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王爺他金屋藏暗衛 > 墨痕如淵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王爺他金屋藏暗衛 墨痕如淵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蕭墨淵在離彆之時叫她將有關前朝的所有線索一一謄抄下來交由他。

聽雪軒內,燭芯爆開最後一點火星,湮滅在漸明的晨光中。

沈知雪擱下狼毫筆,腕骨傳來清晰的酸澀感,指尖沾染的墨痕如同點點凝涸的暗色血漬。

她麵容沉靜似水,一夜殫精竭慮的疲憊被一種近乎冷酷的清醒強行壓下。

案頭疊放的厚厚宣紙,墨跡稠密,是她以筆為刀,親手剖開的過往——屬於“無影”所知的一切陰私與秘辛,是她立足新局的籌碼,亦是引導方向的韁繩。

“紫魘”的森嚴架構、各級頭目的代號、癖好、慣用手段及彼此間的製衡關係。

“幽蝕”如同毒蛛網般深植朝野內外的暗樁名單,其操縱輿論、構陷忠良、挑撥離間的具體案例與執行流程。

“偃樞”所精通的機關巧術、所繪製的皇城與數位重臣府邸的密道詳圖及其破解關鍵……每一條資訊皆可掀起腥風血雨,此刻卻冷靜客觀地羅列於紙端,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辰時三刻,熟悉的沉穩腳步聲踏碎院中晨靄,精準得如同計時沙漏。

蕭墨淵一身玄色暗雲紋錦袍,外罩墨狐裘大氅,攜著清冽晨寒步入書房。

他的目光如鷹隼,瞬間攫住案上那疊厚重的“供狀”,深邃眼底看不出情緒,唯有通身迫人的威壓無形瀰漫。

“線索已初步整理完畢。

”沈知雪聲音平穩無波,側身讓開主位,姿態不卑不亢,宛若獻上一卷與己無關的輿圖。

蕭墨淵未即刻翻閱,視線先在她缺乏血色的麵龐與眼底那抹難以完全掩蓋的淡青上掠過一瞬,方纔落於紙頁。

他執起細看,指尖劃過墨痕,速度極快卻異常專注。

室內隻餘紙頁沙沙作響,空氣凝滯,無形的交鋒於字裡行間激烈碰撞。

沈知雪靜立一旁,心如明鏡——他所展現的熟知與關注點,絕非初次接觸這些名目;她的價值,在於補全、印證,乃至提供意想不到的切口與關聯。

良久,他指尖重重點在關於“幽蝕”某位已身居靖朝要職的暗樁記錄上。

“李崇山,現任京畿衛戍副統領,深得兵部尚書信任。

動他,需鐵證,且勢必引發朝堂震動。

”“其右下頜近耳處有一極淡舊疤,形似月牙,乃七年前執行‘雀舌’任務時,被忠肅伯府暗衛所留,此為‘幽蝕’內部記錄在案之標識,可用‘藍蕊汁’塗抹顯形。

”“其書房第三排書架,自左向右數,《戰國策》、《山河輿圖誌》、《道德經》三本書籍需按此順序抽動三寸,方能開啟其後暗格。

”“格內除往來密信外,應有一枚玄鐵令牌,刻有‘幽蝕’內部代號‘山魈’,此為其直接聽令於上一級‘幽使’之憑證。

”沈知雪介麵,語速平穩,細節精確至毫厘,甚至補充了取證方法與潛在收穫,彷彿這些並非記憶,而是烙印於靈魂的檔案。

蕭墨淵眼底銳光一閃,不動聲色地又指向另一處。

“‘偃樞’所繪的宮中密道,此處標記的出口位於冷宮‘靜思苑’枯井,但據本王所知,那口井早已被封死。

”“井口確於三年前以巨石封填,但‘偃樞’擅長的不止是繪圖,更是改造。

”“封井之時,他們早已在井下三尺處,另辟了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斜道,出口改在了禦花園堆秀山假山群‘瀉玉’石之後,極為隱蔽。

”“開啟機關需同時按壓假山內側第三孔洞與底部一塊看似尋常的凸起卵石。

”沈知雪應對自如,甚至抬手在空中有力地虛劃出簡略方位圖。

蕭墨淵凝視著她,接連又拋出幾個關鍵節點的疑問,從“紫魘”資金流轉的暗線渠道,到“幽蝕”安插在後宮某位妃嬪身邊眼線的身份特征,沈知雪皆對答如流,邏輯清晰,甚至引申出數條未曾書寫的關聯線索與潛在突破口。

她的冷靜與精準,徹底剝離了個人情感,宛若最精密的儀器,隻呈現事實與最優解,甚至帶著一種洞悉黑暗本質後的冷酷果決。

“甚好。

”他終於放下最後一頁紙,評語簡練,卻重若千鈞。

“依此梳理,拔除這些毒瘤,可省卻數年之功,避免無謂傷亡。

”隨後他話鋒陡轉,眸光如冰錐刺向她,“但玄玦之事,依你之見,該從何處入手?你既熟知玄商,或可知曉其弟可能之蹤跡或習性?”沈知雪迎著他審視的目光,毫無避閃。

“我並未接觸過玄玦此人。

”“三大暗衛組織等級森嚴,戒律苛酷,除任務指令所需外,探查上官家眷私隱乃大忌,無人敢犯,我亦不例外。

”她語氣冷靜如常,陳述事實。

“我所知僅限於玄商,玄玦若真如其弟,且能在他‘身故’後悄然接手其部分勢力而不露明顯破綻,其人心智、手段、隱秘程度,恐更在玄商之上。

”她略作沉吟,繼續分析,思路清晰如抽絲剝繭。

“若要我建言,與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追尋一個或許根本不存在的‘玄玦’名號,不如先從確知的玄商入手,進行地毯式回溯徹查。

