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過既明 033
山水居
又是一個週六,林薇與將周既明點名要她整理的材料仔細核對完畢,卻發現他並不在辦公室。問了魏鳴才知道,他人在山水居。
這個認知讓她微微一怔。
自己週六來加班,怎麼就下意識覺得他也一定會在?雖說前幾回週末加班他確實都在,可她有什麼好不適應的?
她搖了搖頭。
之前隱約就聽魏鳴提起,周既明很快就要從麗景佳苑搬出來,正式遷入市裡的山水居。好像是他自己一直沒鬆口,不知怎麼的,最近又突然同意了。
對那片傳說中頗為“富貴”的區域,林薇與不是沒有過好奇,隻是沒料到,“參觀”的機會竟來得這麼突然。
林薇與握緊手中的材料袋,站在他山水居住所的雕花鐵門外,深吸了一口氣。
她按照魏鳴給的地址來到這裡,小區門口的安保人員問明瞭來意。登記了她的身份資訊後,禮貌地開啟了側門。
站在這裡,可以清楚的看到院內,映入眼簾的並非想象中的金碧輝煌,而是一種沉澱的靜謐。
一條青石板小徑穿過精心打理過的草坪,通向一棟雅緻的灰磚二層小洋樓。
樓體看上去有些年份,但維護得極好,窗明幾淨,牆邊攀著幾株長勢正好的爬藤,透著一種不事張揚的底蘊。
這裡的環境與她偶爾路過看到的那些氣派嶄新的豪華彆墅區很不一樣,這裡的“貴”不在於表麵的光鮮,而在於這份獨享的寧靜、優越的位置和難以估量的地皮價值。
一位穿著素雅套裝、年紀約莫四十餘歲的女士來給她開了門,她臉上帶著溫和而得體的微笑:“林秘書是嗎?先生正在書房處理一點事,請您稍坐片刻,跟我來。”
林薇與跟著她一起走進屋內。
內部的裝修同樣讓她有些意外。
沒有閃亮的水晶吊燈,沒有晃眼的大理石拚花,也沒有任何看起來就價格駭人的裝飾品。
客廳寬敞,挑高足夠,光線透過乾淨的落地窗灑進來,顯得十分通透。
傢俱是沉穩的深色實木,線條簡潔流暢,牆上掛著幾幅水墨畫,林薇與不懂藝術,但也能看出筆力不凡,絕非裝飾市場批量購買的行貨。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檀香混合著書卷的氣息。
整個空間給人的感覺是極有品味、極有格調,甚至可以說有些“書卷氣”。
這是一種需要時間和底蘊去慢慢積累和沉澱的“世家”氛圍。
那位女士引她在客廳一角的沙發上坐下,輕聲問:“林秘書,您喝茶還是咖啡?”
“謝謝,給我一杯水就好。”林薇與儘量讓自己顯得自然些。
女士微微點頭,悄無聲息地退去。
很快,水端了過來,對方動作輕柔,儀態恭敬,放下茶杯後便安靜離開,全程沒有多餘的言語。
林薇與獨自坐在那裡,心裡暗自驚歎,這大概就是真正“大領導”的生活條件吧?和麗景佳苑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彆。
那時他一個人病懨懨地靠在沙發上,家裡冷鍋冷灶,連口熱水都要自己燒,顯得格外冷清甚至有些狼狽。當時她還覺得這位領導真是簡樸得過分,甚至有點不會照顧自己。
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切,她心裡那種隱約的違和感終於得到瞭解答。原來不是簡樸,而是之前根本沒動用真正的“配置”。
一種“原來如此”、“這才對嘛”的感覺油然而生。
像他這樣的人物,怎麼可能真的獨自一人窩在那個普通小區裡無人問津?
之前的種種,或許隻是某種低調的暫時狀態。
而眼前這幅景象,才更符合他背後所代表的那個世界的真實模樣——一個擁有雄厚資本背景的“官後代”理所應當的生活。
她正兀自出神,樓梯上傳來腳步聲。
她抬頭,看見周既明一邊講著電話一邊從樓上走下來。他穿著居家的深色針織衫和長褲,比平日少了幾分嚴肅,卻依舊身姿挺拔。
她馬上站起身。
電話那頭的人,不知在絮絮叨叨地說著什麼,一時沒有停下的意思。
周既明聽著,目光卻落向林薇與,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他走到她附近的單人沙發坐下,繼續聽著電話,卻忽然像是無意般,朝她抬了抬手,示意她將材料遞過來。
她迅速將檔案袋輕輕放在他手邊的茶幾上,下意識地低聲說:“書記,材料都整理好了,重點部分做了標記。”
她的聲音不大,但在安靜的客廳裡卻足夠清晰。
電話那頭的絮叨果然瞬間停頓,一個略顯驚訝的女聲透過聽筒傳了過來:“既明,你那邊有客人?”
周既明嘴角微不可見地揚了一下,語氣如常:“嗯,單位同事送份材料過來。媽,我這邊有點事,先這樣,晚點再打給您。”
那頭又叮囑了幾句,這才掛了電話。
周既明將手機擱在茶幾上,彷彿終於耳根清淨般地輕輕籲了口氣,這纔拿起那份材料,看向林薇與:“辛苦你跑一趟,週六還讓你加班。”
他沒想到她會直接找到這裡來。
剛剛一直在打電話,看到魏鳴留言時,她已經快到了。
說來也怪他自己——之前是他非要堅持讓她親自來交這些材料。
她不是不能來山水居,隻是原本沒想讓她這麼早來。
怕她到了這兒,難免會多想。
畢竟,時機還沒成熟。
想必此刻,她已經多想了。
“應該的,書記。”林薇與忙說。
他翻開材料,迅速瀏覽著她標注的重點,點了點頭:“整理得很清晰。”
他抬眼看了看她麵前的白開水,很自然地問道,“怎麼隻喝水?喝茶嗎?”
