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王爺的團寵小嬌妻 > 第681章 為手工藝人製訂合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王爺的團寵小嬌妻 第681章 為手工藝人製訂合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陳夢瑤和幾位評委老師在包間裡就未來即將舉辦的手工藝品製作比賽進行了簡單的討論,具體細節他們打算下星期陳夢瑤再約他們過來彆墅詳談。直到這時,眾人才終於放下心來,開始安心繼續享用這頓午餐。

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自助取餐區,來回取了三四次食物,才終於吃飽。桌上擺滿了各式佳肴,香氣四溢,歡聲笑語不斷。這頓飯不僅填飽了肚子,更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許多原本隻是點頭之交的手工藝人,在飯桌上聊得熱火朝天,有的甚至當場約定要合作開發新產品。飯局接近尾聲時,一位年長的剪紙藝人感慨道:“今天這頓飯吃得真值,不光是飯菜香,更是人心暖啊!”眾人紛紛點頭稱是。

就在大家談笑風生之際,陳夢瑤悄悄起身,藉口去洗手間。進入隔間後,她迅速從隨身攜帶的空間中取出一疊現金——整整二十萬元,分門彆類地裝進了幾十個紅色的紅包袋中。她早有計劃:給網店運營團隊、場地佈置人員每人一千元辛苦費;邀請來的評委和記者則每人五千,以示尊重與感謝;而對於那些積極參與比賽卻未能獲獎的藝人,她也貼心地準備了五百元的紅包,用於補貼他們的交通和材料成本。“雖然不多,但這是我的心意。”她在心裡默默說道。

紅包包好後,她用幾個厚實的檔案袋分彆裝好,小心翼翼地放進自己的手提包裡,然後整理了一下妝容,重新回到包間。她微笑著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各位老師、朋友們,今天大家辛苦了。這些紅包是我一點小小的心意,請大家收下,感謝你們的支援與付出。”

說著,她按照事先分類,逐一分發紅包。記者和評委接過五千的紅包時略顯驚訝,連忙道謝:“陳總太客氣了,我們隻是做了本職工作。”陳夢瑤笑著回應:“你們的專業和公正,是我們比賽成功的關鍵,而且我的家人們也看到了你們直播的現場,這點心意,實屬應該。”

當那些沒有獲獎的藝人也收到紅包時,不少人麵露疑惑。一位做泥塑的年輕姑娘忍不住問:“陳總,我沒得獎,怎麼也有紅包?”陳夢瑤溫和地解釋:“這是給你們的路費和材料費補貼。我知道大家為了這次比賽都投入了不少心血,哪怕沒獲獎,你們的努力也值得被尊重。”她頓了頓,語氣真摯,“我希望你們能感受到,這裡不隻是比賽,更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

此言一出,現場一片安靜,隨即掌聲響起。那位泥塑姑娘眼眶微紅,哽咽道:“陳總,我……我真的特彆感動。我願意加入您的公司,跟著您一起做事業!”其他人也紛紛響應:“我們也願意!”“加個微信吧!”“把地址發我們,明天一定準時到!”

陳夢瑤笑著拿出手機,將彆墅地址發到了剛剛建立的微信群裡,並說道:“明天下午四點,我在彆墅等大家。上午我還要去觀摩一場藥膳養生比賽,結束後回來準備晚餐。到時候咱們邊吃邊聊,好好規劃接下來的合作。”眾人齊聲答應:“一定準時到!絕不遲到!”

飯局結束後,大家陸續離開餐廳,有的三五成群討論著明日的計劃,有的已經開始在朋友圈曬出紅包照片,配文寫著:“遇見一位真正尊重手藝人的老闆,感動!”“今天不僅吃了頓好的,還收獲了溫暖。”

陳夢瑤和歐陽寒是最後離開的。走出餐廳時,陽光正好灑在車頂上,歐陽寒輕聲說:“你今天做得很好,這些人情練達的細節,最能打動人心。”陳夢瑤靠在車門上,微微一笑:“我隻是真心想做好這件事。這些人,都是真正的匠人,值得被善待。”

