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三部曲 ●伊勢平定戰
-
●伊勢平定戰
織田、淺井聯軍所以能夠長驅直入,迅速攻入京都,是因為選擇時機的正確。織田信長西進的時候,適逢三好氏擁立的將軍足利義榮病故,鬆永久秀與“三好三人眾”為了下一任將軍的人選產生矛盾,正在洛中激戰不休。
其實鬆永久秀和“三好三人眾”的戰爭早就已經開始了,永祿八年(1565年)五月,第十三代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被弑殺,當年十一月,“三好三人眾”之一的三好長逸控製了一門總領三好義繼,隨即以義繼之名下令討伐鬆永久秀。次年(1566年)三月,三好義繼出兵攻擊堺港,鬆永久秀逃往根據地大和。
到了永祿十年(1567年)二月,三好義繼和“三好三人眾”又鬨崩了,往依鬆永久秀。當年十月,久秀和“三好三人眾”對戰於名刹東大寺,為了避免寺院成為敵軍的掩體,久秀竟然下令放火,把東大寺大佛殿焚為灰燼——因為這一行為,鬆永久秀此後即被咒罵為“天下至惡”。
洛中連番惡戰,織田信長趁虛而入,殺入山城國。結果“三好三人眾”西遁,鬆永久秀匆忙獻上名茶器“作物茄子”(又名“九十九發茄子”),從而降伏於織田、淺井聯軍。織田信長知道畿內勢力犬牙交錯,不是一兩日就能徹底平定的,於是赦免了久秀弑殺將軍之罪,允許其歸入麾下,並安堵其大和舊領。
且說織田信長方纔迴歸岐阜,“三好三人眾”就捲土重來,聯合流浪的齋藤龍興等人包圍了六條本國寺。此時足利義昭身邊隻有數百親衛,以及信長留下的少數武士,無法抵敵,節節敗退,幸虧包括三好義繼、池田勝正在內的畿內豪族趕來支援,才堪堪擊退敵兵。受此教訓,織田信長立刻率十數騎冒雪進京,籌措物資,準備為義昭修建一座城堡居住——也就是後來的二條城。同時,他還順便翻修皇宮,獲得了天皇朝廷的青睞。
暫時解決畿內危機後,織田信長把矛頭指向了尾張西麵的伊勢國。伊勢是個很特殊的國家,幕府並無派駐守護,名義上統治者仍是朝廷任命的國司——由國司而成長為戰國大名的,一共有三個家族,即伊勢的北畠氏、土佐的一條氏和飛驒的姊小路氏,合稱“三國司”。織田信長於永祿十年(1567年)八月,也即包圍美濃稻葉山城的當月,首度派大將瀧川一益進攻伊勢。在織田大軍的進攻下,北伊勢豪族諸如長野、工藤、神戶、關等家族紛紛歸降——事實上,在織田信長上洛以前,他就已經將伊勢的北半國置入囊中了。
永祿十二年(1569年)八月,織田信長統合大軍,向伊勢南部進發。當時南伊勢北畠氏的當主名為具教,據說此人曾得到“劍聖”塚原卜傳“一之太刀”的真傳,還擊敗過“柳生新陰流”鼻祖柳生石舟齋宗嚴,自創名為“伊勢新刀流”的劍術流派,此外,他還精通和歌,乃是文武雙全的名將。聞聽織田大軍來攻,北畠具教聚攏麾下兵馬,有眾一萬六千,嚴陣以待。
織田軍數量比北畠軍多過數倍,號稱七萬,洶湧而來。正當兩軍惡戰之際,北畠具教之弟木造具政卻突然掀起反旗,主動投降了織田信長。八月二十八日,織田軍繞過固守不降的數座敵城,直薄北畠氏本城大河內,在桂瀨山設下本陣。然而由於城內糧食充足,北畠氏重臣鳥屋尾石見守又防備得法,織田軍花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卻收效甚微。
織田信長假借和談之名拖延時間,同時策反城內北畠氏重臣,最終在十月二十七日迫使北畠軍開城投降。北畠具教被迫讓位給兒子具房並出家為僧,同時收信長次子茶筅丸為婿養子,答應立茶筅丸為下一代繼承人。就這樣,織田信長繼美濃後又擁有了第三個完整的領國——伊勢國。
北畠氏的下場是極其悲慘的。織田茶筅丸元服後起名為北畠三介信雄,天正四年(1576年)十二月,因為懷疑已隱居三瀨禦所的北畠具教煽動領內國人一揆,他就率領織田軍突襲三瀨禦所,北畠具教在揮劍斬殺十九人,重傷百餘人後,終於跳上七尺高的石垣切腹自儘,享年四十九歲。接著信雄又襲擊北畠具房隱居的多氣禦所,除具房本人倖免於難外,北畠氏一族竟被屠殺殆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