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過既明 112
歲月回響
時光流轉,四季更迭。
某個週末午後,剛睡醒的小四月發現媽媽不在身邊,卻聽見書房傳來爸爸說話的聲音。
她搖搖晃晃地爬下床,光著小腳丫跑進書房。
原來爸爸是在打電話。
於是,她踮起腳尖,想去夠書桌上的布娃娃——那是她睡前放在那裡的。
隻聽“哐當”一聲,周既明最愛的茶具應聲而碎。
正在衛生間的林薇與聽見動靜,急忙跑進書房。看到滿地碎片,她的心猛地一沉。
那是周既明用了多年的茶具。
小四月被響聲嚇到,扁著嘴要哭。周既明卻先一步抱起女兒,仔細檢查她的小手小腳:“有沒有傷到?”
確認孩子沒事,他纔看向地上的碎片,輕歎一聲:“這套茶具跟了我十年。”
林薇與也惋惜,卻見他已轉身拿出掃帚,語氣輕鬆:“正好換個新的。”
這樣的包容,貫穿在日複一日的生活裡。
這是小四月纔有的待遇。
日子就這樣平穩地流淌。
周既明主導的幾項民生工程在穩步推進:老城區改造初見成效,新建的保障房小區陸續交付,智慧城市專案也完成了前期試點。
他依然保持著深入基層的習慣,隻是現在每到一處,都有市民熱情地和他打招呼——“周書記”這個稱呼裡,多了幾分真心的敬重。
林薇與在市文化局也完全紮下了根。她牽頭負責的非遺保護專案不僅獲得了省級榮譽,還成功申報了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專案。
有時在工作會議上,她能條理清晰地彙報工作;有時在鄉間田野,她又能和民間藝人相談甚歡。同事們早已習慣了她這種既能坐辦公室又能跑基層的工作作風。
某天傍晚,一家三口在小區散步。小姑娘蹦蹦跳跳地跑在前麵,周既明自然地牽起林薇與的手。
“聽說文明建立要驗收了?”她問。
“下週。”他簡短應答,目光追隨著女兒的身影。
這是他在任期的最後一年,也是最具挑戰的一年。“文明城市”建立是他剛到任時就著手推動的工作,林薇與當年在市府辦時曾為此付出大量心血。如今終於到了驗收時刻。
這幾年,他們各自在崗位上深耕,像兩棵並肩生長的樹,根係在地下交織,枝葉在陽光下各自繁茂。
文明城市建立成功奪牌的訊息,是在一個週一的早晨傳來的。
全市上下歡欣鼓舞,這是對括州城市建設的最高認可。與此同時,周既明主抓的智慧城市專案和生態治理工程也順利通過驗收,獲得了專家組的高度評價。
慶功宴上,王市長特意走到周既明麵前:“老周,這次文明城市建立能成功,你當年打下的基礎功不可沒啊。”
副市長也舉杯敬周既明:“書記,這幾項硬成績,夠分量。”
周既明舉杯回應:“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
但在場的不少人都知道,這座城市的蝶變,與周既明這些年的深耕細作密不可分。
就在各項喜訊接踵而至時,圈內開始有小道訊息流傳——周既明可能要調任回京了。
林薇與察覺到這些傳聞,是在一次文化係統的會議上,偶遇了一位從京裡來的領導。對方意味深長地對她說:“林薇與同誌,要做好隨時迎接新挑戰的準備啊。”
她不動聲色地笑笑:“在括州工作很開心,還能學到很多東西。”
回到家,她沒急著向周既明求證這些。
他正在書房陪女兒看繪本,溫暖的燈光灑在父女倆身上。小姑娘坐在爸爸腿上,小手指著書上的圖畫,周既明耐心地給她講解。
這樣的平靜生活,她已經習慣了。
但訊息還是不脛而走。連劉芸都打來電話試探:“聽說既明可能要調回京了?”