兩人驅車返回彆墅,抵達時已是下午三點左右。剛開啟大門,一輛印著“新銳印刷”的送貨車也恰好停在門口。司機下車喊道:“陳女士,您的傳單和會員卡到了!”陳夢瑤點點頭,親自指揮幾名工人將上百捆傳單和成盒的會員卡搬進彆墅大廳,整齊碼放。付完運費後,司機感激地揮手離開。

還沒喘口氣,門鈴又響了。門外站著八位年輕人——程浩然、秦思雨、葉辰、王悅琳、張磊、李玉蘭、許航、方甜甜,都是今天剛招的兼職人員。他們準時在三點半抵達,精神抖擻。

“陳總好!”幾人齊聲打招呼。

“進來吧,辛苦你們了。”陳夢瑤熱情地迎他們進門,指著大廳裡的傳單說,“這些是開業宣傳用的傳單和會員卡。你們先每人拿一半傳單回去,今天傍晚和明天上午去附近商圈、社羣、公園發一發,重點是人流量大的地方。發完拍照發群裡,我看到後立刻結算工資。”

“那剩下的一半呢?”程浩然問道。

“剩下的等開業那天早上來拿。”陳夢瑤笑著說,“到時候你們要早點過來,先去另一片區域發傳單,發完回來直接在小吃店幫忙招待客人。那天工作量大,所以工資是雙倍,早餐在店裡吃湯圓,中午管飯,晚上我請大家去五星酒店吃大餐!”

“真的嗎?太棒了!”秦思雨興奮地拍手,“陳總您太貼心了!”

“那是當然。”王悅琳笑著說,“我們一定認真發,爭取讓更多人知道您的店!”

陳夢瑤看著這群充滿乾勁的年輕人,心中也湧起一股暖意。她認真地說:“你們的努力,我都看在眼裡。隻要踏實做事,我一定不會虧待大家。”

八人各自抱起一遝傳單。張磊笑著說:“陳總,我們一定把宣傳做到位,後天開業,絕對火爆!”

目送他們離開後,陳夢瑤站在門口,望著漸漸西斜的陽光,心中充滿了期待。今天的每一步,都在為明天的綻放積蓄力量。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開業,更是一次夢想的啟航。

而此刻的彆墅,已不再是冷清的建築,而是逐漸被熱情、希望與人情味填滿的溫暖港灣。

把小吃店宣傳海報的事情忙完後,陳夢瑤輕輕舒了一口氣,指尖在桌角輕點兩下,像是為階段性任務畫上一個小小的句號。她轉身走進廚房,腳步輕盈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從容。廚房裡,幾位廚師正忙著收尾當天的點心製作,蒸籠的熱氣氤氳繚繞,空氣中彌漫著糯米與芝麻的甜香,還有各種食物的香味。

她站在廚房的入口處,臉上掛著親切的微笑,聲音清脆悅耳,卻帶著一絲溫柔的暖意:“大家辛苦了,今天先彆急著結束工作。”廚師們紛紛停下了手中的忙碌,抬頭看向她,眼神中充滿了疑惑和不解。她接著說道:“明天我們暫時不需要準備小吃店的成品了,我還有其他任務需要你們協助。今天大家可以再加把勁,多做一些小吃。晚飯後請繼續工作,看看在晚上九點之前能做多少。我會在那時過來檢視收起來儲存好,如果數量還不夠的話,開業那天早上你們可以早點到店裡來繼續做——那天還得勞煩你們親自上陣,煮幾鍋熱氣騰騰的湯圓,分發給每一位路過的行人,討個吉利,沾沾喜氣。”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語氣轉為鄭重:“不過明天的重點不是小吃,而是一頓豐盛的晚餐。我約了很多手工藝人過來吃飯,談合作的事。你們要準備一桌拿得出手的大餐,色香味俱全,還得有心意。彆墅裡的下人們會全力配合你們,需要什麼食材儘管提,彆怕貴,隻要適合場合、能體現誠意就好。”

一位年長的主廚笑著點頭:“陳總放心,我們心裡有數。您這是要請貴客啊,我們肯定拿出看家本事。”

