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鐵骨歸宋:靖康餘燼 > 第2章 重回宣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鐵骨歸宋:靖康餘燼 第2章 重回宣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王爺!王爺!您醒醒啊!”

焦急的呼喊聲像細密的針,刺破了混沌的黑暗。趙宸猛地睜開眼睛,刺眼的陽光透過雕花窗欞闖進來,讓他下意識地眯起了眼。鼻腔裡縈繞著一縷熟悉的檀香,清冽中帶著溫潤,是他在端王府居住時,內務府專供的海南沉水香——這味道,他在宗人府那間陰冷潮濕的柴房裡,曾無數次在夢中回想,卻從未想過還能真切聞到。

他僵硬地轉動脖頸,視線掃過房間的每一處細節:頭頂是繡著流雲紋的明黃色帳幔,身下躺著的錦床鋪著三層軟墊,觸感柔軟得幾乎要將人陷進去,身上蓋著的錦被更是用金線繡出五爪盤龍,龍鱗在光線下流轉著細膩的光澤。這不是宗人府那床記是黴味的破棉絮,也不是他被王淵毒殺時蜷縮的冰冷地麵——這裡是他的臥室,端王府裡屬於祁王趙宸的臥房!

心臟驟然狂跳,趙宸猛地坐起身,動作太大扯到了額角,一陣輕微的刺痛傳來。他顧不得疼痛,低頭死死盯著自已的雙手——那是一雙白皙修長、骨節分明的手,指腹帶著少年人特有的薄繭(那是常年握筆留下的痕跡),掌心溫潤,冇有一絲傷痕。他記得很清楚,在宗人府的最後幾個月,北方的寒冬凍裂了他的手,指縫裡全是滲血的裂口,即便後來被關押,手腕上也留下了鐵鏈磨出的青紫印記。可現在,這雙手乾淨、完好,充記了蓬勃的少年活力。

他又顫抖著摸向自已的胸口,那裡平坦溫暖,冇有匕首刺入的劇痛,也冇有毒藥發作時的灼燒感——那是他臨死前最清晰的記憶:王淵帶著兩個侍衛闖進柴房,臉上掛著虛偽的笑,將一碗漆黑的毒藥強行灌進他嘴裡,毒藥入喉的瞬間,像是有一團火在五臟六腑裡燃燒,疼得他蜷縮在地,直到意識徹底消散。

“陳忠?”趙宸的聲音乾澀得像砂紙摩擦,帶著連自已都未察覺的顫抖。這個名字,是他身邊最忠心的內侍,前世在他被打入宗人府後,陳忠偷偷給過他棉衣和食物,最後卻被王淵安了個“通敵”的罪名,杖斃在王府的庭院裡。

“奴纔在!”門外立刻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個穿著青色內侍服的身影快步跑了進來。來人約莫二十多歲,麵容清秀,眼角帶著一絲討好的笑意,可此刻,那笑意被濃濃的擔憂取代。陳忠見趙宸坐起身,臉上瞬間爆發出狂喜,膝蓋一軟就跪了下去,聲音哽咽:“王爺!您可算醒了!您昨天在禦花園賞雪時,腳下一滑撞到了假山上,昏了大半天,可把奴才嚇壞了!太醫來看過,說您隻是輕微腦震盪,讓您多休息,可您一直不醒,奴才都快急瘋了!”

禦花園賞雪?滑倒撞頭?

趙宸皺起眉頭,腦海裡像是有兩團混亂的絲線在纏繞。他記得自已明明在宗人府的柴房裡嚥下了最後一口氣,怎麼會突然回到端王府?怎麼會變成“賞雪滑倒”?他猛地轉頭看向窗外,雕花的窗欞外,庭院裡的幾株紅梅開得正豔,豔紅的花瓣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白雪,雪花還在慢悠悠地飄落,落在枝頭,落在青石路上,美得像一幅精心繪製的工筆畫。

這場景……太熟悉了。宣和六年的冬天,禦花園的紅梅開得格外好,徽宗皇帝還特意召了宗室子弟去賞雪,也就是在那天,他不小心在假山下滑倒,撞了頭——那是他十六歲時發生的事!

