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反應心理學:小動作背後的秘密 管理者用人的“十二條法則”
-
管理者用人的“十二條法則”
用人要想成功而有效,是要研究一些基本道理的。下麵是用人的十二條準則:
第一,妒忌心強的人不能委以大任。
心理易不平衡的人,也就是妒忌心特彆強的人。一般的人,難免都會妒忌彆人,這也是正常的一種表現,因為有時候這種妒忌可以直接轉化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也不能說妒忌就一定是一種消極的表現。但是如果妒忌心太強了,就會非常容易產生怨恨,從而覺得他人是自己前進的最大障礙。到了這種地步,這種人往往就會做出一些過激的事情來,甚至憤而謀叛也毫不為奇。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而這種人氣量太小,絕對不是一個良好的管理者,更不能委以重任。三國時的周瑜不能不說是一位帥才,可就是因為妒忌心太強而栽了跟頭。
第二,目光遠大的人可以共謀大事
所謂有抱負的人也就是目光相當遠大的人。必須承認,各種人具有不同的目光。有些人比較急功近利,隻顧眼前利益,往往一葉障目而不見泰山。這種人目光短淺,雖然這樣的人對目前的事業也許做得相當出色,但是卻缺少一種對未來把握和規劃的能力,做事往往隻停留在現在的階段。
管理者如果本身是目光遠大的人,對自己的公司發展有一個很明確的定位而隻需助手的話,那麼這種人倒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這類人最適合於指使運用,以發揮他的長處。
相反,如果管理者想找一個能共謀大事的搭檔,並且這個搭檔能在某些重大問題上提出卓有成效的見解,那麼管理者必須尋找一個有遠見、能預測未來的人,這樣的人是管理者的“宰相”和“謀士”,而不僅僅是助手,如果管理者能找到這樣的人,那麼對自身的事業發展是極具優勢的。
第三,前顧後憂的人能擔重要的任務。
前顧後憂的人往往能居安思危,思維比較縝密,考慮到各種情況和結果,而且很明白自己的所作所為,所以也就很有責任感。這種人往往很會自我反省,善於總結各種經驗教訓,他的工作一般是越做越好,原因是他總能看到每一次工作中的不足,以便日後改進,如此精益求精,成果自然也就很突出。雖然有時候這類人會表現得優柔寡斷,但這有時候正是一種負責任的表現,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大可放心地把一些重要的任務委任於他。
第四,千萬不要親近性格急躁的人。
有一種人是受不了一點點的挫折,常常會因為一些細小的失敗而暴跳如雷並自怨自艾,這樣的人似乎是個完美主義者,但其實骨子裡是個隻知道追逐眼前名利的人。他們做事往往毫無計劃,貿然地采取行動,等到事情失敗又怨天尤人。從不去想失敗的原因,也就很少能夠成功。如果管理者遇到的是這樣的人,那麼就該想儘一切辦法遠離他,以免最終受到他的牽累而又後悔不及。
第五,決不可以重用偏激的人。
過猶不及,太過偏激的人往往缺乏理智,而且容易衝動,非常容易把事情搞砸。這正如太偏食的人太過挑嘴,身體就不會健康一樣,思想如果過於偏激,就不會成大事。他總是把事情做向某一個極端,等到受阻或失敗,又把事情做向另一個極端,這樣走來走去永遠也到達不了事情的最佳狀態。這也正如理想和現實的關係,理想往往是瑰麗的,不斷地引發人們去追求,但是如果缺少現實的依據,理想也隻能是空中樓閣。
相反,如果滿腦子考慮的都是雜碎的現實,那麼終會被淹冇在現實的海洋裡而不能自撥,最終陷入冇有理想指導的惘然之中。所以凡是要成大事,都必然地把二者結合起來,這樣纔不至於勞而無功。
更糟糕的是,偏激的人也是最容易惹事生非的人,往往會由於一時性起而挑起一些事端,最終搞得無法收場。領導如果發現身邊有這樣的人,千萬不要重用他,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第六,善於做大事的人就一定能受到彆人的尊敬。
人的層次是不一樣的,一個合諧的公司就像一支球隊一樣,必定有相互合作,也必定有明確的分工。也存在這樣一些人,這些人對於手邊的本職工作乾得兢兢業業,不辭勞苦,應該說這些人對公司來說的確是一筆可貴的財富,但是管理者卻不能因為這些而把重大的任務交給他們。
管理者必須明白這樣一件事:有些人是隻能做一些小事而不能期望他們做大事情的。因為這些人往往偏重於具有某一技術細節的才能,卻缺乏一種統禦全域性的才能,所以決不能因為小事辦得出色而把大事也交給他來做。善於做大事的人能夠果斷而成功地執行大事,作風犀利,遊刃有餘地安排各種關係的處理,起的是一個核心的作用,也就必然受到人們的尊敬。而且還有一個這樣的事實:善於做大事的人不一定能做小事,而小事做得出色的人也不一定就能做大事。所以管理者一定要明辨這兩類人,讓他們各司其職,分工協作,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利益。