陳夢瑤莞爾:“正是貴客,也是未來的合作夥伴。晚飯後,我還會帶你們去店裡再佈置一遍,細節要打磨到位。大家今晚好好休息,明天打起精神。”

廚師們齊聲應下,廚房裡頓時又忙碌起來,氣氛比先前更添了幾分乾勁。

離開廚房後,陳夢瑤並未停歇。她將彆墅裡的下人們召集到客廳,按名單逐一核對後,指尖輕點手機,一串轉賬提示音接連響起。每人賬戶都收到了一筆額外的津貼,作為明日采購與協助的酬勞。

“明天叫會開車的同事帶你們去市集和高階食材市場,”她語氣沉穩,條理分明,“多買些新鮮的海鮮、有機蔬菜、優質肉類。記住,寧可多備,不可短缺。回來後和廚房的師傅們對接,協助他們備菜、擺盤、清理場地。我要的不僅是一頓飯,而是一場有溫度的交流。”

下人們神色認真,紛紛點頭應允:“明白,三少奶奶,我們一定配合到位。”

交代完一切,陳夢瑤與歐陽寒並肩走向書房

“接下來,該開始準備手工藝人的合同了。”歐陽寒輕聲道。

陳夢瑤推開門,開啟書房內的燈光,同時也開啟了電腦,歐陽寒也開啟了膝上型電腦,她坐在電腦桌前,指尖輕敲桌麵,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合作形式不同,合同也得分類細化,不能一紙通用。”

歐陽寒點頭附和:“你說得對。我們得把合作模式拆解清楚。”

她拿起一支筆,邊寫邊說:“第一種,手工藝人隻負責供應產品,比如陶器、刺繡、木雕,我們負責銷售。這種就簽‘合作供貨合同’,明確供貨週期、質量標準、結算方式,還有違約責任。”

歐陽寒接過話:“第二種,如果他們願意來我們的手工藝培訓班授課,那就得簽‘講師聘用合同’。要寫明課時費、課程內容、教學考覈,還有智慧財產權歸屬——畢竟課程內容可能涉及他們的獨門技藝。”

陳夢瑤點頭,在紙上迅速勾勒出條款框架:“第三種最複雜,也是我最看重的——他們不僅展示作品,還想辦小型展覽,甚至收學徒。這種屬於深度合作,得簽‘綜合合作框架協議’。裡麵要包含展覽策劃、場地使用、收益分成、學徒培養機製,甚至品牌聯名的可能性。”

歐陽寒挑眉:“這合同可不簡單,得預留足夠的彈性空間,不能把人框死,又得保障我們的權益。”

“沒錯,”她抬眼,眸光堅定,“所以合同裡要加一條‘合作升級機製’——如果初期合作順利,雙方可協商轉為長期戰略夥伴,甚至共同成立工作室。這樣既有吸引力,又不失嚴謹。”

陳夢瑤輕輕放下筆,抬眼看向歐陽寒,嘴角微揚:“其實還有一種情況我們得提前考慮——如果我們將來真的開了實體店,這些藝人不隻是來賣自己的作品,還可以在體驗區當教練,教顧客做手工,相當於把藝術創作和互動體驗結合起來。這樣一來,他們的角色就不僅僅是供貨方,更是品牌體驗的一部分。”

歐陽寒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這個想法很好。他們不隻是‘賣東西的人’,更是‘傳遞生活方式的人’。這種雙重身份,確實需要單獨列一份合同來規範。”

“對,所以我建議,把這種型別的合同單獨列為‘銷售顧問合同’。”陳夢瑤一邊說,一邊在紙上寫下標題,筆尖流暢,“他們既要負責產品銷售,又要承擔教學指導的職責,薪酬結構也可以設計成底薪加提成,再加課時費,激勵他們更積極地參與門店運營。如果隻做是銷售的話就隻是底薪和提成的薪酬。”

歐陽寒靠在椅背上,若有所思:“那培訓標準也得明確。畢竟不是每個藝人都擅長教學,表達能力、親和力、課程設計能力,都得有個基本門檻。我們得在合同裡附上培訓協議和考覈機製。如果確實不擅長教學就隻讓他們負責銷售就好了,還有不擅長銷售的人就讓他們去教學。這樣避免出現尷尬的情況。”

