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龍深處:梅州客家三百年 《客家秘境錄:十五處風景裡的故事》
《客家秘境錄:十五處風景裡的故事》
梅州的風光像一幅攤開的水墨長卷,人文的墨香與自然的綠意交織,在山水間暈染出獨特的韻味。不妨跟著腳步,一腳踏進這片客家秘境——
先踏足鬆口古鎮的騎樓間,青石板路被歲月磨得發亮,縫隙裡還嵌著些細碎的貝殼,據說早年這裡曾是商船雲集的碼頭。騎樓的雕花欄杆帶著南洋風情,有的刻著纏枝蓮,有的雕著葡萄紋,曆經風雨洗禮,木質的顏色已變成深沉的赭紅。沿街的老店鋪裡,客家阿婆坐在竹椅上,手裡編著竹籃,見人經過便擡頭笑一笑,眼角的皺紋裡盛著歲月的溫和。火船碼頭的石階被無數雙腳打磨得光滑,每一級都像在訴說當年的故事——這裡曾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石階上的凹痕裡,彷彿還能聽見行李箱滾輪的聲響、親友的叮嚀與汽笛的長鳴。中國移民紀念廣場的石碑巍峨矗立,上麵密密麻麻刻著移民的名字,有的字跡已模糊,有的還清晰可辨,一筆一劃都承載著背井離鄉的勇氣與牽掛。
轉身進了磐安圍圍龍屋,圓形的屋宇像個溫暖的擁抱,夯土牆厚重堅實,用糯米汁混合黃泥夯築而成,曆經百年風雨依然穩固。屋簷下的木雕透著客家人的巧思,“福祿壽”三星的浮雕栩栩如生,雀替上的花鳥紋樣靈動鮮活。陽光從天井漏下來,在青石板地麵投下細碎的光斑,幾隻燕子從橫梁下掠過,翅膀帶起的風拂動了懸在半空的燈籠。正廳的供桌上擺著祖宗牌位,香爐裡插著三炷香,青煙嫋嫋向上,在橫梁處打了個旋,彷彿在與屋梁上的木雕對話。偏房裡,幾位老人圍坐在一起,用客家話聊著家常,手裡的針線穿梭在藍染布料上,繡出一朵朵精緻的梅花。
黃遵憲故居“人境廬”藏在一片綠意裡,門楣上的“人境廬”三個字蒼勁有力,是主人親筆題寫。院子裡的池塘映著“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境,塘邊的芭蕉葉寬大如傘,雨滴落在上麵發出“啪嗒”聲,倒比車馬聲更添清幽。書房裡的書架頂天立地,擺滿了古籍與外文書籍,泛黃的紙頁上留著主人的批註,有的字跡娟秀,有的帶著急促的筆鋒,彷彿能窺見他伏案疾書時的模樣。榮祿。
五指石的丹霞地貌堪稱奇觀,五根石柱直插雲霄,分彆名為“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造型惟妙惟肖。棧道沿崖壁蜿蜒,有的地方僅容一人通過,腳下便是深不見底的峽穀,膽大的遊客扶著岩壁往前走,膽小的則貼著崖壁挪步,耳邊是山風穿過石縫的呼嘯。站在“拇指峰”頂端,能看見遠處的村落像撒在綠毯上的棋子,河流如銀帶纏繞,夕陽西下時,丹霞石被染成金紅色,彷彿整個世界都在燃燒。
陰那山的雲霧是出了名的靈動,清晨登頂,整座山都浸在雲海中,白茫茫一片,偶爾有山尖露出,像浮在海上的小島。靈光寺的古柏在霧裡若隱若現,一枯一榮的兩株柏樹相守千年,枯柏雖已無葉,枝乾卻依然蒼勁,與旁邊枝繁葉茂的榮柏形成奇妙對比。寺裡的鐘聲悠悠傳來,在雲霧中擴散,帶著穿透人心的寧靜。等雲霧散去,陽光灑在寺廟的琉璃瓦上,折射出七彩光芒,簷角的風鈴輕輕作響,像是在回應鐘聲的召喚。
泮坑水庫的水綠得像塊翡翠,沿著湖邊散步,客家文化長廊的石雕上刻著民俗故事:“客家山歌對唱”“打醮祈福”“釀豆腐製作”,每一幅都栩栩如生。風吹過竹林,沙沙聲裡混著遠處的鳥鳴,湖邊的長椅上,有老人在拉二胡,《客家山歌特出名》的旋律悠揚婉轉,讓人忍不住跟著哼唱。湖麵上的腳踏船慢悠悠劃過,船上的一家人笑著鬨著,驚起幾隻白鷺,翅膀一振,掠過水麵飛向遠方。
想找個地方放鬆?南壽峰的茶園與藥膳園相映成趣,田埂上的蒲公英被風吹散,白色的絨毛飄向藥膳園裡的何首烏、當歸,空氣中彌漫著草藥的清香與茶香。泡一壺本地綠茶,坐在觀景台的竹椅上,看夕陽落在遠處的山尖,把天空染成橘紅色,渾身的疲憊都隨著茶香慢慢散去。工作人員端來一碗藥膳湯,黨參、枸杞的味道溫和,喝下去暖乎乎的,從胃裡一直暖到心裡。
玖崇湖的親子樂園裡,孩子們的笑聲比陽光還燦爛。彩虹滑道上,尖叫聲此起彼伏,一個小孩剛滑到底,立刻轉身跑上台階,喊著“再玩一次”;動物區裡,小羊羔湊過來舔遊客手裡的青草,小兔子的耳朵抖了抖,引得孩子們陣陣歡呼。家長們坐在遮陽傘下,看著孩子追逐打鬨,手裡的冰飲冒著冷氣,偶爾聊幾句育兒經,時光過得慵懶而愜意。
逍遙穀的溫泉冒著熱氣,不同功效的池子藏在竹林或假山後,有的池子裡飄著玫瑰花瓣,有的則撒著艾草,藥香與水汽交織。泡在池裡,看周圍的綠植上凝結著水珠,聽蟲鳴鳥叫,渾身的筋骨都舒展開來。工作人員送來一盤客家釀三寶,釀豆腐、釀茄子、釀苦瓜,蘸著蒜蓉醬吃,鮮得舌尖都在跳舞。
鹿湖溫泉的園林一步一景,日式的枯山水與客家的圍龍屋元素巧妙融合,泡在溫泉裡,能看見遠處的山影與近處的紅燈籠,晚風拂過,燈籠輕輕搖晃,光與影在水麵上跳躍。晚餐的客家菜擺滿桌,鹽焗雞的皮金黃酥脆,梅菜扣肉肥而不膩,咬一口釀蛋角,豆腐的嫩、肉餡的鮮與雞蛋的香在嘴裡化開,幸福感滿滿。
華城水上樂園的浪濤聲裡,大人小孩的笑臉混著水花飛濺,造浪池裡,一**“海浪”湧來,人們尖叫著相擁或躲閃,水上滑梯的出口處,總有工作人員在接應,防止遊客嗆水。小吃攤的烤腸香氣撲鼻,咬一口,油脂在嘴裡爆開,與冰涼的汽水搭配,是夏日最熱烈的滋味。
梅州的這十五處景緻,就像十五顆散落的珍珠,串起了客家文化的根與魂——有圍龍屋裡的家族傳承,有學宮裡的文脈延續,有茶田中的生活智慧,也有山水間的自然饋贈。每一處都藏著故事,每一步都踩著曆史與當下的交響,讓人在走走停停間,讀懂這片土地的厚重與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