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 > 第2章 陰謀的味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玩權謀我真有點內行 第2章 陰謀的味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眾謀士七嘴八舌地跟上,原本四皇子秦默已經冷靜了不少,突然又大發雷霆:“放你孃的狗臭屁,夏雨柔怎麼和姚祁連感情深厚了?他們隻是認識而已。”

顯然,四皇子秦默被那句‘感情深厚’給觸怒了。

楊震恨不得掐死張燁這個死胖子,因為最後這一句就是他說的。

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明明知道夏雨柔是四皇子秦默的逆鱗,偏偏還要在這個時候提上一嘴,要不然四皇子秦默都冷靜下來了。

楊震有點懷疑人生,有點想不通之前為什麼和張燁這樣的人聊得很投機。

另外,這群謀士都是些什麼貨色?說的話就冇有一句中用的?

四皇子秦默倒是有一個優點,那就是有自知之明,知道養了一群酒囊飯袋。

場麵一時有些安靜,四皇子秦默不知怎的,又在暴怒的邊緣控製住了自己,然後又把目光看向楊震,冷道:“夏雨柔作為定遠侯的嫡女,想要讓我父皇下旨賜婚可不容易,你有什麼好辦法?”

直到此刻,楊震才感覺到事情有點不對勁,這四皇子秦默的情緒表麵看起來時好時壞的,但是內心並非和表麵一般起伏不定。

因為真正情緒變化,心跳不會這麼平穩。

另外,為什麼老是把話題拋向自己?他身邊就冇有一個能商量事的幕僚?

還有,非要當著這群草包的麵商討這麼重要的事?這可是要算計英國公的嫡長子!

所以事情透著古怪。

楊震隱隱覺得四皇子秦默的目標不是姚祁連,也不是夏雨柔,而是自己?

所以四皇子秦默這是在演戲,今天就是一個局,也許四皇子秦默要拉攏自己,現在是一場謀略水平測試,相當於大企業麵試?

可是自己為什麼會被當作目標?進京也不過十來天,還冇做過什麼一鳴驚人的事情,還是千百舉人中普通的一員,怎麼就被盯上了?毫無道理。

楊震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後道:“當今皇上聖明,有功必賞,要是王爺能立功,再去求皇上的聖旨賜婚,此事十拿九穩。”

“哦!立功?依楊舉人大才,現今國泰民安還有什麼功勞可立?”四皇子秦默馬上追問。

楊震一邊暗中觀察所有人的一舉一動,一邊思索對策。

觀察,是想要看出到底是四皇子秦默一個人在唱獨角戲,還是這裡的所有人配合他演戲。

思索,是在衡量四皇子秦默這條船能不能上,上了之後還能不能脫身。

此外,對四皇子秦默所說的國泰民安,不敢苟同。

如今的天下可不太平,流寇肆虐,時常聽到商隊遭遇殺人越貨的訊息。

要知道,當看到一隻蟑螂的時候,地下水道已經都是蟑螂了。

同時還有前朝餘孽在作祟,所以四皇子秦默所說的國泰民安,隻是京城太平而已,出了京城可不太平。

所以,要麼四皇子秦默是草包,對時局根本看不明白,要麼故意左右而言他。

楊震抓了抓腦門,一副冥思苦想的樣子,半晌後,緩緩道:“如今雖然天下太平,可是棘手的事情可不少,比如鹽鐵稅逐年減少,對於這事,皇上肯定很憂心!”

聞言,四皇子秦默虎軀一震,目光鋥亮,“哦!具體說來聽聽。”

‘既然你要聽,那我就給你來點猛料’

楊震心裡想著,淡淡地道:“我在禦風樓聽說,鴻泰年間鹽鐵稅可達二百多萬兩白銀,如今卻隻有一百五十多萬兩白銀,鴻泰年間天下初定,人口不足四千萬,如今人口已經上億,人口多出了一倍多,而鹽鐵稅反而少了近百萬兩白銀,難不成多出來的人不用吃鹽?不用購置農具?所以這裡肯定有大問題。”

聞言,在場的人臉色都變得嚴肅起來,隻因楊震說得淺顯易懂,任誰都能聽出這裡存在大貓膩。

砰!

四皇子秦默一掌重重地拍在書案上,怒道:“這麼說朝廷一年少收近百萬兩白銀的稅賦?這麼多年過去到底被貪了多少銀子?這都是皇家的銀子啊!冇想到貪官汙吏如此大膽!這事本王一定要稟明父皇。”

楊震有點詫異,他非常清楚鹽鐵稅賦的問題肯定是大問題,他都能看得出來,難道滿朝文武看不出來?

看得出來還解決不了,足以證明很棘手。

冇想到四皇子秦默還真敢去碰這個大旋渦,稟告了皇上,會不會等於在打皇上的臉?側麵說明皇帝無能?

“楊公子,這個訊息屬實嗎?可不能亂說。”張燁突然地道。

“訊息是不是真的這我就不知道了,隻是在禦風樓聽了一嘴。”楊震笑了笑,接著道:“要驗證訊息的真偽也簡單得很,去戶部查一下舊賬,不就能得出結果了?”

“這……”張燁不說話了,臉上肌肉線條繃緊,黑眼珠轉來轉去,也不知道在思索什麼,抬頭看向四皇子秦默,嚴肅地道:

“王爺,那禦風樓慣會捕風捉影,道聽途說,為了吸引顧客,說書先生還會誇大其詞,我看此事不可信。”

一個瘦高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上前,也是很嚴肅地道:

“是啊!王爺,此事茲事體大,應該先調查清楚再做定奪,另外,就算要稟告皇上也不能你親自去,由其他禦史遞上奏摺為妥。”

四皇子秦默瞪著虎目,氣勢駭人,像一頭擇人而噬的猛虎。

顯然,他對每年上百萬兩白銀很在意,而楊震所說的資訊很有說服力。

因為鴻泰年間的鹽鐵稅收和現在的鹽鐵稅收的數目都對的上。

那麼人口增加了一倍還多,為什麼稅收還少了?

如果隻是少收了幾十萬兩白銀,是因為貪官和地方藩王同流合汙,忍忍也就過去了,就當補貼各藩王錦衣玉食。

可是漏算了鴻泰年間到現在的人口增加,時間又長,這就是一筆大賬了。

四皇子秦默聲如金鐵地道:“不管如何此事本王管定了。”

張燁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馬上道:“王爺,這事很多人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鴻泰年間太祖急需用錢,所以稅負較重,太宗上位之後實施輕徭薄賦,仁宗也是如此,所以鹽鐵稅收的數目看起來纔會差很多?”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