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夫要照顧寡嫂,轉頭嫁他堂哥 063
豆製品被退貨
顧長安昏迷,就沒有辦法去派出所幫顧長喜洗脫罪名。
劉春梅想說他是裝的,被顧建設使眼色阻止,讓她先回家,自己跟著去醫院。
劉春梅已經來回好幾趟,實在是累了,叮囑兒子,等顧長安醒來後,一定說服他幫丈夫。
顧建設說:“媽,你放心回去休息,我絕對不會讓爸有汙點。”
陸桂芬翻了個白眼,伸手掐了一下平板車上的顧長安。
顧長安痛得嘴角抽搐,但是並沒有醒過來。
……
到了醫院門口,顧長安醒了過來。
顧建設立刻撲到他麵前:“二叔,你終於醒了,快跟我去派出所!”
顧長安一把推開他:“你是誰?”
顧建設一臉懵圈:“二叔,你怎麼不認識我了,我是建設。”
顧長安想了一下,突然捂著頭,痛苦道:“我的頭好疼。”
陸桂芬推開顧建設,過來扶著顧長安,又讓顧小西去找醫生。
醫生根據顧小西的講述,推測顧長安頭部受到撞擊,輕微腦震蕩,沒什麼大礙,回去好好休息就行。
顧建設很著急:“醫生,二叔什麼時候才能恢複記憶?”
醫生說:“這個不好說,快的話三兩天,病人的情況並不嚴重,沒有忘記家人,很多事情都能記得,對他的生活沒有影響。”
對他家有影響呀。
二叔唯獨忘了關於他家的人和事,怎麼替父親擺脫罪名。
顧建設急得團團轉,哀求醫生讓顧長安恢複記憶。
醫生說:“患者被某些人和事傷害,會選擇性地遺忘,這是一種自我保護,你越是催促,他越是不願意回想起來。”
完了,父親這回攤上事了。
顧建設整個人都垮了下來。
……
回去的路上,顧建設一直不停地說話,企圖喚醒顧長安的記憶,顧長安嫌煩,用手堵著耳朵。
到了家裡,陸桂芬攔著顧建設,不讓他進屋,說顧長安要休息。
第二天,謝心悅回來,帶回來一張報紙。
顧小西拿過報紙,看到上麵的內容,驚出一身冷汗。
對顧長安說:“爸,還好嫂子深謀遠慮,這事都上報紙了。
隔壁村有個人,跟您的情況一樣,也是被親戚騙去賭博,這人為了親情,去派出所說自己是自願賭博。
結果,被關了一天,罰款並批評教育,他家親戚因為沒有參與賭博,啥事沒有。”
顧長安聽了,臉都嚇白了。
謝心悅說:“我今早打聽到訊息,這人回去後,親戚立刻拿著欠條上門要賬。
因為欠條上有他按的手印,現在兩家人還在派出所掰扯不清。”
顧長安麵露恐慌,急忙問:“那張欠條你撕了沒有?”
謝心悅點頭:“我昨天就交給了公安同誌,公安已經確認了是大伯的筆跡,上麵沒有您的簽名和手印,借條無效。”
顧長安聽了,這才放心下來。
心中暗暗做出了一個決定。
……
顧長喜被關了三天,交了罰款才放出來。
這期間,為了籌錢,顧建設來找顧長安借錢。
顧長安都以不認識他為由,拒絕借錢。
也不承認顧長喜是自己的大哥。
顧小西把報紙在村裡傳閱,村裡人都知道了顧長喜夥同外人,對顧長安設局。
不管顧長安是否真的想不起大哥,村裡人都能理解。
這種人不斷絕關係,難道留著再害自己一次嗎?
……
顧長喜被關三天,丁小娟又生氣回了孃家,顧建設沒錢,也沒有精力顧著豆腐店。
家裡欠了那麼多外債,短時間想要翻身,困難很大。
馬小蓮開始想辦法賺錢。
很多流動小販從謝家批發豆製品出去販賣,批發50斤豆製品,每天能賺1元錢。
若是不間斷,一個月有30元的收入,馬小蓮很心動。
兩家現在鬨成這個樣子,她如果去謝心悅家批發豆製品,估計謝心悅不會答應。
於是,她就請人幫忙,讓對方出麵批發豆製品,回來一人一半拿出去售賣。
剛出去賣了一天,豆製品全部賣掉,兩人都賺到了錢。
等到第二天的時候,對方不願意把豆製品分給她,讓她自己去批發。
因為謝家的豆製品非常暢銷,隻要出去一會兒的工夫,就能賣完,沒有必要把賺錢的機會分給彆人。
馬小蓮要是能自己批發,何必找外人。
其實她手裡有些錢,但她不會拿出來,沒道理讓她出力,還讓她出錢,最後得利的人卻是彆人。
沒想到三天後,劉春梅和顧建設來了,要繼續在小灣鎮開豆腐店。
……
今天有人退貨,批發的50斤豆製品全都退了回來。
謝心悅二話沒說就把錢退給了他。
進屋就把豆腐扔進了垃圾桶裡。
顧小西無比心疼:“嫂子,這些豆製品還沒有變味,放在冰箱裡,你要是擔心口感變了,不好批發給彆人,我會做豆腐乳,做好了可以留著慢慢吃。”
謝心悅說:“知道你是捨不得浪費這麼多豆腐,但是這些豆製品離開咱們的視線這麼長時間,誰能保證沒有被人動過手腳,賺錢雖然重要,也得有命享受。”
顧小西聽了,心驚不已。
……
一連三天,那個小販批發的豆製品全都退了回來。
到了第四天早上,謝心悅把錢退給他之後,又把秤的押金退還給小販。
小販說:“我還要繼續賣豆腐,秤我不退。”
謝心悅說:“連續三天,你一分錢收入都沒有,說明你不適合做這一行,可以考慮改行。”
小販急了:“我明天肯定能賣出去,再給我一次機會。”
謝心悅搖頭:“我願意回收賣不掉的豆製品,本意是想讓大家都能賺到錢,實在賣不出去也不至於虧本,但做生意都是為了賺錢,我希望是雙贏,畢竟我也投入了成本。”
其他的流動小販紛紛讚同:“是呀,謝老闆已經仁至義儘,給了你三天時間,你都沒有賣出去一斤豆腐,人家啥也沒說,總不能讓人家一直賠本給你去學做生意。”
“你老是賣不出去,萬一傳出謝家的豆製品不好,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意。”
“三百六十行,又不是隻有賣豆腐賺錢,你還是找點彆的事做吧。”
大家都站在謝心悅這邊,失去了長久的賺錢機會,小販無比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