竟能否掙脫這重重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