“不用麻煩,我這就……”他的茶文化,她真喝不來。
她是個俗人,一杯白開水就夠了。
“不麻煩。”他已經抬手示意了一下。
方纔那位女士很快端來了兩杯熱茶,輕輕放在他們麵前,又悄無聲息地退開了。
林薇與並不知道,那位女士離開後不久,就接到了周既明母親的電話。
負責照料周既明日常起居的那位女士——實則是從京中老宅來的老人——正握著手機,壓低聲音,恭敬卻詳儘地彙報著:
“是一位姓林的女同誌,看起來二十多歲……是的,是先生的秘書……人很規矩,給先生送檔案來……先生留她坐下說話了……”
電話那頭,遠在京都的周夫人靜靜地聽著,目光若有所思地望向窗外。
她瞭解自己的兒子,他從不輕易讓人踏入他的私域,尤其是異性,尤其是在週末。
這讓她不由得除夕夜那晚兒子那聲幾不可察的“嗯”。
會是這個姑娘嗎?
客廳裡,周既明將材料合上,放在一旁,並沒有立刻讓她離開的意思。
他端起茶杯,吹了吹熱氣,狀似隨意地問起材料中提到的某個資料來源。
林薇與一一作答,心裡卻隱約覺得,他問的這些問題,似乎並不急於在這一刻、在這個地方得到答案。
魏鳴的到來猶如及時雨,眼見兩人顯然有要事商談,林薇與本就隻是來送材料,任務已完成,便適時地起身告辭。
-
週一上班後,林薇與整理著檔案,山水居裡的景象仍在腦海裡揮之不去。
恰好魏鳴回辦公室,她猶豫了一下,還是沒忍住,帶著幾分恰到好處的好奇輕聲問道:“魏秘,週末去周書記那兒送材料,發現山水居那環境真是不一般。”她頓了頓,像是尋找合適的措辭,“特彆安靜,也……很有味道。和麗景佳苑完全不一樣。”
魏鳴聞言,瞭然地笑了笑,彷彿早就料到她會這麼問。
他放下檔案,語氣平常地接話:“是啊,周書記之前住麗景佳苑就是過渡下。山水居嘛,是他家裡近期找人給他置辦的,他之前沒去住。最近家裡長輩唸叨多了,他才搬過去。”
很隨意的一段話,卻資訊量十足。“家裡置辦”、“家裡長輩唸叨”……這些詞句輕描淡寫,卻清晰地勾勒出一個來自京都的、擁有深厚底蘊的家族背景。
那處令人驚歎的房產,對他而言,似乎隻是他們家族的一份尋常資產。
“這樣啊……”林薇與恍然,心裡那點關於“是否符合規定”的隱約疑慮徹底消散了。
是私產,那就與他的職務無關了。
魏鳴像是開啟了話匣子,又隨口多說了兩句,語氣裡帶著一種見慣不怪的平淡:“周書記家裡規矩重,老一輩總不放心他一個人在外,覺得有人照顧著才行。其實他自己倒嫌麻煩,之前才一直躲清靜。現在好了,張姨他們也來了,飲食起居總算有人細心打理,我也能少操份心。”
聽他這麼說,想來之前麗景佳苑的一些物資采購,都出自眼前的魏鳴之手,難怪,冰箱裡會有雞蛋、番茄這些東西…
他口中的“張姨”,顯然就是週六見到的那位氣質素雅的中年女士。
而“飲食起居有人打理”、“家裡規矩重”這些說法,進一步印證了林薇與的猜測——周既明所享受的細致入微的生活服務,源於家族的長期安排和關懷,是一套獨立於公務體係之外的、運轉多年的私人保障。
“難怪感覺那麼不一樣。”林薇與點頭附和,心裡最後一點訝異也落回了實處。
原來不是突然的待遇提升,而是某種常態的回歸。
他之前獨居在麗景佳苑生病無人照看的狀態,反而更像是一種短暫的、刻意的“例外”。
通過和魏鳴這番看似閒聊的對話,林薇與得到了清晰的答案:周既明優越的生活條件,其來源是家族的支援與傳承,而非其職務所帶來的特權。
這是一種深植於血脈中的、世代沿襲的資本與生活方式,與他手中的公權力有關聯,卻並非直接源於此。
這種認知,讓周既明在她心中的形象變得更加複雜立體起來。
他不僅僅是那個在辦公室裡運籌帷幄的周書記,更是一個背後站著龐大家族網路的“官後代”。
他的權力,不僅僅來自組織賦予的職務,更與他身後所代表的那個無形而強大的網路息息相關。
這種認知,讓林薇與在敬畏之餘,又生出一種難以言喻的距離感。
他在京都的背景具象化了,
她和他,終究是來自兩個截然不同世界的人。
所以,那些小心思,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她自己臆想出來的他對她的,都未免有些不“禮貌”了!
她深呼了口氣,小心翼翼地將這份驚歎收斂好,輕笑了一聲,不再多想,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工作上。
但那個二層小洋樓裡的世界,已然在她腦海裡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