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 第436章 硝煙再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436章 硝煙再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下半年,京中又動蕩起來。

胤祚的日常生活還是那麼簡單,甚至有些枯燥,整理整理文書,學習學習前輩的筆記,多是文職工作。

京中的一切,對他的影響好似並不大。

可等著事態愈演愈烈,臨近年底,風聲鶴唳,胤祚也沒法兒再過這樣平靜的生活了。

無他,戰事將近。

噶爾丹那邊賊心不死,這幾年東山再起,竟是又虎視眈眈,盯著大清不放了。

又要打仗了……

胤祚心裡默默道。

上一次戰事,他年歲尚幼,幫不上什麼忙,或者說,當時的皇子們都太年輕,幾乎都沒成年呢,除了皇長子和太子都被排除在外。

這次可不一樣,兄弟們都長大了,汗阿瑪將委以重任。

反正是不可能讓他們閒著。

這次是個很好的曆練機會,也事關家國,不可能再放他們於京中事不關己。

初冬時節,胤祚卻覺得很冷很冷,或許不是身上冷,而是心裡冷。

今年的冬日,還不知道如何。

戰爭,實在是太可怖了。

當年戰事,他並未親眼得見,可消耗的藥材……藥品是他負責的,此類消耗,他還是知道的,由此可窺見一二,前方慘烈。

他沉默著往宮裡去,汗阿瑪讓他進宮,共同商議事務。

大軍籌備,汗阿瑪有意殲滅準噶爾,今天早朝汗阿瑪摔了奏摺,當著群臣的麵發了不小的火,胤祚猜他有意再次禦駕親征。

可是……帝王親征,何等凶險,還是要從長計議。

胤祚沉默著,隻是騎著馬,悶頭向前,緊緊夾著馬腹。

他往乾清宮去,乾清宮,這路他再熟悉不過。

宮裡燒著地龍,暖融融的,胤祚覺得熱,請安後脫了端罩,康熙才拉著他說話。

宮內不僅他們父子二人,還有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等,他們兄弟也是齊聚一堂。

這會兒來的人還不齊,但是胤祚早發現了在那站著的沉默身影——五哥胤祺。

太後病了,胤祺侍疾並未去上朝,這會兒卻也是在乾清宮,麵色嚴肅。

父子倆說了幾句話,康熙放了手,胤祚就往兄弟們中間走。

胤祚本想站到胤祺身邊,胤佑身前,康熙卻示意他到太子身邊去。

這麼一個站位,卻是在胤礽和胤禔中間了。

這……怎麼合適?

胤祚敬重哥哥,往後站了半步讓胤禔在前,康熙見他謙讓,也沒說什麼,胤禔卻是抬手壓著他的肩,讓弟弟就站在了那。

他是願意捧這個弟弟的,何況今日,汗阿瑪特意叫來他們兄弟總不會是想兒子了,有大事相商,胤祚在此位,他和太子好暗中提醒。

要不胤祚到他後麵去,被擋著,太子小動作不行,總不能扯著嗓子嚷嚷,也不能公然手舞足蹈,他還是怕自己反應不過來的,在這場合,太子有用。

康熙又等了一會,人纔到的齊了。

胤祚看著風塵仆仆的三哥和四哥,兩個哥哥到的比他稍晚些。

胤祚仔細看了,八弟也在,但也是……就到八弟嗎?胤禟他們不見人影。

開始了。

胤祚收回視線,認真的聽康熙說話。

康熙開門見山,並不讓他這兒子們猜他的用意。

「準噶爾屢屢來犯,犯我大清國威,不可縱容。」

一句話就奠定了基調,表明瞭康熙的態度。

打!

還是打!

此話一出,胤禔最先附和,他想都不想,箭步一邁,醒目的出列跪在康熙身前,主動附和,「汗阿瑪說的極是,小人猖獗,其害不可估量,兒子請纓,願為先鋒!」

康熙並不言語,視線掃過剩下的兒子們。

各皇子若有所思,可大哥已表明態度,他們也不好躊躇不前。

太子也出言相和,「汗阿瑪和大哥所言極是,前些年準噶爾之亂,是禍事,如今賊心不死,若不趁早除去,乃是心腹大患。」

太子和皇長子都明態,剩下的人自不可不言。

紛紛言明該戰,竟是無一人怯戰。

無論個人內心想法如何,康熙心懷戰意,兩個兄長都讚同,他們再跳出來說主和,那真是沒有眼力,其人難登大雅之堂,免不得被皇父斥責,甚至厭棄。

無人敢出言反對。

胤祚自然也是支援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準噶爾一日不除,大清一日不得安寧。

就應該一舉擊潰,不讓其有還手之力,怎能放虎歸山,竟是讓其養精蓄銳,反水重來。

實在是不該,上次……唉。

此次必定一舉殲滅,不能再留有後患。

胤祚也主動表明想法,康熙滿意頷首。

「六子雖幼,見識卻不凡,此言甚合朕心,可謂是朕肺腑之言。」

胤禔也已起身,熱騰騰的身軀貼在胤祚背後,堅定的支援他。

太子擋在他的身前,主動道:

「汗阿瑪之見,兄弟們深以為然,唯有汗阿瑪深謀遠慮,護大清安寧。」

胤祉見太子開口,也跟著誇讚附和,「準噶爾猖獗近十載,屢屢犯邊,烏蘭布通讓狡賊北逃,此次必定大勝歸來,掃清賊人!」

諸皇子紛紛開口附和,群情激憤。

康熙的視線掃過身前的皇子們,反應儘收眼底。

他早朝就表明瞭態度,這次不過是重申一下,主要還是安排事情。

他還算滿意,清了清嗓子,阿哥們紛紛收聲,靜聽指揮。

「準噶爾再犯喀爾喀!朕當親帥三軍,肅清蒙古,令我大清邊境,無人敢犯!」

康熙聲音鏗鏘有力,斬釘截鐵。

胤祚看著上首父皇的堅定神色,慢慢的,也眼神愈發堅定。

不是好戰,而是必須戰,戰勝,則開萬世之太平,肅清強敵,安定,是立國之根本。

慷慨激昂的表明瞭態度,接下來就是具體的謀劃。

如何領兵,如何分配,前鋒後援,兵馬糧草……多的是要考慮的地方。

這些東西現在就要準備起來了,倉促行兵要不得,處處短缺,事事掣肘,可是要命的。

行兵……其勢千變萬化,卻也是早有預謀。

這次,康熙不欲讓皇兄皇弟各領兩路,他也是覺得,還是他麾下悍將比較合適。

這次的將軍,他心中有所決定。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事情,看著站得滿滿當當的一串兒子。

都是從小騎射不斷,兵馬嫻熟的大小夥子。

他的兒子這次不可躲在後方,這是千載難逢的磨礪機會。

康熙有意讓他們曆練一番,也是……康熙想著也都不小了,成婚的成婚,訂婚的訂婚,沒有爵位也不好開府。

封爵,還要看他們的功勞,這次若是立下軍功,封爵,也是順理成章。

對這些孩子的安排,康熙還算瞭解他們的性格和能力,已經有了點打算。

隻不過,看著目光堅定,雙目炯炯有神的盯著他的胤祚。

康熙一頓,隨即移開視線,先安排彆人吧。

胤祚不好安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