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304章 重回永和宮(上)
孝懿皇後去後,康熙日日到梓宮悼念,並親自送葬,悼念佟佳氏的詩是一首接著一首,痛哭不已。
滿宮嬪妃和阿哥格格們都要為其守孝,前朝王公大臣、文武官員、朝廷命婦,俱齊集舉哀,持服二十七日。
一個月的後位,讓人唏噓不已,回顧一生,這位卻也是生前享儘榮華,死後極儘哀榮,帝王悼念,舉國皆哀。
比起前頭兩位皇後,竟也算是幸運了,元後與帝王少年夫妻,卻也情深緣淺,隻留下年幼的太子,早早撒手人寰,那會兒帝王尚年輕,初掌權柄,內外虎視眈眈,元後日日操勞憂心,虧損了身子,國庫空虛,厲行節儉,也不像孝懿皇後這樣,天下華美之物儘獻承乾宮。
繼後為遏必隆之女,當年深陷前朝風波,明明是與元後共爭後位的有力人選,卻熬了許久才得償所願,不過在皇後之位上待了半年,雙十年華,猝然長逝。與帝王不如元後情深,喪儀從簡,後位更像是政治產物。
比起這兩位,孝懿皇後竟算是幸運了,青梅竹馬,攜手多年,無人能出其右。
正因此,其逝世對康熙纔是當頭一棒。
人死後,曾經的種種就格外的美好,從前不覺得是什麼的,瞬間變得珍貴起來。
那些回憶被抽絲剝繭,加工美化,讓留下的人死死攥在手裡,靠著這些度日。
康熙哀痛之下,將胤禛的去處拋之腦後。
可又沒人敢去提,就連梁九功他都……誰敢在這個時候去觸萬歲爺的黴頭?
那不是上趕著吃掛落嗎?
孝懿皇後這一去,可不能單單的隻從她這看,要知道,這位可是孝康章皇後的侄女,當年太後親自教養過的,是代表著當年萬歲爺和太後的美好回憶,那位是親曆者,更是見證者。
如今,不就勾起了萬歲爺的傷心事嗎?
孝懿皇後,也算是先太後留給萬歲爺的念想了,這會兒,什麼都沒了。
梁九功唉聲歎氣,好在四阿哥也大了,在阿哥所種種都不需要操心,要是個還得要母妃操勞的小阿哥,那可就……唉。
梁九功在宮裡混跡這麼多年,最是知道在什麼時候提什麼事最合適。
眼看著萬歲爺五日裡日日陪在孝懿皇後棺槨旁,由一開始的哀怮痛哭到後來的黯然神傷,慢慢的,情緒平複下來,他就知道,是時候了。
尋了個合適的時機,梁九功忙將此事說了,康熙還一怔。
提起這個兒子,他也是心情複雜。
說實話,這麼些年來表妹對著這孩子生母可以說是嚴防死守,他也早有了打算——就這麼一輩子讓胤禛陪在表妹身邊。
他兒子很多,不差這一個,可是表妹不是,她需要一個孩子。
再說了,德妃那兒……康熙一頓,心裡複雜難言。
這真是一筆糊塗賬,他都算不明白。
可這個時候,隻能讓胤禛回去了。
康熙糾結的想起什麼,這麼久以來,他好像從來沒有和胤祚說過胤禛是他一母同胞的親哥哥。
這……他能接受嗎?
突然多出這麼一個哥哥,胤禛和德妃又不親近,這麼一回去,萬一那孩子受不了……
保成和胤祚這麼好,說不定他也不會高興。
他們兄弟兩個親近慣了,保成早把這個弟弟看的比什麼都重,若是當年承祜(孝誠仁皇後的第一個兒子,保成是第二個)沒夭折,兩個孩子長大了,也就是這麼親近了。
突然插進個人去,康熙皺了皺眉。
他想起自己這個四兒子陰晴不定的性子,更是猶豫。
由表妹帶大的孩子自是像她,就這麼隨了那敏感多思,總是愛多想,早上還是晴天,接著就下雨,這……
看著康熙表情變幻,梁九功小心地彎著腰伺候著。
他也摸不透萬歲爺這到底是個什麼心思,可若是不讓四阿哥回去,宮裡免不得又要猜測揣摩,說不定要編排是不是德妃娘娘有什麼過錯,有罪不能撫養皇子。
到時候再延伸到兄弟相爭……和六阿哥聯係起來,那可就……想著胤祚,梁九功有些著急,他是得為六阿哥說話的。
這麼些年過去,說句大逆不道的,他自小就跟在萬歲爺身邊,寸步不離,他也是看著六阿哥長大的,六阿哥在不知事的時候就尊重他,親近他,萬歲爺疼愛六阿哥,他又何嘗不疼愛六阿哥?
他一輩子不可能有孩子,在心裡偷摸著,他是將六阿哥當半個兒子疼的。
還沒等梁九功開口勸上幾句,康熙就下了決心。
「讓老四回去吧,這麼些年,德妃也不容易,從朕私庫裡挑點東西,你一道兒的去送了,至於老四那裡,隻要玉碟沒改,德妃就是他親額娘。」
表妹去了,他自然就想起了對德妃的愧疚。
德妃侍奉他多年,有情分在的。還接連生下這幾個孩子,尤其是胤祚,最是貼心,也是立下了功勞
這規矩是規矩,當時位份不夠,是親養不了,可是……子不知母,卻也……唉,是他縱容了。
宮裡此後再沒有如此混亂之事。
康熙頭疼的揉了揉額角,「算了,你去讓四阿哥回去前,先把六阿哥給朕叫來。」
胤祚脾氣一上來,夠他頭疼的。
他先給他透透底,讓人心裡有個數,省的這孩子貿然知道了這個訊息,再弄個天翻地覆。
這……康熙一想那畫麵,他都不敢想。
胤禛又大了,怕是不好管,表妹剛去,到時候再和德妃犟起來,胤祚夾在中間更是難做。
康熙想著想著,又是頭疼,又是心疼,腦補了腦補,差點給胤祚安上個可憐兮兮的形象。
等胤禛回去了,德妃自然要放不少精力在他身上,十四又小,萬一忽略了胤祚這個夾在中間的孩子,那可怎麼辦?
民間不都是說,夾在中間的那個最容易被忽視,他可不能接受德妃如此作為。
還得找個機會提點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