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夢幻三部曲 ●郡山和富田的合戰
-
●郡山和富田的合戰
天文九年(1540年),“新宮黨”尼子國久統率三千兵馬,通過備後入侵安藝,但在犬飼平戰役中遭到宍戸一族的頑強抵抗而敗退。尼子晴久斥退國久,自為統帥,進攻安藝的毛利勢。他命久幸、國久等一門眾,召集雲、石、耆、幡、作、備中諸國共三萬大軍,幾乎傾巢而出,誓將毛利氏一舉踏平。
毛利氏當主元就得報,急忙收攏軍隊,有眾八千,準備憑堅固守,同時派遣使者向大內氏求救。九月六日,尼子軍殺入石州口,放火燒儘了城下町,隨即包圍毛利氏的主城吉田郡山。十二日在大田口方向展開激戰,尼子方本城信濃守、高橋元綱戰歿。二十三日,尼子晴久中了元就的反間計,放棄要害風越山,而將本陣轉移到青山、三塚山一線。
大內氏發兵救援安藝,二十六日,尼子侍大將湯原宗綱為先陣攻擊大內軍,遭到毛利軍出城夾擊而慘敗。宗綱喪生,留下“腹切岩”的古蹟。
眼看形勢不妙,十月十一日,尼子晴久以一門眾誠久為先鋒,向吉田郡山城發起總攻。毛利元就放棄籠城,出兵在土取橋與敵決戰。雙方正在激鬥,元就又出奇計,伏兵蜂起,尼子軍幾近崩潰,大將三澤為幸等為保護尼子晴久而當場戰死。晴久被迫後退,戰局再度陷入膠著狀態。十二月三日,大內氏名將陶隆房率援軍一萬前來相助,籠城方士氣更為高漲。
次年(1541年)正月三日,最終決戰開始了,毛利、大內聯軍反覆突入,火燒尼子軍陣屋。十三日,聯軍猛將吉川興經統率三千兵馬奇襲駐紮在長尾地方的尼子軍陣,守將高尾豐前守戰死,黑正甚兵衛亡命奔逃。陶隆房趁著尼子諸軍前往救援長尾的機會,突襲尼子本陣。尼子晴久已經做好了戰死的覺悟,多虧叔祖下野守(就是被晴久斥罵為“臆病野洲”和“尼子比丘尼”的尼子久幸)的苦諫才被迫撤離。久幸欣慰地看主君安全離去,才率深野房重等十數騎直衝陶軍,力儘而亡。久幸用兵謹慎,也有“避戰將軍”之名,素來被晴久等年輕武士目為膽怯——戰陣之上,何者為勇,何者為怯,尼子晴久就算現在明白過來,也已經為時太晚了……
尼子敗兵在寒冬的深雪中一路敗逃,尼子久幸的首級也無人再能撿回。毛利、大內聯軍趁勝掃蕩整個安藝,臣從於尼子氏的各國人領主紛紛敗亡。病榻上的尼子經久聞聽敗訊,終於再也支撐不住了——歿於是年十一月十三日,享年八十四歲,和父親清貞同葬於洞光寺中。
尼子大軍敗退,毛利元就乘勝追擊,攻克佐東銀山,城主武田信實逃往出雲——一直夾在大內、尼子兩個大家族中間左右搖擺的安藝守護武田氏至此滅亡。
一年以後,也即天文十一年(1542年),甲斐的武田晴信吞併諏訪的同一年,陶隆房鼓動大內義隆遠征出雲,一舉掃平尼子殘黨。大內方總兵力一萬五千,包括毛利、小早川、吉川等安藝豪族,浩浩蕩蕩向東方殺去。然而大軍行進遲緩,三月集中於石見,七月才攻克赤穴光清的赤穴城。十一月,風雪大作,大內義隆將本陣設在馬瀉的正久寺,而毛利元就父子則在白瀉地方安營過冬。
次年(1543年)二月,冰雪融化,大軍繼續前進,大內義隆本陣向經羅木山移動,毛利元就父子直取月山富田城,進出要隘菅穀口,並在蓮池繩手地方擊破尼子軍。
對應大內氏的進攻,已經無力反擊的尼子氏遂開始采取分化瓦解策略。四月末,大內方的數家強力豪族,包括三澤、三刀屋、本城等,甚至還有毛利元就的外甥(同時也是妻甥)吉川興經,都一起背叛大內家,而將軍隊開入月山富田城,協助尼子勢防守。眼看雙方的勝負天平突然倒轉,大內義隆無奈,隻得倉惶撤軍。尼子軍於後掩殺,大內軍大敗虧輸,而隻有經石見路歸國的毛利元就因為防護得當,未受大損,安然撤回居城吉田郡山。
三年內兩次大戰,進攻方全都殺羽而歸,損失慘重,夾在兩大勢力間的毛利氏反倒趁機穩步壯大。“瀨戶內智將”毛利元就即將轉守為攻,創造比大內氏和尼子氏更為輝煌的業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