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網球王子穿書女主奮鬥記 > 初步嘗試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網球王子穿書女主奮鬥記 初步嘗試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跡部景吾的默許並非熱烈支援,更像是一種不帶期望的觀察。

他並未將琉璃所謂的事業放在心上,或許在他看來,這不過是貴婦人間另一種形式的消遣,用以排遣婚後或許存在的無聊時光。

他能提供的,僅僅是不加阻攔,以及吩咐管家在“不過分”且“不損害跡部家聲譽”的前提下,提供一些微不足道的便利——例如,提供幾家或許合適的供應商參考名單,或是當她需要瞭解某些商業註冊流程時,讓法務部門的人簡單解答幾句。

然而,這點有限的空間對琉璃而言,已如久旱甘霖。

她小心翼翼地把握著分寸,堅決不越過那條無形的線,不去動用跡部家的權勢與金錢。

她動用了自己從飛鳥院家帶來的、法律上完全屬於她個人的嫁妝積蓄。

這筆錢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足以支撐她一個微小卻純粹屬於自己的。

選址她費儘心思。

繁華的商業中心固然客流如織,但租金高昂且氛圍喧囂功利,與她設想中專注設計與品質、尋求知音的品牌調性不符。

她最終挑中了一處隱匿於都市繁華縫隙中的藝術街區。

這裡畫廊、獨立設計師品牌店、咖啡館林立,梧桐樹蔭掩映著風格各異的門麵,來往行人腳步不自覺放緩,帶著些許探尋與欣賞的目光。

她租下的鋪麵不大,臨街,有著一整麵明亮的落地窗。

樓上空間稍顯逼仄,但足夠安靜,適合作為設計和辦公區域;樓下則規劃爲小小的展示廳。

裝修全程由她親自操刀。

風格上,她極力融合日式的侘寂簡約與現代的藝術感。

牆麵選擇了帶著細微肌理的淺灰色藝術塗料,而非光滑亮眼的乳膠漆;地麵是溫潤的啞光淺色木地板。

照明精心設計,重點采用可調節角度和亮度的射燈,確保每一件珠寶都能在最佳光線下呈現其璀璨與細節。

她冇有選擇豪華耀眼的吊燈,而是用了數盞造型極簡的紙燈,營造出柔和寧靜的氛圍。

傢俱多是定製的原木製品,線條利落,觸感溫厚。

展示櫃並非常見的玻璃冷櫃,而是采用了特製的淺木色匣子,內襯柔軟的黑絨布,每一件珠寶都被獨立安置,像一件值得珍視的藝術品般被鄭重呈現。

角落裡點綴著綠意盎然的盆景和吊鐘,以及她淘來的古董陶瓷擺件。

每一處細節都訴說著她的審美與堅持,事無钜細,傾注了大量心血。

那段時間,她幾乎是工作室和家兩點一線,常常待到深夜,監督施工,調整細節,連工人們都私下議論這位年輕夫人驚人的執著與耐力。

然而,最大的挑戰來自於尋找合作工坊。

珠寶製作是門精湛的手藝,好的工坊訂單排期長,根本看不上她這樣毫無名氣、起訂量又小得可憐的客戶。

她吃了無數次閉門羹,電話被客氣地敷衍,拜訪被委婉地推脫。

她不得不轉向一些規模較小的工坊或個人工作室。

但這裡又是另一番景象:工藝水平參差不齊,溝通成本極高。

有些工匠固守經驗,難以理解她設計圖中強調的微妙線條和特殊結構;有些則態度敷衍,追求速度而非精度。

琉璃拿出了超乎尋常的耐心與堅持。

她花了大量時間一家家走訪,看他們的樣品,與老師傅交談,瞭解他們的工藝特長和侷限。

一旦選定嘗試合作的,她便親自監督打樣過程,對細節的要求嚴苛到近乎偏執。

“這裡的鑲口角度需要再調整05度,否則光線折射會不夠完美。

”“邊緣的打磨還不夠圓潤,需要手工再處理一遍,要那種觸摸起來如絲絨般的質感。

”“鏈節的銜接處有細微的頓挫感,不行,必須做到極致順滑。

”常常讓經驗豐富的老師傅都叫苦不迭,暗地裡抱怨這位年輕夫人簡直是在用顯微鏡做東西。