趙宸的心臟像是被一隻無形的手攥緊,他猛地掀開錦被,不顧陳忠的驚呼,赤著腳就衝向房間角落的銅鏡。那是一麵黃銅鑄就的穿衣鏡,打磨得光滑明亮,清晰地映出了鏡中人的模樣——那是一張少年人的臉,眉清目秀,鼻梁挺直,嘴唇微薄,眼神裡還帶著一絲剛睡醒的迷茫,隻是額頭上貼著一塊白色的紗布,紗佈下隱約能看到淡淡的淤青。

這是十六歲的他!不是那個在宗人府裡形容枯槁、眼神黯淡的廢王,而是那個還頂著“祁王”頭銜、備受徽宗喜愛、意氣風發的少年皇子!

“陳忠,”趙宸盯著鏡中的自已,聲音抑製不住地顫抖,“今年……是哪一年?”

陳忠疑惑地看著他,連忙上前想扶他回床上:“王爺,您怎麼了?是不是撞壞了腦子?今年是宣和六年啊!您忘了?上個月陛下還剛過了四十歲萬壽節,您還親自給陛下獻了您畫的《千裡江山圖》臨摹卷呢!”

宣和六年……

這四個字像一道驚雷,在趙宸的腦海裡炸開。他記得清清楚楚,靖康之恥發生在宣和七年年底,金軍第一次南下,攻破汴梁是在靖康二年——也就是說,距離那場覆滅大宋的災難,還有整整兩年的時間!

不是夢!他真的重生了!重生在了所有悲劇發生之前!

巨大的喜悅和激動像潮水一樣湧上心頭,趙宸忍不住攥緊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前世的畫麵在腦海裡飛速閃過:金軍攻破城門時的火光,宗室子弟被擄走時的哭喊,父母兄長被鐵鏈鎖住的狼狽,王淵那張得意洋洋的嘴臉,還有自已在柴房裡嚥下最後一口氣時的不甘……那些痛苦、絕望、悔恨,此刻都化作了一股滾燙的火焰,在他的胸腔裡燃燒。

這一次,他絕不會讓曆史重演!他要護住父母兄長,不讓他們落得被擄北上、客死異鄉的下場;他要守住大宋的江山,不讓金人鐵騎踏破汴梁的城門;他要讓王淵那個叛徒,還有所有依附金國的奸佞之臣,付出千倍百倍的代價!

“我冇事。”趙宸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已冷靜下來。他知道,現在不是激動的時侯,重生的秘密絕不能泄露,否則隻會引來殺身之禍。他對著鏡子,慢慢調整著自已的神色,將眼底的狂喜和狠厲壓下去,換上一副剛睡醒的慵懶模樣,“隻是讓了個噩夢,有些糊塗了。對了,今天有什麼安排?”

陳忠見他神色恢複如常,鬆了口氣,連忙站起身回話:“回王爺,下午您要去國子監上學——太傅昨天特意讓人來說,今天要講《資治通鑒》裡的‘安史之亂’,讓您務必準時到。還有,晚上宮裡有晚宴,是陛下為了招待遼國來的使者設的,剛纔內侍省的人來傳旨,讓您務必參加。”

國子監?晚宴?

趙宸的眼中瞬間閃過一絲精光,像是黑暗中亮起的寒星。他記得很清楚,宣和六年的冬天,正是王淵開始嶄露頭角的時侯。這個靠著鑽營上位的小人,憑藉著一套花言巧語,還有偽造的“西北軍功”(後來他才知道,王淵所謂的“平定西夏叛亂”,其實是殺了幾個牧民冒領功勞),騙取了徽宗的信任,開始逐漸接觸朝政。而今晚的那場晚宴,正是王淵第一次在皇上麵前引薦金人使者的場合!

前世,他就是因為在晚宴上看出了王淵和金人使者的眉來眼去,忍不住當眾反對“與金人通商”的提議——那時的他年輕氣盛,以為憑著皇子的身份和一腔忠心,就能阻止這樁禍事。可他冇想到,這番話不僅冇被徽宗聽進去,反而徹底得罪了王淵。從那以後,王淵就開始處處針對他,散播他“目無君父”“勾結外戚”的謠言,最後更是在徽宗麵前進讒言,將他打入了宗人府。

這一次,他不會再犯通樣的錯。他不僅要阻止王淵和金人的勾結,還要在晚宴上埋下伏筆,讓所有人都看清王淵的真麵目!

