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 第217章 元旦之後忙領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217章 元旦之後忙領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月5日開始,林鴻彬開始不斷的參加縣裡的各種會議:縣委會議、年終總結會、甘蔗渣飼料推廣會、各種表彰會、新年工作計劃會等等。

“今年給你們定的任務比較簡單,就兩字:孵蛋。每月雞苗隻、鴨苗隻,鵝苗6000,其他的暫時不做要求,自由發揮,但其他知青單位的需求要儘快滿足。”蔡德海代表縣革委給青雲山知青林場下任務。

“保證完成任務。”

“自由發揮是有代價的,你們林場利潤的7成要交給縣裡,由縣裡統籌。”

“領導,我們林場開銷大,到時候還要建實驗室,買實驗器材,留給我們林場的能不能放寬點?”

“這是命令,沒得商量。就你們留利潤的三成已經讓很多單位眼紅不已了,你們不怕被彆人盯上就多留點。想要建實驗室、買實驗器材你們就想辦法多掙點。”

青雲山知青林場每個月1萬隻雞出欄就有4萬左右利潤,加上鴨鵝和其他的,暫時成了清源縣純利潤第二的單位,其它單位那是真的眼紅。

沒辦法,作為戰鬥前線的清源縣,確實沒幾個像樣的工廠,重要的廠子都在後方。

在計劃體係之內,有錢的單位更少了,很多時候隻有在發工資的時候才能見到錢。

青雲山知青林場是事業單位,縣裡也沒把林場的大部分事務都納入計劃體係,明顯是把林場當做小金庫使用了。

領完任務,還是各種會。

隨著時間的推移,林場辦公室牆壁上的獎狀越掛越多。

縣革委會頒發的“清源縣1972年度生產工作模範單位”、“清源縣1972年度上山下鄉工作模範單位”、“清源縣1972年度學習教員思想模範單位”、“清源縣1972年度學習教員‘5.7指示’模範單位”;

武裝部頒發的“清源縣1972年度民兵工作先進單位”;

林業管理局頒發的“1972年度優秀林場”;

團縣委頒發的“1972年度共產主義青年團工作先進單位”;

等等一大疊的獎狀。

在縣裡的農業局年度會上,林鴻彬還看到一個熟人,海邊南嶼生產隊的蔡隊長,養海蝦對解決漁民問題是一個好思路,所以也受到表彰。

蔡隊長看到林鴻彬,直接行了個軍禮,林鴻彬趕緊還了禮。

“蔡隊長,你這把我嚇一跳啊。今年成果怎麼樣?”

“還不錯,今年試養很成功,已經繁育了一大批蝦苗,明年準備要擴大規模了,縣裡已經給批了。”

“那恭喜了,美好生活指日可待了!”

“謝謝林參謀的指點。有空時去我們生產隊做客,去指導下我們的養殖。”

“指點談不上,但有空時肯定會去的。”

縣裡的獎狀領了一遍後又到地區再領一遍。

蒲陽地區革委會頒發的“蒲陽地區1972年度上山下鄉工作模範單位”、“蒲陽地區1972年度學習教員思想模範單位”;

軍分割槽頒發的“軍地合作先進單位”;

蒲陽地區農業管理局頒發的“蒲陽地區1972年度科學技術進步先進單位”等等。

黃鎮山憑借編輯多本技術手冊,被蒲陽地委評為“蒲陽地區72年度學習教員思想工作積極分子”。

張鈺琪憑借在多地推廣技術手冊被團地委評為“蒲陽地區72年度優秀基層團乾部”。

郭子好被評為“蒲陽地區上山下鄉工作先進個人”、蒲陽軍分割槽優秀基乾民兵。主要工作有編輯《清源縣青雲山知青林場管理手冊》,全縣民兵比武大會個人專案總分第一等。

作為林場負責技術方麵的邱明林,被蒲陽地區農業局評為“蒲陽地區農業科學技術進步先進個人”。主要貢獻有:作為清源縣青雲山知青林場的技術總工領導並參與該單位所有技術工作。

陳斌被被蒲陽地區農業局評為“蒲陽地區獸醫工作先進個人”。青雲山知青林場編輯的各種養殖手冊上都有他的名字。

黃逢乾、王誌成、徐秋英三人被蒲陽地區革委會評為蒲陽地區上山下鄉先進標兵。全地區共10個標兵,青雲山知青林場這一小單位直接拿走三個。

林場在9月份之前的知青都被縣革委評為清源縣上山下鄉優秀分子。

至於省裡的和更高階彆的獎勵,一月份還太早了,還得再等等,林鴻彬在縣裡、地區沒有個人獎項,應該是上報給更高階彆了。

青雲山知青林場原來是個小林場,卻領了好多個農業部門的獎勵,這場景讓人覺得有一點不和諧啊。

在林場忙著領獎的同時,休養的老同誌也陸續的返崗了。

陳建思、林智理進了黨校,他們在林場開的各種禮儀課不僅林場的知青喜歡,縣裡也希望兩位老同誌去黨校給黨員們補上這一知識。

徐國宥則被調去負責新建的細菌培養廠,也成了廠長。

由於不是同時返崗的,林場的歡送晚宴都搞了好幾次。

老同誌們教了林場的知青們不少的人生經驗,這些是無法估量的財富。老同誌也是收獲不少,把身體養好就是最大的收獲,加上這一段時間的思考、整理和總結,個人的思想都升華不少。

老同誌和林場算是互利共贏吧。

林場的幾位領導忙著領獎,林場的工作也沒停下,第一任務是製作熏鴨、臘鴨、板鴨等。

縣裡需要一批,糖廠需要一批。而且這馬上要過年了,林場不得趁機掙一點?最近幾台脫毛機白天一直轉個不停。

既然甘蔗渣飼料試點成功,地委、地革委的行動很迅速,立即安排數個小組來清源縣考察學習,青雲山知青林場也被安排了3個小組:孵化小組,雞鴨鵝養殖小組,野豬、雜交豬、山羊等動物養殖。

學員來自蒲陽地區其它有糖廠的縣,共21人。

還好老同誌們離開了,現在林場的宿舍夠用了。

鴨子弄好後,委托糖廠的車隊給縣裡送了3000隻鴨子,熏鴨、臘鴨、板鴨各一千隻,另加了50隻熏鵝。

給糖廠送了2000隻熏鴨、10頭野豬。第二天糖廠回了好幾袋白糖、冰糖和一堆的票。甘蔗渣不太好燒火,煙大,但這樣子太適合煙熏東西了,所以林鴻彬比較喜歡做燻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