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銷自己,決定你的未來 3?你具有改變自己的潛力
-
3你具有改變自己的潛力
改變自己,這不僅需要自我意識,還需要具有內在的潛能,也就是說,你具有改變自己的能力。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無法改變自己了,就這樣了。如果這樣想問題,那麼,你就什麼也做不出來,你就無法向彆人推銷你自己了。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困難,都會對一些事情感到無能為力,最後,主動放棄,承認失敗。如果這種失敗讓你產生自己不行的感覺,那你就無法把自己推銷給社會。失敗不可避免,隻要靜下心來,思考為什麼失敗,你就可能找到原因,轉敗為勝。我們常常聽到有些人說:我不是學習的料。誰是學習的料呢?其實隻是你遇到了困難,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實際上每個人都擁有巨大的學習和創造潛能,大腦有95%的潛能是在過去20年中發現的。
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其著作《智力結構》一書中介紹了多層次智力的理論。他認為每個人至少具有七種可以測試到的智力。這七種智力及其代表人物如下:
邏輯——數學:斯蒂芬·霍金、艾薩克·牛頓、瑪麗·居裡
文字語言學:威廉·莎士比亞、艾米麗·狄金森、喬芝·中易·博格斯
空間——機械學:米開朗基羅、布希亞·奧基夫、巴克敏斯特·富勒
音樂:莫紮特、布希·格什文、艾拉·菲茨傑拉德
身體——運動:莫裡黑·厄師巴、穆罕默德·阿裡、f··亞曆山大
人際關係——社會:聖雄甘地、伊麗莎白一世
內在力量——個人知識:維克多·弗蘭克爾、西斯·耐特·漢、特雷薩修女
這七種智力結構就給你提供了比較大的發展空間,在數學上不行,可能在語言文學是天才;在書麵學習上不如彆人,可能在人際關係方麵確實是人才;冇有空間感覺,但是有可能在身體運動方麵具有很大的潛力,總之,你一定存在冇有發揮出來的潛能。認識到自己身上的潛能,就能夠把自己推銷給社會,就能夠在社會上取得自己的成功。
現在,多級智力的理論已經被廣泛接受,這一理論使人們認識到,人們終生都可以不斷地開發智力,從而能有力地激發人們向文藝複興時期的精英們看齊的雄心。
除了大大地擴展了人們對智力的性質和範圍的認識之外,當代心理學對個人潛力範圍的揭示也令人震驚。其研究結果可以用這麼一句話來表示:你的大腦比你的想像要聰明得多。不妨仔細考慮一下下麵的說法:
你後半生中的每秒鐘都可以學習七件事,而且還有大量的剩餘學習空間。如果你合理使用你的大腦,那你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日趨聰明。
智力並不僅僅存在於你的大腦。著名的神經係統科學家坎黛斯·珀特博士指出:“智力不僅僅存在人的大腦當中,它也存在於遍佈全身的細胞當中……傳統上將精神活動(包括感情)同身體分開的做法已經不再有效了。”
你的大腦是獨一無二的,冇有哪個人的大腦與你的一模一樣,即使是雙胞胎。你的創造天賦、你的指紋、你的表情、你的dna、你的夢境都是獨一無二的,誰都無法模仿你。
我們的大腦是深不見底的海洋,具有無窮的潛能,它能夠容納我們見過的所有的內容。阿爾薩斯州一個80歲的老太太,臨終之際,居然會說希伯來語,而這種語言是她在65年前給人家當傭人時聽到的,過去了這麼長的時間,居然還保留在她的記憶深處。
誰冇有經曆過這種事情呢:若乾年前聽到的一些對你來說完全陌生的句子,或者一些不甚相關的符號忽然在腦中重現;一度忘記的句子重新在耳邊響起,那麼的神奇而又準確無誤;兒時感受過的一首曲子的旋律,木犀草的芳香又出乎意料地再現於我們的腦際。而那個時候我們的思維朦朧而又敏感,無法一直保留這種記憶。靈感、激情、辯論、音樂,甚至僅僅是一杯濃咖啡就能給予我們某種敏感的精神狀態,能夠袒露我們整個的內心世界——而這個世界與我們貧瘠如沙漠般的日常生活卻毫不相乾。在我們的一生中,特彆是在某些特定的時期,會常常意識到我們的洞察力要比彆人的、甚至比我們自己原以為的敏銳得多。我們聆聽彆人的對話,從他們的語句交流中判斷出他們的動機,就好像我們正在讀他們的思想;我們去聽一個講座,在聽的過程中或欣賞它或批評它——而我們平時則很少會這樣。當我們閱讀或思考的時候,我們能意識到所有在大腦中閃現的東西。同時,我們知道當我們不是去刻意追尋的時候,那些平時不易覺察的閃光點則很有可能越聚越多,而這時某種珍貴的啟發性思想將會隨之而至。
明白了這些道理,你就會對自己產生信心,你完全具有改變自己的條件和能力,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你就可以成為什麼樣的人,爆發出生命的能量,改變自己的人生,你就能走向社會,走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