”“其一,詳查玄商生前一切痕跡——他明麵上與私下慣去的宅邸、彆業、茶樓、酒肆;所有交往密切者,無論朝臣、方士、商賈乃至三教九流;他所信任的仆從、車伕、醫師、廚子;甚至是他偏愛之物、常服之藥、飲食口味、作息規律。

”“血脈至親,縱再隱秘,亦不可能全無交集。

玄玦若存,必會在此類細微處留下痕跡,或享有共同資源。

”“其二,嚴密監控與玄商過往甚密、且在其‘死後’行為異常、或突然暴富、或悄然離京之人。

”“其三,重新徹查玄商‘身亡’現場的所有卷宗與證物,尋找任何可能被忽略的、指向另一人的蛛絲馬跡。

”“其四,詳析‘紫魘’、‘幽蝕’、‘偃樞’近三年的所有指令與行動記錄,若有異常指令、行事風格突變、資源流向不明之處,或是某些任務收益與表麵目的嚴重不符,這或許是玄玦影響力之顯現,可順此追查。

”“從此處切入,遠比憑空捕風更為實際。

”蕭墨淵凝視她良久,眼中審視未褪,卻緩緩頷首,露出一絲極淡的、近乎認可的意味。

“抽絲剝繭,直指核心。

與本王所思,確有相通之處,且更為細緻。

”他像是最終確認了這位合作者足以匹配其風險的價值,語氣稍緩,“這些資訊與方略,本王會即刻遣最心腹之人分頭覈實、清查、執行。

”恰在此時,院外傳來一陣莊重而不失恭謹的腳步聲。

一名身著深紫色宮裝、氣度雍容的中年女官緩步而至,立於門外,含笑施禮。

“王爺金安。

太後孃娘懿旨,三日後於慈寧宮花園設春日小宴,念及王爺府中近日來了貴客,特命奴婢前來,請王爺務必攜阿雪姑娘一同赴宴,也好讓娘娘見見,免得日後宮中相見,生了誤會,失了禮數。

”女官言語得體,麵帶溫和笑意,全然是太後關懷晚輩、體恤新客的慈愛模樣。

蕭墨淵聞言,麵色如常,隻微微頷首,語氣緩和:“有勞容姑姑親自跑這一趟,回稟母後,臣弟遵旨,屆時必攜阿雪姑娘前往慈寧宮問安謝恩。

”容姑姑笑容更深,再行一禮:“王爺孝心可嘉,太後孃娘見了王爺和姑娘,定然歡喜。

那奴婢便先行回宮覆命了。

”沈知雪眸光微凝。

太後親自點名?這絕非簡單的“見見”而已。

即便表麵是尋常家宴,於她這般敏感身份,亦是踏入龍潭虎穴,每一道目光都可能帶著審視與算計。

蕭墨淵轉身,看向她,似是看出她心中警惕,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安撫解釋道。

“太後近年頤養天年,喜好熱鬨,春日設宴亦是常例。

宮中規矩雖大,但母後為人寬和。

”“此番點名要你去,多是聽聞了些風聲,心生好奇,亦有迴護之意,正式見過,日後在京城行走,也免得些不必要的麻煩。

”“你隻需隨本王赴宴,謹守禮儀,少言多看,一切自有本王應對。

”“明白。

”太後的“迴護”或許有之,但試探必然更深。

她心中警鈴微作,麵上卻不動聲色,彷彿隻是接受一項尋常任務。

蕭墨淵目光再次掃過案上那疊耗費她無數心神的紙頁,掠過她因長時間執筆而微微顫抖、指尖泛白的手,最終落於她雖極力維持卻難掩倦色的容顏。

他沉默片刻,竟移步至窗邊小幾。

其上流雲早已備好熱茶與幾樣精細點心。

他執起溫在暖窠中的紫砂壺,傾注出琥珀色的、茶湯濃醇的普洱茶,香氣醇厚撲鼻。

蕭墨淵並未直接遞給她,而是將那隻天青釉瓷杯置於案上,離她手邊半尺之距。

“這些東西,足夠他們忙上數月,成效幾何,尚待驗證。

”他開口,聲音依舊聽不出多少暖意,甚至帶著主公對利器的苛求與審慎。

“太後麵前,不失儀、不出錯即可。

你臉色不佳,喝了茶,早些歇息。

三日後,需有足夠精力應對。

”他的舉動依舊秉持著那份務實的審慎,那杯茶是維持工具鋒銳的必需,而非流露溫情的關懷。

這其中毫無柔靡之態,卻有一種奇異的坦率與不虛偽。

沈知雪看了一眼那杯熱氣嫋嫋、提神醒腦的濃茶,又看向眼前心思深沉如海的男人。

她未道謝,隻極輕微地頷首,伸手端起了茶杯。

溫熱的暖意透過瓷壁,徐徐滲入微涼僵直的指尖,驅散了一絲徹夜的寒倦。

蕭墨淵不再多言,將案上那疊沉重的紙頁悉數收起,轉身,玄色大氅在門口劃出一道利落的弧線,身影消失在漸盛的、透過窗欞灑落一地的晨光之中。

沈知雪獨自立於滿室墨香與漸散的茶霧之中,慢慢啜飲著那杯滋味醇厚卻略帶苦澀的茶湯。

慈寧宮春日宴……她唇角牽起一絲極淡的、冷然的弧度。

是風平浪靜的家宴,亦是暗藏機鋒的戰場。

她放下茶杯,目光落向窗外。

庭中梨花正盛,如雪覆枝頭,一陣風過,簌簌落下幾瓣,無聲無息,卻預示著新的風暴即將來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