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過既明 101
鳳冠
五月的晨光穿透薄霧,輕柔地灑在山水居前的青石板上。
六點剛過,幾輛黑色轎車悄無聲息地停在院門前。
林薇與披著素色披肩緩步下樓時,正看到沈念和許南喬進門。
“新娘子起這麼早?”沈念見她已經起床,邊換鞋邊笑道,“該不會是激動得一夜未眠?”
林薇與淺淺一笑。
恰恰相反,昨夜她睡得格外安穩。
從古城回來後,就看到被張嫂裝點一新的山水居,處處透著喜慶的紅。
老師陳景書還特意與她詳談中式婚禮的流程,將每個環節的深意娓娓道來......
看著眾人為這場婚禮傾注的心血,她這個新娘反倒成了最清閒的人。
入了夜,依偎在周既明懷中時,她是帶著笑意入夢的。
廚房方向傳來動靜,沈苓音和劉芸一前一後走出來。
張姨已經備好早餐,幾人一起將清粥小菜擺上桌。蒸籠裡飄出桂花糕的甜香,與晨霧的氣息交融在一起。
“都來用些早點。”劉芸招呼著剛進門的陳煦、魏鳴和周宸,“今天有的忙,尤其是既明和薇薇,怕是顧不上吃飯了。”
山水居難得這般熱鬨。
林薇與就站在那,正望著這一幕出神,忽然,被攬入一個溫暖的懷抱。
“在看什麼?”周既明低沉的聲音在耳畔響起。
“在看我們將來的日子。”她靠在他胸前,“我喜歡這樣的熱鬨,這樣的......煙火氣。”
晨光漸亮,用過早飯,大夥一同上了車,車隊緩緩啟動,浩浩蕩蕩朝著古城方向駛去。
明輝堂後殿內,檀香嫋嫋。
妝台上,各色妝奩整齊陳列,紫檀木的匣子敞開著,露出裡麵琳琅的胭脂水粉。
恰在此時,雲錦閣的蘇師傅親自將婚服送至。
沈念和南喬連忙上前,幫著一起將那件禮服小心翼翼地懸掛在梨花木衣架上——正是昨天林薇與試穿過的,周既明特意請蘇師傅為她量身定製的那套。
妝造師文師傅靜立在一旁,身著素雅漢服,發髻梳得紋絲不亂。這位由陳景書先生專程從京城請來的傳統妝造師,在服飾複原領域頗負盛名。
簡單寒暄後,眼看吉時將近,眾人便各自忙碌起來。
林薇與在妝台前坐定,目光不經意掃過窗外。
按理說這個時間,周既明他們也該到了纔是。這個念頭剛閃過,文師傅已淨了手,開始為她潔麵。
玉簪花泡製的淨水帶著清淺的香氣,文師傅用棉帕蘸取,動作輕柔地為她淨麵。
隨後她取來香膏,以恰到好處的力道在麵部按摩,幫助肌膚放鬆。
“新娘膚質瑩潤,最是襯妝。”文師傅開啟紫檀木妝匣,露出其中按古法炮製的胭脂水粉,“這些都是用花草精華細細調製的,既顯氣色,又養護肌膚。”
劉芸立在女兒身後,眼眶不覺濕潤。
林薇與從鏡中看見母親泛紅的眼角,輕輕覆上她的手背。
文師傅正在細研硃砂,見狀溫聲道:“新婦妝麵講究‘三白’,額、鼻、下頜需提亮,取意福澤綿長。”
話音未落,正在整理婚服的沈念和南喬不約而同發出輕歎。
昨夜隻是匆匆一瞥,此刻在眼前細看,正紅色曲裾深衣上的玄色緣邊流轉著細碎金芒,金線繡成的祥雲鳳紋栩栩如生。
“這繡工......”許南喬指尖輕撫衣袖處的紋樣,一時竟說不出話來。
“是蘇師傅親手繡的。”文師傅笑看向蘇師傅,溫聲解釋,“她是蘇繡的非遺傳承人,單是這鳳紋就繡了整整兩個月。”
林薇與從鏡中望向那位始終安靜的繡娘,對方靦腆一笑,繼續整理著衣襟處的珍珠盤扣。
妝鏡前,文師傅開始為林薇與上妝。
細膩的香粉撲在臉上,帶著若有似無的花香。“周先生特意囑咐,粉料要用古法製的玉簪粉,不傷肌膚。”
她取來昨日新調的青黛,用溫水化開。眉筆選了軟硬適中的紫毫,在腕內側試了試力道,這才俯身端詳林薇與的眉骨。
“眉骨生得真好,”文師傅的聲音很輕,“畫遠山黛最相宜。”
手腕輕轉,黛色徐徐鋪開。
文師傅的手法極穩,從眉頭到眉尾一氣嗬成,兩彎遠山黛漸漸成型。
“眉如遠山,目似秋水。”她口中輕聲念著,退後半步端詳,“新娘生得一副好相貌。”
最後是點唇。
白玉盒中的口脂色澤飽滿,文師傅執起細筆蘸取,沿著唇形細細勾勒。
林薇與能聞到她袖間淡淡的檀香,混合著口脂的甜香。
“抿一下。”文師傅遞過一張薄紙。
待她依言抿過,文師傅才露出滿意的神色:“好了。”
妝成那刻,文師傅退後半步。
鏡中人明眸皓齒,顧盼生輝,與平日判若兩人。
“真好看。”沈念舉著手機,忍不住連拍數張。
梳頭時,劉芸接過犀角梳的手微微發顫,聲音發啞,“記得你小時候,我給你梳頭,你總嫌疼,滿屋子跑......”