但她態度堅決,語氣雖然始終保持禮貌,卻毫無妥協餘地:“老師傅,麻煩再修改一次。

我們需要的是最終極致的呈現,寧可慢一點,成本高一點,也必須保證最初的品質和口碑。

”她深知,對於她這樣一個毫無背景的新品牌,除了出眾的設計,唯有無可指摘的工藝才能立足。

她的第一批設計,是一個以“四季”為主題的小係列,僅包括三款項鍊、兩對耳釘和一枚胸針。

設計靈感來源於她記憶中日本庭院四季變換的光影和植物形態。

“春之萌”是一枚纖細的項鍊,吊墜如一枚初綻的新芽,采用鉑金勾勒,頂端點綴一粒微小的綠色沙弗萊石,清新靈動。

“夏之絢”耳釘,模仿盛放中的煙花形態,用細密的金絲包裹著小顆鑽石,璀璨而富有層次。

“秋之寂”胸針,是一片形態優美的楓葉,采用不對稱設計,邊緣微微捲曲,運用了不同色調的k金拚接,彷彿被秋色浸染。

“冬之靜”項鍊,則是一滴凝固的水滴狀寶石,外圍包裹著極細的鉑金冰晶紋路,中心是一粒幽藍的藍寶石,冷靜而深邃。

材質上,她堅持選用18k金、鉑金,搭配優質的小顆粒鑽石和色彩飽和度高的彩色寶石。

作品雖小,但每一件都精緻無比,充滿了詩意和故事感。

產品終於做出來了,靜靜躺在黑色的絨布上,閃爍著內斂而耀眼的光芒。

然而,如何將它們送到懂得欣賞的人麵前,又成了新的難題。

管家曾善意地提出,可以放在跡部家旗下高階商場的珠寶部寄賣,客流和檔次都絕對保證。

琉璃幾乎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一旦那樣做,所有的一切都會立刻被打上“跡部”的標簽,無論成功與否,都與她飛鳥院琉璃自身的能力無關了。

這違背了她的初衷。

線上渠道她也有所考慮,但鑒於初創階段產能有限,且高階珠寶的體驗感至關重要,她決定暫緩。

最終,她選擇了一個最“笨”、最傳統,但也最符合她目前定位的方式:依托於私域人脈的精準傳播。

她通過飛鳥院家過去積累的、以及婚後在社交場合認識的一些關係不錯、品味相投的年輕夫人和名媛,精心邀請,舉辦了幾場小型的私人品鑒沙龍。

地點就在她那個精心佈置的小展廳裡。

她聘請了專業的茶師準備精美的和式茶點,播放著空靈舒緩的音樂,空氣裡瀰漫著淡淡的檀香。

她冇有設置任何強硬的推銷環節,隻是像招待朋友一樣,請她們來喝茶、聊天,然後看似不經意地展示出她的“四季”係列。

她向她們講述每一件作品背後的靈感故事:哪一次庭院漫步看到的景緻,哪一首和歌裡描繪的意境,采用了何種特殊的工藝來達成這種效果,寶石的挑選又經曆了怎樣的過程。

她分享的是美,是創意,是心血,而非單純的商品。

令人驚喜且欣慰的是,這些見多識廣、對美有著極高要求的女性們,立刻被這種獨特、細膩、不流於俗套的設計所打動。

它們冇有大品牌的logo光環,卻充滿了動人的巧思和精湛的技藝。

更何況,它們出自“跡部夫人”之手(儘管琉璃全程刻意淡化,但她的身份本身就如同一層無形的光環,帶來了巨大的好奇度和吸引力)。

她們欣賞她的才華,也某種程度上讚賞她“獨立做事”的姿態。

首批寥寥十幾件作品,很快就在這幾場沙龍中被預訂一空。

甚至還有兩三位客人,當場提出了私人定製的意向,希望琉璃能為她們設計獨一無二的珠寶。

當琉璃收到第一筆真正靠自己設計和努力賺來的、數額並不算巨大的款項時,她拿著那張薄薄的銀行通知單,指尖微微顫抖。

巨大的成就感和喜悅如暖流般湧遍全身。

這不僅僅是錢,這是對她價值的認可,是對她掙脫束縛、獨自邁出第一步的成功驗證。

這成功雖小,卻純粹、堅實,完全屬於她自己。

夜晚,她站在自己小小的工作室裡,看著窗外靜謐的街道,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力量與希望。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