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的團寵小嬌妻 第829章 和藝術學院談成合作
與此同時,彆墅寬敞明亮的大廳裡,陽光透過落地窗灑在米白色的地毯上,映出幾分溫暖的光暈。陳夢瑤正坐在沙發上,麵前茶幾上整齊擺放著幾份檔案和一杯剛泡好的龍井。她穿著一件簡約卻不失氣質的米色針織衫,頭發輕輕挽起,臉上帶著溫和卻堅定的笑容。
門鈴響起,她立刻起身迎向門口。第二批客人到了。
來的是四所藝術院校的重要人物——北方傳媒藝術學院林曉君的小姑子謝雨嵐,身邊跟著他們學院的院長陸承洲;南城藝術學院蘇晴的表姐林梓萱,帶著院長裴景然;西南藝術職業學院黃濤的哥哥黃逸朗,陪同的是院長魏書昀;而華南藝術學院這邊,則是由沈文淵教授親自帶隊,與院長程立川一同前來。
「哎呀,各位大忙人能抽空過來,真是給足我麵子!」陳夢瑤笑著迎上去,一一握手,「我是陳夢瑤,今天請大家來,是想聊聊咱們藝術館和各校之間深度合作的事。」
眾人寒暄幾句後紛紛落座。助理端上了精緻的點心、水果和熱茶,氣氛漸漸輕鬆下來。
謝雨嵐一邊剝著橘子一邊笑問:「夢瑤,你說的合作,具體怎麼個玩法?咱們可都是搞藝術的,不喜歡太虛的東西。」
陳夢瑤點點頭,從隨身的檔案袋裡拿出一疊列印好的方案,逐一分發給大家。「不虛,咱們實打實地來。」她說,「短期目標,是我們計劃在中秋節後一天,在藝術館舉辦一場叫『星火之夜』的大型晚會。主題是『青春·傳承·共燃』,邀請你們四所學校各自推選一支最優秀的器樂或舞蹈團隊登台演出。當然,我們藝術館自己的藝員也會參與,還有福利院的孩子們,以及幾位特邀嘉賓。整場活動全程直播,本地電視台和幾家媒體都會來報道。」
她頓了頓,繼續說:「門票我們會對外銷售,價格定在中等偏上,畢竟品質要保證。收入分成三塊:表演的學生拿一份,學校拿一份,剩下的一份捐給福利院,用於孩子們的藝術教育支援。」
裴景然翻著方案,眉頭微動:「這個模式挺新穎,學生有動力,學校有曝光,還能做公益,一舉三得。」
「對!」陳夢瑤眼睛亮了起來,「而且直播打賞的收入也按同樣比例分配。關鍵是,這不隻是辦一場晚會,更是為你們學校、為我們藝術館共同打造一個品牌視窗。讓更多家長和觀眾看到,哪個學校出來的孩子水平高,自然就願意送孩子去報名學習。」
魏書昀摸了摸下巴:「那節目內容呢?你們會不會插手編排?我們可不想讓學生跳一些不符合我們教學理唸的舞。」
「完全不會。」陳夢瑤擺擺手,「每個學校自己決定節目形式和內容,風格不限,傳統現代都行。但最後會有一個融合環節——四個學校的代表學生一起完成一支聯合表演,可以是一首合奏曲,也可以是一段群舞。我們想叫它『四色交響』,象征南北東西的藝術交融。」
「這個名字我喜歡!」魏書昀一拍大腿,「我們西南那邊有獨特的民族打擊樂,我可以安排一組學生用鼓、蘆笙和月琴來代表『火之色』。」
「那我們北方就來點豪邁的。」陸承洲接過話,「用二胡和嗩呐表現『土之色』,蒼勁有力,一聽就知道是咱東北漢子的魂。」
林梓萱笑著接道:「我們南城溫柔婉約,古箏加琵琶,演繹『水之色』,像江南煙雨一樣細膩。」
程立川微微一笑:「我們華南就壓軸吧,鋼琴獨奏配上現代舞,展現『光之色』,寓意希望與未來。」
「太棒了!」陳夢瑤激動地鼓掌,「四種顏色,四種文化,最後彙成一片星空,正好呼應『星火之夜』的主題!到時候直播鏡頭一掃,全國都能看到咱們這股年輕力量。」
大家相視一笑,氣氛一下子熱絡起來。
接著,陳夢瑤切入正題:「短期活動隻是開始,我更想談的是長期合作。」