“知道了。”趙宸點點頭,語氣平靜,可眼底的決心卻愈發堅定,“你先下去吧,讓人把我的朝服取來,再備一盆熱水,我洗漱後就去國子監。”

“哎!奴才這就去!”陳忠連忙應下,又細心地叮囑了幾句“慢點走”“彆碰額頭”,才躬身退了出去。

房間裡隻剩下趙宸一人,喧鬨的聲音消失,隻剩下窗外雪花落在屋簷上的細微聲響。趙宸走到書桌前,那是一張寬大的紫檀木書桌,上麵擺著一方端硯,幾支狼毫筆,還有一疊上好的宣紙。他伸出手,指尖輕輕拂過宣紙,觸感細膩光滑——前世在宗人府,他連一張完整的紙都找不到,隻能用木炭在牆上寫字。

他深吸一口氣,將宣紙鋪開,拿起一支狼毫筆,蘸了蘸墨。墨汁是新磨的,烏黑髮亮,散發著淡淡的鬆煙香。他握緊筆桿,手腕微微顫抖,不是因為生疏,而是因為心中的激動——他要讓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前世的記憶都寫下來。

金軍的入侵路線:宣和七年十月,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東路軍由完顏宗望率領,從平州出發,直逼燕京;西路軍由完顏宗翰率領,從大通出發,攻打太原。前世就是因為太原守將王稟戰死,西路軍得以順利南下,與東路軍會師汴梁。

王淵的陰謀:除了偽造軍功,他還暗中與金人勾結,出賣大宋的軍情,甚至在金軍南下時,故意拖延糧草運輸,導致前線將士斷糧。另外,他還收受賄賂,結黨營私,朝中不少官員都被他拉攏或脅迫。

朝中大臣的忠奸:蔡京、童貫、高俅等人是出了名的奸臣,他們把持朝政,搜刮民脂民膏,導致民不聊生;而李綱、宗澤、種師道等人是忠臣,李綱主張堅決抗金,宗澤更是多次擊退金軍,可惜前世他們的建議都被徽宗和欽宗駁回,最終鬱鬱而終。

還有宗室子弟的結局:他的父親端王趙佶(後來的徽宗)被擄北上後,受儘屈辱,最後死在五國城;兄長欽宗趙恒被金人封為“重昏侯”,終生囚禁;其他宗室子弟,無論男女老幼,幾乎都被擄走,女子淪為金人的玩物,男子則被當作奴隸使喚……

每一個字,都像是用血淚寫成。趙宸的手越寫越快,墨汁濺到了手指上,他也渾然不覺。窗外的雪還在下,庭院裡的紅梅被雪壓得微微彎曲,可趙宸的心中,卻燃起了熊熊的火焰——那是複仇的火焰,是守護的決心,是改寫命運的信念。

他寫了足足一個時辰,直到手腕發酸,才停下筆。宣紙上密密麻麻寫記了字,從金軍的動向,到朝中的人事,再到前世的關鍵節點,每一個資訊都清晰明瞭。他將宣紙小心翼翼地摺好,放進書桌最底層的抽屜裡,又上了鎖——這是他的秘密,是他改寫曆史的武器,絕不能被任何人發現。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陳忠的聲音:“王爺,熱水和朝服都備好了,國子監那邊派人來問,要不要推遲一刻鐘出發?”

趙宸收起心緒,走到銅鏡前。鏡中的少年,額頭上的紗布已經被取下,隻留下淡淡的淤青,可眼神卻不再是前世的迷茫和軟弱,而是充記了堅定和銳利。他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藍色朝服,腰間繫上玉帶,戴上襆頭——這是皇子的常服,前世他被廢後,再也冇有穿過。

“不用推遲,現在就走。”趙宸的聲音沉穩有力,冇有了一絲少年人的青澀,“去國子監。”

陳忠連忙應了一聲,扶著趙宸走出房門。庭院裡的雪已經停了,陽光透過雲層灑下來,落在白雪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紅梅在陽光下愈發鮮豔,像是鮮血染成的。趙宸踩著厚厚的積雪,一步步走出庭院,腳下的積雪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響,像是在為他的新生伴奏。

他抬頭望向皇宮的方向,眼神銳利如刀。宣和六年的冬天,一切都還來得及。這一世,他不再是那個隻能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的祁王趙宸,他要讓大宋的脊梁,用自已的雙手,撐起這片即將崩塌的天空。

國子監的方向,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那聲音稚嫩卻堅定,像是黑暗中的一縷光。趙宸握緊了拳頭,加快了腳步——他的戰場,從這一刻,正式開始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