“媽,這些都沒定呢。”林薇與輕聲安撫,“他還沒跟我提過。”
其實周既明自己也聽到了風聲。
某次去省裡開會,一位相熟的領導特意留他喝茶,話裡話外都透著這個意思。但他始終保持著沉默,一如既往地投入工作。
直到一個週五的晚上,女兒睡下後,他纔在陽台上和林薇與說起這件事。
“如果……我要回京,”他望著遠處的夜景,“你怎麼想?”
林薇與靠在他肩上:“不用想,你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這句話她說得很輕,卻帶著千鈞的重量。
接下來的日子裡,周既明接到京都那邊的電話明顯增多。有時深夜,他還在書房與人通話,語氣謹慎。
有個週五,陳煦特意飛來括州。兩個男人在書房談至深夜,林薇與哄睡女兒出來,正好聽見陳煦說:“老爺子們的意思,是時候回來了。”
送走陳煦,周既明站在陽台沉思。林薇與給他披上外衣:“怎麼了?”
他回身握住她的手:“可能要做好回京的準備了。”
第二天,林薇與帶著女兒去超市。現在已經三歲多的小丫頭,儼然是個小大人了,會幫著外公整理貨架,還會奶聲奶氣地和顧客打招呼。
“外公,”她仰著小臉問林聖榮,“我們要去京都了嗎?”
林聖榮愣了一下,慈愛地摸摸外孫女的頭:“還不知道呢。”
晚上九點,林家超市提前關了門。
小家夥在超市裡跑累了,早早睡下了。
劉芸給女兒倒了杯熱茶。三人在客廳坐下,電視裡放著無聲的節目,光影在牆上浮動。
“薇薇,”林母輕聲開口,“最近那些傳聞,媽也聽說了。”
林薇與捧著茶杯,熱氣氤氳了她的眉眼。她沒作聲,等著他們的下文。
“既明這些年在括州做的事,關注的人都看在眼裡。”林父開口,“修路、治水、建學校……他是個乾實事的人。這樣的乾部,不該困在一個小地方。”
林母接話:“他的心在更大的天地,我們懂。你還年輕,該跟著他往更高處走。”
“可是你們……”林薇與話未說完,就被母親打斷了。
“我們好得很。”林母語氣堅定,“超市生意穩定,身體也硬朗。你們隻管往前奔,彆惦記我們。”
林父往前傾了傾身子:“薇薇,你記住,去了京都,也要像在括州一樣,活出自己的價值。既明是棵大樹,你也要長成自己的風景。”
這時孩子醒了,揉著眼睛從臥室出來,迷迷糊糊地要找媽媽。林薇與把女兒摟進懷裡,小姑娘靠在她胸前,很快又睡著了。
林薇與低頭看著女兒恬靜的睡顏,想起這些年父母無私的支援——從幫忙照看孩子,到每次周既明加班時送來的熱湯熱飯。
“爸,媽……”她聲音有些哽咽。
林母擺擺手:“彆說那些見外的話。隻要你們過得好,我們比什麼都高興。”
十點多,周既明來接人。
他推開超市的玻璃門,看見嶽父嶽母和妻女都坐在客廳裡,溫暖的燈光籠罩著這一家子。
林薇與起身,把睡著的女兒輕輕交到他懷裡。在交接的瞬間,他敏銳地察覺到妻子眉宇間一直縈繞的淡淡愁緒,不知何時已經消散了。
“爸,媽,那我們回去了。”周既明小心地抱著女兒。
林父點點頭:“路上慢點。”
走出超市,夜風微涼。
周既明把女兒安頓在兒童安全座椅上,回頭看見林薇與站在車邊,仰頭望著夜空。
“怎麼了?”他輕聲問。
她轉過頭,眼底映著路燈溫暖的光:“沒事,就是覺得今晚的星星特彆亮。”
回山水居的路上,她一直看著窗外的街景。
這座她生活多年小城,每一條街道都承載著回憶。但此刻,她的心是前所未有的輕鬆。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