第七,一定要耐心期待大器晚成的人。
有些人很有一些小聰明,往往能想出一些小點子把一些事情點綴得更為完美,這類人看上去思維敏捷,反應靈敏,也的確十分能討人喜歡。但是也有另一些人,表麵上看過去並不聰明,甚至有點傻的樣子,卻往往能大器晚成。
對於這類大智若愚的人,領導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來期待他做出大的成就來,決不能由於一時的無為而冷落他甚至遺棄他。因為這類人往往能預測未來,注重追求長遠的利益,而既然是長遠的利益,也就並非是一朝一夕所能達到的,必然是一場持久戰。信任他並委以重任,領導就能取得最後的輝煌,而不致於讓此類寶貴的人才如流星般隕落。
第八,輕易就斷定冇有一點問題的人是極不牢靠的人。
我們相信,無論大事小事,一定存在著各種複雜的問題,冇有問題,事情也就不成其為事情了。做事情的實質也就是解決這個或那個問題。
如果一個人輕易就斷定冇有任何問題,這至少表明他對這件事看得還不夠深入,或許還根本不瞭解。這種對事情簡單化處理的草率作風也是極不牢靠的一種表現。如果讓他來做一些重大的事情,那得到的也隻能是一些無用的結果或根本不用做也能知道的結果,所以這種人說得雖然常常是豪情萬丈並很鼓舞人心,但卻不可輕易相信他,否則上當的隻能是自己。
第九,切記有些小功勞的人並非都是同一種人。
管理者也許會很重視一些為公司做出巨大成績的人,而忽視一些隻有小成績的人。其實在這些人當中,也是有不同的層次而要加以區分的。這當中的有些人的確是隻能解決一些小問題,一旦碰到稍大一些的問題,則會束手無策。但是當中有一部分人,他們做出的貢獻看似比較小,然而實質上解決的大都是一些還處於萌芽狀態的小問題,這些小問題一旦變成大問題,那麼就會對整個公司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所以這些人做的看似小功勞,實際上則不小,而且這也說明瞭這些人具有比較長遠的眼光,做事情比較講究預防性,管理者如果能把這些人從其中用敏銳的眼光分出來並委以大任的話,那麼也可創造一筆不小的財富。
第十,拘泥於小節的人一般不會有什麼大成就。
有句話叫“大行不拘小節”,做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其實就是要看利大還是利小。想取得一定的利益,必然要捨棄一部分小利,如果一個人總是在一些小節上爭爭吵吵,不願放棄的話,那也就終難成其大業,隻能在一個小圈子裡兜來兜去,永遠也無法脫身。
一個能賺大錢的人,首先應該是個肯花小錢的人,當然,這並不是說反對儉樸的作風,這裡的小錢指的是花得有意義、有作用的小錢,如果連這點眼前的小利也要貪的話,那麼可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了。
第十一,輕易就許諾的人一般是不可靠的,萬不可信任。
除非有很大的把握,一般人對任何事是不可能輕下重諾的。因為事情的發展往往不會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各種不可預料的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所以一個負責任的人並不一定會常常許諾,相反,正是由於他的責任心,使他作了全麵而係統的考慮,也就越發不會輕易許諾。這樣的人雖然很少保證,但卻是可靠並且負責的,不要因為冇有他們的保證書而不輕易許諾。這樣的人雖然很少保證,但卻是可靠並且負責的,不要因為冇有他們的保證書而不委以重任,隻要給予充分的信任,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事情多半就會成功。
而相反,有一類人隨口就答應,表現得很自信,可到頭來卻不能完成使命,而且這種人也常常為自己輕易打下的包票找出各種理由來推諉塞責,對於這種輕諾又寡信的人,信任他就是一個巨大的錯誤。
第十二,說話很少但說的話很有分量的人定能擔當大任。
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人未必就是能擔大任的人,而且這種人常常並冇有什麼真才實能,他們隻能通過口頭的表演來取信於人,抬高自己。
而真正有能力的人,隻講一些必要的言語,而且一開口就常常切中問題的要害,這種人往往謹慎小心,冇有草率的作風,觀察問題也比較深入細緻、客觀全麵,作出的決定也實際可靠,獲得的成果也就實實在在。所謂的“真人不露相,露相非真人”講的就是這種情況。
所以,一個管理者應該注意一些常常冇有聲音的人,因為往往他們的聲音纔是最有參考價值的。切不可被一些天花亂墜的言語所迷惑,這也是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所應該具有的鑒彆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