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推銷自己,決定你的未來 > 第二章提高素質,推銷自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推銷自己,決定你的未來 第二章提高素質,推銷自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提高素質,推銷自己

1推銷自己需要積極心態

人生的道路在態度的交叉路口一分為二,從此通往成功或是失敗。決定自己的態度,選擇自己的方向,可以為我們帶來成功與內心的平靜,也同樣可能遭致失敗及無儘的抱怨。你的態度是積極或是消極,將決定彆人樂於和你合作,或是對你敬而遠之。隻有你能夠決定自己的態度。態度是一項決定性的因素,或許是你最需要祈求的。對自己的信念必須有堅定不移的態度,才能夠期望得到肯定的結果。

不論你想要推銷任何東西——商品、服務、傳教或任何一種理念,都必須做適度包裝。一個態度消極否定的人,什麼也賣不出去。或許有人會向他購買產品,但絕不會是因為他。就像許多零售店中,店員的態度不佳,但人們因為需要而不得不向他購買。成功的業務員在與客戶洽談、爭取訂單之前,先想象成交的情景,建立積極的態度。他們深知必須先肯定自己,纔可能得到客戶的肯定。

決定自己的態度,就幾乎決定了一個人一生中成就的高低、交往的朋友,甚至包括對後代的貢獻。詩人亨利一定是悟出了這一偉大的道理,因此寫道:“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靈魂的舵手。”的確,隻要掌握自己的意誌,建立正確的態度,朝著明確的目標努力不懈,就是自己命運的舵手。

以一項或多項基本的動機為基礎,確立目標,培養旺盛的進取心。

與積極進取的人們密切合作,他們將鼓勵你以同樣積極的態度思考及行動。

自我暗示,以明確的方向引導你的意識。你應該經常告訴自己,並且在心裡冥想,說服你的潛意識。

每天祈禱,對你所擁有的一切表示感恩,不要貪得無厭。祈求更多的智慧,善用所擁有的財富。這種習慣非常重要,它可以藉著宗教信仰的力量,增強你的信念,達到任何你所選擇的目標。

每個人的內心有一個沉睡的巨人,你可以命令他實現你所有的願望。當你有一天早上醒來,發現成功的光輝籠罩著你,你會恍然大悟,原來你早已擁有所有成功所需的條件。

消極的態度是否會阻礙你邁向成功的道路呢?態度消極的人,對於任何問題或阻礙都顯得束手無策。態度積極的人不隻設法克服阻礙,而且將它們變成墊腳石。路易斯安那州有一大片土地待價而沽,隻有兩個人蔘加投標。第一個人是擁有毗鄰土地的地主。他開價很低,因為那裡大部分都是竹林,降低了土地的價值。另外一個人卻出了更高的價錢,他買到土地之後,把竹子鋸掉製成釣竿出售,收入足以支付土地的價款!

因此,積極的態度能招來成功的機會,而消極的心態卻把機會趕走,即使有機會也多半平白錯過!

伍渥斯本來隻是一家五金行的店員,每年盤點存貨時,都發現店裡囤積了許多早已過時、甚至無法再使用的貨品,囤積貨品金額高達數千美元。“我們舉辦一次大拍賣,”他向店主建議,“把庫存的貨品都賣掉。”

店主拒絕他的想法,但是伍渥斯並不死心,他極力說服店主,最後店主隻同意他試賣一些非常舊的存貨。

他們在店裡擺了一個長桌子,放在上麵的每一種東西,標價都是十分錢。東西很快就賣光了,店主讓伍渥斯進行第二次拍賣,仍然搶購一空。

然後他向店主提議,倆人合夥開一家五金行,所有的東西都隻賣五分錢或十分錢。由店主出資,伍渥斯負責經營管理。“不行!”店主吼道,“這項計劃絕對行不通,因為你找不到那麼多隻賣五分錢或十分錢的東西。”

後來,伍渥斯用這種辦法自己開店,賺了不少錢。他開始用自己的名字經營大型的連鎖店。幾年後談到這件事情,伍渥斯的舊東家後悔地說:“我算一算,當時我對伍渥斯所說的那些話,每一個字大約使我損失100萬元。”

態度消極的人有很多相關的特質:恐懼、優柔寡斷、懷疑、做事拖拉、脾氣暴躁,使彆人敬而遠之,失去許多有利的機會。積極的人則充滿信心、熱誠、激發個人的原動力、能夠自律、想象力豐富,並且堅持目標,使人樂於親近與合作,也得到許多有利的機會。

成功的人態度積極,旁人也會感覺得到,於是都樂意幫助他們實現夢想。

他叫喬·巴普,母親是裁縫,父親是窮工匠,他在紐約市貧民區的學校半工半讀唸完高中。他熱愛戲劇,非常渴望能去看一場百老彙的表演,但是買不起門票。

後來,他憑著無窮的精力和意誌,當上了電視台的舞台監督。不過他希望為那些像他那樣永遠買不起門票去看百老彙戲劇表演的人創作一些戲。

他辦了一個劇團,先是在教堂的地下室演出,後來租了個露天圓形劇場來表演。劇團初期演出莎士比亞的戲劇,很受觀眾歡迎,卻冇有劇評家來觀看。他想,要是冇有宣傳,又怎會有人肯捐助演出經費呢?

因此有一天,他找上了《紐約時報》,指名要見戲劇評論家布魯克斯·艾金生。艾金生的助手亞瑟·吉爾布說他要見的劇評家當時正在倫敦。

“那我就在這裡等艾金生先生回來。”他堅決地說。吉爾佈於是請他道明來意。這位工匠的兒子激動地說他劇團的演員如何優秀,觀眾的掌聲如何熱烈;又說他的觀眾大多數是從未看過真正舞台劇的移民,如果《紐約時報》不寫劇評介紹他的戲,他就冇有經費再演下去了。吉爾布看到他這樣堅決,大為感動,同意那天晚上去看他的戲。

吉爾布到達露天劇場時,天上烏雲密佈,中場休息時,滂沱大雨把舞台浸濕了。他一見吉爾布跑開去避雨,就趕上去說:“我知道劇評家平常是不會評論半場演出的,不過我懇求你無論如何破個例。”

那天夜裡,吉爾布寫了一篇簡短介紹,對那半場戲頗多好評,又提到劇團亟需資助。第二天,就有人給劇團送去了一張750美元的支票。在1956年,這筆錢已足夠劇團繼續演出這場戲,一直到夏季結束。艾金生從倫敦回來後,去看了這場戲,並在他的星期天專欄裡大讚這齣戲。

冇多久,喬·巴普就開始在紐約各處經常免費演出莎士比亞名劇。他曾經說過,他堅持不懈是因為他深信戲劇對人們生活很重要。“如果你不相信這一點,那麼就此放棄算了。”

積極的態度能夠使人產生一種力量,堅持下去。如果態度消極,麵對困難,就冇有力量堅持了。喬·巴普就是因為有一種積極的態度,纔有勇氣一直堅持,纔有力量去說服劇評家,把自己的劇團推銷出去,取得成功。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