林薇與從鏡中看見母親泛紅的眼角,彷彿又回到那些灑滿陽光的清晨。那時母親的手還很穩,發間不見銀絲,總能三兩下就編好兩個小辮子。
“一梳梳到頭,富貴不用愁。”
梳齒緩緩滑落,帶著母親顫抖的祝福。
“二梳梳到頭,無病又無憂。”
劉芸的聲音哽嚥了,手下卻格外輕柔,像是怕碰碎了什麼。
“三梳梳到頭,多子又多壽......”
最後幾個字幾乎含在淚水裡。
林薇與望著鏡中母親強忍淚光的模樣,自己的眼眶也跟著濕潤了。
她伸手輕輕覆上母親的手背,就像小時候母親哄她梳頭時那樣。
文師傅適時遞來發簪,劉芸小心翼翼地為女兒固定發髻,每一個動作都極其珍重。
待發髻梳妥,文師傅上前柔聲道:“新娘子頭低一低。”
林薇與依言微微低頭,感到頸後一陣溫涼的觸感。
赤金瓔珞圈輕輕落在鎖骨處,上麵墜著的七寶瓔珞發出細碎的聲響。
正中的和田白玉墜子觸膚生溫,很快便染上了她的體溫。
“這項圈上的紋樣是百鳥朝鳳。”文師傅仔細調整著瓔珞的位置,“這玉墜是周先生特意尋來的,說是合了新娘子名字裡的'與'字。”
林薇與微微一怔,想起某個深夜,她與周既明在書房閒聊時,曾說起“與”字在古文中常作動詞,有“參與”“偕同”之意。
當時不過隨口一提,沒想到他竟記在心裡,還尋來這樣一塊溫潤如玉。
這時文師傅取來頭飾,動作輕柔地固定在發髻之上。
接著是朝陽五鳳掛珠釵,五隻金鳳姿態各異,鳳嘴裡銜著的珍珠輕輕搖曳。
每一步都遵循古製,紋絲不亂。
最後是戴冠。
那鳳冠重得很,文師傅和另一個助手一起才穩妥地戴好。
冠上珠翠層疊,正中一隻金鳳銜著寶珠,鳳目以東海明珠點綴,在光影流轉間瑩瑩生輝。
“這冠子是特請南市的老師傅打的。”
鳳冠落定的刹那,林薇與不由得微微吸氣。沉甸甸的分量壓在頭頂,連脖頸都要挺得更直些才行。
“新娘子暫且忍耐些。”文師傅仔細調整著冠子的角度,將一支赤金掩鬢簪穩穩插入發間,“等行完禮就能取下了。”
妝扮停當,文師傅輕輕扶住林薇與的手肘,助她緩緩起身。
沈念和許南喬一左一右展開那件繁複的婚服。劉芸與蘇師傅對視一眼,默契地各執一邊,為她層層穿戴。
先是素紗中衣,再是朱紅曲裾……
層層疊疊的衣衫加身,林薇與能清晰地感受到衣料的重量,每一步都讓她愈發沉穩。
說來也怪,這沉甸甸的婚服非但沒有讓她覺得束縛,反而生出一種奇異的踏實感。
最後係腰帶時,蘇師傅特意將帶鉤轉過來讓她看上麵的紋樣。
“這是比目魚紋,取的是夫妻和順的寓意。”
當林薇與終於穿戴整齊,站在等身鏡前時,整個妝造間都安靜了。
鏡中人身著大紅婚服,頭戴珠翠鳳冠,身後曳著三尺有餘的紅色拖尾。朝陽透過窗欞灑在她身上,金線繡成的鳳紋在光線下流光溢彩,儼然是從古畫中走出的仕女,雍容華貴,令人不敢直視。
“這哪裡是結婚啊,”許南喬喃喃道,“簡直是“封後大典”。”
劉芸望著盛裝的女兒,終是沒忍住落下淚來。
她上前為林薇與整理冠上微微晃動的珠串,指尖帶著輕顫,將一支歪了的步搖輕輕扶正。
“媽。”林薇與輕輕握住母親的手,感覺到掌心傳來的溫暖,“我會好好的,您放心。”
遠處禮樂聲漸起,吉時將至。
迎親儀仗的喧鬨由遠及近,隱約可聞。
許南喬推開雕花木窗,隻見古城中軸線上已聚起觀禮的人群,如潮水般嚮明輝堂湧來。
沈念悄悄拭去眼角的淚花,笑著舉起手機:“來,新娘子笑一個。”
殿外,喧嘩聲漸近。
孩童的歡笑聲,親友的交談聲,還有那越來越清晰的腳步聲,都融在五月的晨風裡,輕輕叩打著殿門。
陳煦的聲音在門外響起:“吉時已到,新娘子可準備好了?”
文師傅雙手奉上卻扇,扇麵上金線繡著並蒂蓮。
“新娘子該出去了。”
林薇與接過卻扇,在鏡前最後看了一眼自己。
扇麵遮住半張臉,隻露出一雙描畫精緻的眼。
那眼中有什麼在流動,是期待,是感動,還有一絲若有若無的恍惚。
她想起昨夜周既明握著她的手,在滿堂燈火中說要給她一場完完全全屬於他們的婚禮。他說話時,指尖微微發燙,連帶著她的心也跟著燙了起來。
而今,這場夢正要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