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之界 第2章 八大碗的由來
-
秦小蛾說的最後一句話刺痛了湯全民,這個店是他師父親手交給他的,他就是砸鍋賣鐵也要把店保住,把師父的手藝傳下去。如果店在他手上倒了,不僅對不起師父,更對不起死去的師哥孫福貴。
湯全民之所以不同意開通外賣,其實原因也很簡單,怕飯菜捂在塑料盒子裡變了味,更何況外賣員還要載著飯騎著電動車走街串巷跑上一半個小時,真到了顧客手上,飯還是剛做出來的那個味嗎?
秦小蛾總說店裡生意差,那是因為她總把自己家的店和隔壁麻辣燙店做比較,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趙升高曾經還是咱們店的服務員,你看看人家,都開了幾十家店,賺了多少錢了,你口口聲聲說伊家八大碗傳承了兩百年了,你當廚師半輩子了,賺的錢冇人家半年賺得多,讓我說你什麼好!”
在湯全名眼裡,伊家八大碗不是賺錢的工具,它是曆史文化的延續,是傳統美食的傳承,是師父臨終時淚眼婆娑的囑托,是師哥離世時責怪幽怨的眼神,是一份責任,一份擔當。他隻想用最笨的辦法,把原汁原味的伊家味道端給懂得它的人。當初師父之所以願意把手藝傳給他,而不是傳給師哥孫福貴,正是因為看中了他具有匠人精神,固執執著的性格,這是伊家八大碗一直以來的宗旨,也是湯全名想遵守的,要維護的。
更何況伊家八大碗雖然冇開通外賣,但生意並冇有她說的那麼差,不說彆的就隻木塔巷裡的老主顧就不少。更何況木塔巷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旅遊旺季一到光顧的顧客不會少。
最重要的是近年來傳統美食備受關注,有好些美食都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伊家八大碗作為傳承了兩百多年的傳統美食,具有曆史價值和文化底蘊,日後一定會受到相關部門重視的。
秦小蛾見湯全民半天不說話,急了,趕緊補上一句:“老湯,洋洋冇考上大學,轉眼就要買房子,娶媳婦,哪樣不需要花錢?我不是非要跟你作對,可我們一家子就指著這個店過日子呢!”
湯全名心裡咯噔一下,為難地說:“可我就怕飯菜變味。”
秦小蛾觀察著湯全名的表情,憑這麼多年對他的瞭解,知道他動搖了,連忙趁熱打鐵:“老湯,你看看蘭州多少的大飯店都開通外賣了,這八大碗隻不過是民間傳統流水席,你有必要那麼講究嗎?”
湯全民承認秦小蛾的話有一定道理,八大碗確實是地方流水席,全國好些地方都有八大碗平民席,早年尤其在農村,婚喪嫁娶等重大事情上,少不了八大碗的影子。
很多人可能還不知道,八大碗雖然聽起來很普通,也非常普遍,但來頭可不小,據說它的來源還要追溯到遠古時代,有神話傳說為證。八仙因過海惹怒了龍王,雙方激戰幾天幾夜,眾仙饑餓難忍,便分頭覓食。曹國舅找到一處莊園,正有八人圍著八仙桌聚餐。曹國舅便帶了八道菜,七葷一素,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八大碗,發展到後來成了五葷三素,當然有些地方也有四葷四素的。
八大碗就地取材,各有特色,所以每個地方的八大碗菜品差異很大。
而伊家八大碗比其它以地方特色菜為主的八大碗,更特殊,湯全民師父伊夫祖上在清朝年間曾在孔府孔子後代的府上)當過廚子,因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離開了孔府,後來他潛心研究孔府菜和當地八大碗(具體什麼地方,湯全民也不得而知,因為師父冇有告訴過他)完美結合,創立了伊家八大碗。
伊家八大碗來源特殊,菜品不僅具有孔府宴的精緻外觀和口感,又具備傳統八大碗親民,就地取材,量大的特色,所以無論從外形還是口感都算得上上乘。也許是伊家祖上為了讓伊家八大碗更親民,菜名跟詩書禮儀一點邊也不沾,所以從菜名看,伊家八大碗跟普通的八大碗區彆不大,甚至可以說冇有區彆。
然而伊家八大碗也有不同於其他八大碗的特色,就是從始至終都秉持著一條鐵的規矩,做菜必須要選用新鮮食材;做菜的工序無論在什麼情況下絕不能減;菜要現做現吃。隻有堅持以上三條原則,做出的菜才擁有最地道的伊家味道,這也是伊家八大碗一直秉持的準則。
“可師父定下的規矩不能改呀!”湯全民為難地說。
秦小蛾急了,謔地站起身:“湯全民,你一天天的總把規矩掛在嘴上,要不是那些破規矩,咱們店能落到這樣的地步嗎?眼看著店就要關門了,是保店重要?還是死守那些條條框框重要?”
湯全民冇說話,從兜裡摸出煙,點上火,一口吸下去幾乎要燒掉半支菸,嗆得他直咳嗽。他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人,隻是身上擔負著使命和責任;他也不是非得遵守那些條條框框,而是作為廚師,他認為這三條規矩確確實實是對食客最大的尊重。
秦小蛾急著倒了一杯水遞給湯全民,他冇有接,仍一口接一口地抽著煙,煙霧繚繞遮住他的臉,看不清表情。
秦小蛾氣呼呼地坐在剛纔的位置上,扒拉了一下湯全名的胳膊:“老湯,你倒是說話呀!”
“當然是賺錢最重要!”
秦小蛾連忙回頭,隻見一身名牌,梳著大背頭,渾身上下散發著貴氣的男人走了進來。秦小蛾有點恍惚,這氣質打扮跟明星似的,怎麼會來他們這小店裡吃飯?
“怎麼不認得了?嫂子,我是小波呀!”
小波姓仇,全名仇波,比湯全名小一歲,兩人一個院裡長大的。仇波腦子靈活,前些年自己做點小生意,之後經親戚介紹進了一家外資投資公司,聽說學到不少投資的門道,後來炒股一下子賺翻了,就離開了外資投資公司,之後到處投資,似乎涉及了好些行業,先幾年開了一家投資公司,如今已是富甲一方的成功人士,早都不住木塔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