她喝了口茶,語氣變得沉穩:「我希望從下個月起,每所學校每個月能推薦一到兩名專業突出但家庭困難的優秀學生,來我們藝術館參與每月一次的公開演出。平時課餘時間、週末或節假日,也可以來當助教,輔導來學藝術的小朋友。另外,如果學生有繪畫、書法或者原創音樂作品,我們可以幫忙展出並售賣,所有收益同樣三三分:學生拿三成,學校三成,藝術館留四成用於運營。」
「等等。」裴景然抬手,「為什麼藝術館多一成?」
「因為宣傳、場地、推廣、銷售平台都是我們承擔。」陳夢瑤解釋,「比如展覽佈置、線上商城運營、客戶對接、物流配送,這些人力物力成本不小。但我們承諾透明賬目,每月提供詳細報表。」
裴景然點點頭:「合理。不過我們有個條件——學生的安全必須保障,尤其是未成年孩子,不能讓他們單獨麵對陌生人。」
「這點絕對沒問題。」陳夢瑤認真回應,「所有來館的學生都會登記備案,配備專人管理,教學區域全程監控,家長也能隨時檢視動態。我們還會購買意外險,確保萬無一失。」陳夢瑤一直在方案上記下了這點。
謝雨嵐插話:「那薪酬怎麼算?按小時還是按場次?」
「演出按場結,每次五百到八百,看節目難度;教學按課時,每節一百五,兩小時起接單;藝術品售出後,三天內結算分成。」陳夢瑤拿出一份明細表,「這是我做的初步標準,大家可以提意見,咱們一起調整。」
陸承洲翻著表格,若有所思:「如果學生表現出色,有沒有晉升機會?」
「當然有!」陳夢瑤笑了,「等他們畢業後,如果願意,可以直接加入我們藝術館成為正式藝員或教師,簽合同、交社保,工資待遇對標市場水平。我們甚至可以幫他們對接演藝公司、唱片公司,爭取更多發展機會。」
「這就不隻是兼職了,簡直是職業跳板。」魏書昀感歎,「既能賺錢減輕家裡負擔,又能積累舞台經驗,還能被伯樂發現,確實是一條好出路。」
「沒錯。」陳夢瑤點頭,「我們藝術館不隻想做培訓,更想成為一個孵化平台。你們學校培養人才,我們提供舞台,社會看見價值,孩子找到方向——這纔是真正的閉環。」
程立川緩緩開口:「我還有一個建議——能不能設立『榮譽學生』機製?每個月評選一位表現最好的合作學生,由藝術館頒發證書和獎金,同時在學校官網和我們的公眾號同步宣傳?這樣能激勵更多學生積極參與。」
「好主意!」陳夢瑤立刻記下,「獎金五百,證書帶防偽編碼,還能作為升學或求職的加分項。到時證書我會找專業人士幫忙辦下。」
林梓萱笑著說:「這樣一來,學生們不僅為了錢,更是為了榮譽拚儘全力。」
「對!」陳夢瑤合上筆記本,「其實我心裡一直有個夢想——讓每一個熱愛藝術卻因經濟原因差點放棄的孩子,都能站上屬於他們的舞台。而你們,就是幫我實現這個夢的人。」
眾人沉默片刻,隨即響起一陣掌聲。
裴景然收起方案,鄭重地說:「我們南城藝術學院,願意第一批加入。」
「我們北方傳媒也加入。」陸承洲伸出手。
「西南藝術職業學院,算我們一個。」魏書昀笑著握手。
「華南藝術學院,全力支援。」程立川點頭。
陳夢瑤一一回應,眼中有光。
「那就這麼說定了。」她微笑著,語氣中透著堅定,同時舉起手中的茶杯,輕輕晃了晃,像是在為即將展開的合作提前慶祝。「下週我會安排專人去各個學校對接具體細節,包括學生的選拔標準、合作協議的簽署,還有保險辦理等等。咱們先把『星火之夜』這個活動辦得風風火火,然後再一步步把長期合作的基礎打紮實。」
她放下茶杯,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繼續說道:「我現在就回去把合同做好,先和你們把合同簽了。等你們選好學生後,我再過去和學生們簽合同,順便把保險的事情一並辦了。」