“沒錯。”陳夢瑤點頭,“我們可以先讓他們試講一節體驗課,由我們和顧客代表一起打分,到時再根據他們的表現安排合適的崗位。這樣既能保證服務質量,也能讓藝人更有歸屬感。”

“還有,如果他們在店裡帶出了優秀學員,甚至孵化出新的合作藝人,是不是也可以設定‘推薦獎勵’或‘孵化分成’?”歐陽寒眼睛一亮,“這樣一來,他們不隻是雇員,更像是品牌的共建者。”

“太棒了!”陳夢瑤笑了,“這樣一來,四種合同就完整了——講師聘用合同,針對純教學類藝人;合作供貨合同,適用於隻供貨不參與運營的創作者;綜合合作框架協議,用於深度繫結的核心合夥人,這裡麵包含的內容包括辦展覽收門票,收學徒等;再加上你剛才說的銷售顧問合同,覆蓋那些既賣產品又做教學的多麵手。”

歐陽寒拿起筆,在紙上快速梳理結構:“邏輯很清晰。每種合同的權利義務、合作週期、分成模式、違約條款都得寫清楚,避免後期糾紛。”

“那就開始吧。”陳夢瑤開啟膝上型電腦,“我來起草講師和銷售顧問合同,你負責供貨和框架協議?”

“沒問題。”歐陽寒也開啟電腦,“我們同步進行,寫完互相過一遍,確保風格統一,條款不衝突。”

書房裡,燈光柔和,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像一首默契的二重奏。紙頁翻動,思緒流淌,每一個條款都凝聚著他們對未來的構想。

約莫一小時後,歐陽寒伸了個懶腰:“搞定了。我這邊的兩份初稿已經整理好,你看看有沒有遺漏。”

陳夢瑤滑動滑鼠,仔細瀏覽了一遍,點頭道:“供貨合同裡的質量驗收標準寫得很細,很好。框架協議裡的智慧財產權歸屬也界定得很清楚,避免日後扯皮。”

“你的銷售顧問合同呢?”歐陽寒湊過來看螢幕。

“你看,這裡我加了‘服務形象規範’,要求他們在店內穿著統一品牌服飾,保持專業形象;還有‘顧客滿意度評分’,連續三個月低於80分就要重新培訓。實體店的名字我們得好好想想。到時我們得給他們專門設計統一的服裝。”陳夢瑤指著螢幕解釋,“畢竟他們是品牌的門麵。”

“考慮得很周全。”歐陽寒笑了笑,“我覺得可以直接定稿了。先儲存備份,然後列印出來?”

“嗯,每種合同列印三百份,分類裝訂。”陳夢瑤起身拿檔案袋,“我在每個袋子上貼標簽,寫明合同型別、適用物件、簽署日期範圍,方便後續管理。”

歐陽寒一邊操作印表機,一邊感慨:“沒想到我們倆坐在書房裡,居然一口氣把整個合作體係搭起來了。”

“這是第一步。”陳夢瑤將最後一份檔案裝袋,輕輕放在電腦旁,“等明天和藝人們簽了合同,我們的實體店計劃纔算真正啟動。”

“希望來的人多一些。”歐陽寒關掉電腦,站起身,“越多藝人加入,我們的生態就越豐富。”

“會的。”陳夢瑤微笑,“他們需要平台,我們需要人才,是雙向奔赴。”

兩人並肩走下樓,夕陽的餘暉灑在花園小徑上。晚飯後,他們沿著花牆慢慢散步,晚風輕拂,草木清香。

“你說,明天第一個來簽合同的會是誰?”歐陽寒忽然問。

“說不定是小林,她一直想有個穩定展示作品的空間。”陳夢瑤想了想,“或者蘇染,她上次說想嘗試做手工課。”

“我希望不隻是幾個人。”歐陽寒望著遠處的夜空,“而是一群人,帶著手藝和熱情,一起把這件事做起來。”

“會的。”陳夢瑤輕聲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點燃的,不隻是合同,而是一種新的可能。”

他們在花園裡走了一個小時左右,兩人纔回去沐浴休息了,畢竟明天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們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