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103章 沒有幾個不饞肉的
3月17日,今天終於放晴了。林鴻彬一大早開著拖拉機往縣裡趕,準備去彙報工作,養雞場搞起來了當然得彙報一下。
本來想早點去的,沒想被連續的雨天拖住了,就那破路,下雨天開車並不安全。
林鴻彬帶了一籃子雞蛋,4隻殺好的雞,還有一個雞籠,裡麵裝了6隻活公雞。裝樣子挑著東西去坐車太麻煩了,乾脆又借了村裡的拖拉機。
林場的人在吃香的喝辣的,當領導的天天還為一口肉愁呢。林場養雞情況領導們遲早都會知道的,不上交點像話嗎?李雲龍他都不敢這麼乾啊,所以帶些雞、蛋去彙報工作沒毛病。
況且,林場裡有“間諜”啊,還是5位。在林場,林巧玲她們第一次見了那麼多的雞,天天吃到不重樣的雞肉做法,還有翻著花樣的雞蛋做法,既新奇又高興,早就給長輩們寫信了,把林場的情況給透底了。
到了縣裡,找了個地方把雞蛋和雞放在車鬥裡,突突的開進機關院子裡,門崗看著車鬥裡的東西,看了證件後很給麵子的放行了。
今天主要是養雞的情況的彙報,向蔡德海彙報就行。
這一見麵蔡副書記就直接來了一句:“聽說你把古邑公社的食品站給端了?”
“領導,這事都彙報您這兒了?我們林場可都是受害者啊,打掉他們的是人民,是領導們為民除害,我們隻是去賣雞的。”這事不能認,這可有點越權了,犯忌諱。
“行啦,彆耍嘴皮了,說說今天來這裡乾嘛。”
“領導,這是蟲子養雞試驗的詳細資料,請您審閱。我去我們大隊三個生產隊換了一大批的成雞,現在我們林場養了公雞1100餘隻,母雞1400餘隻,這不公雞有點多了,請求縣裡給解決一部分,我們也順便還給鄉親們一部分費用。”
“你們能養這麼多的雞?”
“試驗嘛,資料當然要全麵一點,也要壓壓看底線在哪裡,所以就換了多一點。按現在的情況看,還能再養一些。”
“現在縣裡都缺肉,你們這算是解決了縣裡的燃眉之急。我讓人安排去你們林場去處理。”
“謝謝領導,今天把工作成果也來了,需要你驗收。”
“什麼工作成果?”
“一籃子雞蛋,10隻雞。”
“哦~!那我得去看看。”
說完就要起身,就算是當了領導也饞肉啊,機關食堂這裡也不是天天有肉的。
清源縣是種甘蔗大縣,相應的種糧食的地就少了,在缺糧的情況下,豬雞鴨鵝養的就少了,縣裡的養豬場規模也不大,所以每個月的肉票就是那可憐的幾兩,領導也就稍微的多一點而已。
林鴻彬趕緊攔住急著去看工作成果的蔡副書記。
“領導,請稍等,我這還有一個私人的事情需要領導批準。”林鴻彬遞上結婚申請。
蔡德海邊看結婚申請邊說道:“結婚申請?你24周歲了,是該結婚了,作為乾部,有一個穩定的家庭很重要。對方是個知青啊,還有你們長輩的簽字?既然你們雙方長輩都簽字了,就走個流程。但政審還是做的,通過後相關部門會開具結婚介紹信寄給你。到時候你和你愛人拿著結婚介紹信去民政局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你等通知吧。”
兩人到樓下時,拖拉機旁有人在參觀了,看到蔡德海紛紛打招呼。
蔡德海先翻開籃子,撥開鋸末。
“你這雞蛋怎麼這麼大,長的跟鴨蛋似的?”蔡德海拿起一個雞蛋,在手上顛了顛,然後又放回去。
“雞比較大一點。”林鴻彬從袋子裡扯出一隻殺好的雞,遞給蔡德海。
“好大的雞啊!”旁邊有人驚訝的道。
蔡德海拎過雞,看了看,腿粗體壯,拎了拎,還挺沉的。對旁邊的一位年輕人道:“小鄭,你去廚房拿秤過來秤一下。”年輕人轉頭就向食堂跑去。
“小林,把活雞放一隻出來看看!”蔡德海又對林鴻彬道。林鴻彬開啟籠門,抓了一隻公雞出來。
公雞羽毛油亮,色彩鮮豔,尾羽高聳,雞冠雄壯,雞腿粗壯,散發一種威猛的氣息。
“這雞養的好啊!”背後突然傳來一個略帶磁性的聲音,說的是普通話。
“張書記好!我給你介紹下,這位小夥是青雲山知青林場的場長林鴻彬同誌,今天帶著工作成果來彙報了。”蔡德海也用普通話介紹了林鴻彬,周圍也是一陣問好聲。
“鴻彬同誌,這位是張寶言書記。”這位也是軍區下來的,從軍代表轉縣黨政一把手的,現在整個地區都是黨政一元化管理的,林鴻彬在“批林”的會議上見過他。
“張書記好!”林鴻彬手上正抓著公雞,不知道該不該放下,有點手忙腳亂的。
“你就抓著。你們林場雞養的真精神,怎麼養的。”
“報告書記,我們在做蟲子養雞試驗,這是我們第二階段試驗的成果。”
“蟲子養雞?”張書記疑惑的轉頭望著蔡德海。
“嗯,當時他們提了試驗要求,我給批了,今天來交任務來的,看成果還是不錯的。回頭我再向你彙報。”
小鄭拿著秤回來了,廚房的師傅也過來看熱鬨了。與林鴻彬一起把四隻殺好的雞稱了,5斤1、5斤2、5斤、5斤2,這是全淨膛雞,加上毛羽內臟都在7斤半往上了。
這些雞都是村裡換的雞,但在空間裡養了40天,在林場也吃的飽,隻隻膘肥體壯的。
空間裡長大的雞個頭更大一些,先留著,第一次不能給太好的,不然下次沒驚喜了。
張書記拍了拍林鴻彬的肩膀,留下一句“養的真不錯”,然後走了。
“小鄭,黃師傅,你們把這些拿去廚房,中午我們也試下這蟲子養的雞的味道。”
小鄭和黃師傅臉帶喜色的開始搬雞,其他圍觀的人也喜滋滋的抬著雞蛋一起去食堂了。
這年頭,沒幾個不饞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