「沒問題。」謝雨嵐笑著回應,語氣中充滿了期待。「我回去就跟林曉君商量,讓她幫忙組織排練。她在這方麵很有經驗,肯定能幫上大忙。」
「我也會讓沈教授協助挑選鋼琴手。」程立川補充道,「他眼光獨到,肯定能找到最合適的人選。」
茶香在空氣中彌漫,伴隨著輕鬆的笑聲,窗外的秋陽灑下溫暖的光輝,照在每個人的臉上,彷彿預示著一場關於藝術、青春與希望的旅程,正悄然啟航。
陳夢瑤見大家聊得正歡,便提議先吃點東西,休息一下。她則回到二樓書房,開啟電腦,找到之前儲存的文件,把剛才大家提出的意見一一加了進去。確認無誤後,她列印了八份合同,然後拿著合同和筆回到大廳。
「大家看一下,如果沒問題的話,我們就簽了吧。」陳夢瑤將合同分發給四位校長。
校長們仔細閱讀後,紛紛表示沒有問題,各自簽了兩份合同,一份交給陳夢瑤,另一份自己留底。
簽完合同後,陳夢瑤熱情地邀請大家留下來吃晚飯,以示歡迎。大家都樂嗬嗬地接受了她的邀請。
在等待開飯的時間裡,大家開始熱烈地討論回去後如何挑選最優秀的學生來參加表演。陳夢瑤看著這一切,心中感到非常欣慰。她知道,隻要再找到一些著名的藝人加入,這次的藝術館表演一定會非常成功。
她拿出手機,給福利院的趙佑澤打了個電話。「趙院長,這幾天你找一些表現最好的孩子排練幾個節目,準備讓他們參加藝術館的表演。節目單定下來後發給我一份。」
「好的,沒問題。」趙佑澤在電話那頭爽快地答應。
接著,陳夢瑤又給林宇鑫、周洛川、蘇晴、李明哲、麗莎等人發了微信:「明天下午,把你們可以參與藝術館表演的人叫到彆墅來,我們開個簡短的會議。」
「收到。」「明白。」「好的。」大家紛紛回複。
安排好這一切,陳夢瑤才稍稍安心了一些。這時,歐陽寒帶著星辰文創的陳錦城和他的助理周宇飛,綠源農業的孫海峰和他的助理林知新,啟航物流的許紹華和助理沈子賢等一行人回到了大廳。
兩派人馬各自做了介紹後,便開始閒聊起來。
「逸塵,你那邊談得怎麼樣?」陳夢瑤問道。
「非常順利。」歐陽寒笑著回答,「陳錦城他們都加入了我們的合作,還提出給福利院捐款和號召他們的員工們購買孩子們的手工藝品。」
「我們這邊也一樣。」陳夢瑤點頭,「幾家藝術學院都非常樂意和我們藝術館合作,合作也談得很愉快。」
大家都滿意地笑了,對接下來的表演充滿了期待。他們相信,這次活動一定能吸引更多人關注藝術館,並報名參加學習。
「對了,瑤瑤。」歐陽寒突然想起一件事,「我們是不是應該再找一些媒體來報道這次活動?」
「對。」陳夢瑤眼睛一亮,「我馬上聯係幾家媒體,看看他們有沒有興趣。還有網路平台也要讓他們過來直播。」
「還有。」歐陽寒補充道,「我們可以考慮在活動當天設定一些互動環節,讓觀眾更有參與感。」
「這個建議好。」陳夢瑤點頭,「我們晚點再和二哥以及參與表演的藝人們一起商量,看看怎麼安排互動。」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不斷完善著活動的計劃。其他人也紛紛加入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隨著討論的深入,大家對即將到來的「星火之夜」充滿了信心。他們相信,這不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一次充滿希望與夢想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