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歲爺不好了,六阿哥他又搗蛋了 第575章 心腹
托合齊一事,康熙暫且壓下不表。
可對太子黨羽的不滿,也是與日俱增。
隻是隱在心中,逐漸積壓,等著爆發的那一日。
保成那邊,康熙歎氣,孩子是謙恭的,就是底下人太跳。
都是他們帶累的太子,都怪那些小人奸臣邪佞!
他好好的懂事兒子被放在這麼個大染缸裡……
康熙心中鬱鬱,他還有點懷念老大在的時候,老大,雖然氣人,雖然跋扈,可他也能打壓那些竄高的佞臣。
胤禔雖煩,可到底是他兒子,康熙有些包容之心,可臣子們,就是他的奴才,康熙看不慣,可不會慣著他們。
現在那些臣子簡直是踩在他的底線上,讓康熙青筋暴起,腦門突突響。
不過,為了太子,康熙儘力忽視。
罷了罷了,暫且先不提。
氣大傷身,康熙隔三差五就生氣,幸虧他身體倍棒。
可這都不乾胤祚的事,他那裡風風火火,車水馬龍。
人生得意,即刻起航!
海貿的貨物都收拾的差不多了,他這一去,還不忘將自己親信都帶好。
富昌必須帶在身邊,豐生職位不好調動,也就罷了,京中也要留人,這位置一挪窩,想回去可就難了,伊昌阿?由他帶侍衛護送。
伊昌阿,胤祚的正牌妹夫,娶了公主可是美滋滋,目前在都察院工作,沒錯,令人不可思議的崗位。
都察院!
要知道伊昌阿瑪法可是戰功赫赫的武將,家族以武立身,典型勳貴,可輪到他這,搖身一變,改頭換麵,成了個言官。
三寸不爛之舌,懟遍天下。
大家都以為伊昌阿不是去兵部就是去戶部什麼的部門,畢竟人家軟飯硬吃,有個公主福晉,還有個親王大舅哥,結果……真是一言難儘。
很多人都不信。
可這就是事實!
伊昌阿按理說八麵玲瓏,呼朋喚友,胤祚也想讓他去戶部的,奈何僧多肉少,戶部這塊大肥肉誰都想咬一口,有胤禟幫忙,撕扯了一個戶部侍郎的位置給豐生,伊昌阿那要稍靠後了。
畢竟按資曆,豐生就是一直在官場摸爬滾打混上去。
伊昌阿?
立過戰功,賦閒在家過,後來纔去官場混。
費揚古是想他走武將路線,奈何伊昌阿自個對禦史一職躍躍欲試。
挑刺兒好啊,他就愛挑刺兒!
尤其到了背景大比拚的時候,伊昌阿表示,就愛看政敵那些看不慣他又乾不掉他的樣子。
彆人不敢說的他敢說,彆人忌憚的他不忌憚,想捂嘴?捂的住嗎你?
略略略,你們不是說我靠公主嗎?伊昌阿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就是,就靠,誰讓你們娶不到公主!
彆說,伊昌阿乾的還真有模有樣,胤祚欣慰,不愧是他的心腹,深得他的真傳。
伊昌阿的一二三步法,胤祚也有建議。
一,亮家族,我瑪法費揚古,我姓董鄂,你掂量掂量。
二,亮婚姻,我福晉溫憲公主,我背後站著榮親王,你小心一點。
三,亮後台,這時候,就由完琦入宮看望太後,聊表孝心,稍稍提到生活的不如意,太後老人家自有決斷,康熙也孝心無價。
還有終極絕招——由胤祚出馬,到乾清宮一哭二鬨三上吊,話術就是:
「汗阿瑪,完琦一直哭,已經幾餐水米未進,兒子問她也不說話,這麼多方打聽才知道,是那誰誰誰,他(犯了什麼罪),大放厥詞,伊昌阿在其位謀其政,還被瞧不起,完琦心中難過,兒子這心裡也不好受。」
「難道就沒有王法了?駙馬尚且如此,尋常百姓更不用說,魚肉鄉裡啊!」
再略微添油加醋一番,胤祚流下幾滴鱷魚的眼淚,無往而不利。
畢竟精準拿捏致命因素——外嫁女受委屈,兒子為妹妹神傷,臣子瞧不起女婿隱藏含義就是漠視皇權。
康熙老阿瑪心理和帝王威嚴一起作祟,可不得了。
這倆心腹都過的不錯,各有各的好日子。
不過就富昌……吃了些苦頭。
費揚古前兩年去世,烏拉那拉氏一族深受打擊,富昌也頹廢了一陣子,費揚古雖然嚴厲,對富昌嚴格要求,可的確對孩子們很上心,這麼一去……
富昌心裡難受,緩了好一陣才重新振作起來,繼續跟在胤祚身後跑,但因為在孝期,他身上原本的官職因丁憂早卸任了,兩年多在家守孝,要不就是給胤祚打理鋪子。
費揚古就是他們家的頂梁柱,這還算是斷了帶。
烏拉那拉氏,費揚古病逝,幾個阿哥都回家守孝,朝中一時他們那一支竟無人。
這是對烏拉那拉氏的又一記重創。
等他們再回去,也難了,一個蘿卜一個坑,不可能一直給他們留著,京中勳貴子弟太多,競爭也大。
原先怎麼也給費揚古幾分薄麵,可斯人已逝,軍中威望仍在,人脈卻大減。
沒幾個會買賬了。
好在家中姑奶奶是四貝勒福晉,還有個外戚身份在。
胤祚瞧著也是唏噓,都是費揚古,同人不同命,他那舅爺在家頤養天年,身體倍棒,那嫂子的阿瑪,卻……
他也隻能拉富昌一把,將他帶在身邊。
他身份特殊不能出海,但沒個信的過的出去,胤祚不放心。
萬一底下的人偷奸耍滑,聯合起來坑騙他,或者沒有經驗,賠個精光,亦或者貪墨款項……太多要考慮的。
必須要有個信得住的心腹,胤祚就選了富昌。
懂經商,有身份,頭腦活……
正好這會兒他身上沒有大清官職,省的與官府扯上聯係。
隻是海上什麼都可能發生,百密一疏,總有預料不到的地方,丟了性命都是可能的。
胤祚一早和富昌說了,但富昌下了決心。
「王爺本就是抬舉我,在這麼個境況還願意給我這個好機會,必是萬死不辭,不讓王爺失望!」
富昌說的堅定,也是誠心實意。
走這麼一趟,他也能賺個盆滿缽滿。
回來後,王爺也說了,他丁憂期正好過去,願意為他運作。
不亞於再造之恩!
富昌還能說什麼?
榮親王大恩大德,他銘感五內!
這個時候,連他的親妹夫四貝勒都沒這心,富昌隻能感慨,還是得自己選好的主子,當年阿瑪臨走的時候也說,讓他安心跟著王爺,不管以後如何,都要一心一意,絕不能有二心。
一仆不侍二主,就算是主子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也不行,富昌一直記在心裡。
他明白,他跟隨的是榮親王,而不是四貝勒。
當然了,他哥哥還有他妹妹什麼的,他管不了,富昌隻是一腔熱血,儘數揮灑在榮親王的宏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