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 第43章 適合現在林場的菜譜還真的不多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43章 適合現在林場的菜譜還真的不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林鴻彬沒參與知青們的討論,他回了宿舍,直接把門串死了,然後帶小狗一起進入空間,也不管晚上有沒人找他彙報工作。

這場長當的,不比沒有強多少。

先餵了小狗、野豬和竹鼠。五隻小雞已經長了不少羽毛了,到處跑,到處吃菜葉、吃草籽,都不用餵了。

感應下蚯蚓的情況,這一週時間過去了,空間裡算是70天了,很活躍,也多了好多,這是好事情。

又弄了幾個土坑,整了一些草和菜葉,弄碎混在泥土裡,把蚯蚓分一些進去養。

多坑養殖蚯蚓數量增長的更快些,等蚯蚓再多一些一部分就可以喂魚、喂雞了,田裡也需要放養一些,改善改善土壤。

今天弄進來的石頭夠多的,那就給空間改造改造,這些石頭都比較規整,應該很好堆砌。

剛進空間那會正是空間裡的黑夜,那就先休息一會,醒來之後先是給把遊泳池挖深挖寬,底下鋪一層石頭,四周也用石頭砌起來。

有了石頭的相隔,遊泳池看著舒服多了。

在西邊的溪流上遊切了個小分水壩,分水壩分了兩條水,其中一條下接過濾池,過濾池裡用木炭做濾料。

過濾池下遊用暗渠引到房子旁邊,在房子的旁邊再弄了個過濾池。這水是要做飲用水的,所以在濾池下方用石頭砌了個取水池。

取水池下方又砌了洗菜池和洗衣池,最後水又流回溪裡。

以後自己喝的水就用空間裡的水了。

又用石頭在取水池附近砌了燒烤灶、石桌、石凳,一切都是為了吃好、喝好,用好!

這些一弄好,頓時在空間裡加了不少生活的氣息。

改造好西邊,接著規劃養殖區了,把養殖區移到東麵的山腳下。

先給竹鼠搭窩。怎麼科學的搭窩林鴻彬不會,但他在東邊的靠著山腳向山體切了三米左右,橫向切了20米左右,然後用石頭隔斷,繼續隔成一個個寬一米的細長石頭小單間,然後用泥土回填大半,再用石頭蓋上,留了一小半的空窗。

又扔進一些乾草、竹子,接著把竹鼠扔進去,讓竹鼠自己去挖洞,自己住的窩自己弄。為了給竹鼠補充營養,特地挖了一些地瓜,砍了一些甘蔗扔進新修的隔間裡。

靠溪的那一側開了個小孔,把水引進去,作為竹鼠的飲用水。

竹鼠養殖區改造完成。

在竹鼠養殖區的下遊,照樣靠著山腳向山體切了三米左右,每隔三米做一個隔間,每個隔間再向山體裡掏一個洞,做成一半是嵌入山體洞穴一半是露天的野豬圈,再把水引進豬圈。

總共做了20個野豬圈。然後把野豬都移過去。有洞有水有天空,這野豬也算是住上彆墅了。原來全露天的野豬圈就用來堆肥了。

在竹鼠洞穴的對岸,用竹子搭了一排的雞窩,把5隻雞抓進去關一關,適應下雞窩的環境。雖然現在隻有5隻雞,但隻要弄到雞蛋,很容易的讓雞成群的嘛,自己家裡就有雞蛋,找個時間回家拿一些。

在野豬圈下遊直接弄了兩個池塘,池塘與溪相通,這是準備養鴨、鵝的,可不敢把鴨、鵝養在湖裡,淺水灘現在都是魚苗、蝦苗、蟹苗,放養鴨鵝那不是全完蛋了。

池塘周圍撒了蘆葦的種子,蘆葦長大後會形成一道天然的籬笆。

最後,給四頭單過的小麂也挖了山洞,還貼心的扔一些乾草,兩頭母麂應該懷孕了,住山洞裡安全感更好一些。

在空間裡,設定好出空間的時間,讓係統助手小青提醒。然後天黑了就休息,天亮了就乾活,一點也不耽誤。

第一批試種的小麥、高粱、玉米等基本成熟了,比預估的要快一些,現在得弄晾曬的地方了。雖然直接收進倉庫也不會變質,但過濕會影響去皮、打粉等,所以還是要晾曬的。

誰叫這空間不夠智慧呢,無法一鍵操作,大部分還是要靠人去控製。

林鴻彬直接在倉庫前整了一片平地作為晾曬場,然後去收割小麥、高粱、玉米等。

等林鴻彬開始用意念操作時,才發現整個種植流程,最後收獲階段的工作纔是最累人的,脫粒、平鋪晾曬、處理秸稈都很耗費精神力,特彆是脫粒,乾一會就得休息。

現在隻收獲了一點點,以後多了怎麼辦,會不會把自己累死?

還是用最原始的人工收割、打粒、挖掉秸稈根在平整土地的流程?如果用原始的人工方法,那效率就低了很多,一個人累死了也種不了多少東西。

休息一陣後,開始考慮林場的事情。

有了酸菜魚的引子,菜譜可以慢慢的放出了,不過要適合現在的林場:一是大鍋煮菜,每人都要吃到,不患寡而患不均,在這最講平等、平權的年代,要的就是一個雨露均沾。

二是要有材料,在這物資匱乏的年代,還在一個交通不便的山溝溝裡,能有啥物資,隻有自己種自己養靠譜,要不領導為什麼要找你談自力更生?

到了石桌旁,把水煮魚、酸菜魚的完整菜譜寫了出來。

想了想,又寫了一些不是南方傳統的泡菜、醃菜的做法,還有幾個蘸料汁的做法,現在的飲食沒有質量,那就多搞點花樣,花樣一多了,至少會讓人的心裡愉悅一些。

林場裡都是南方人,南方的傳統泡菜、醃菜多少會一些。

林鴻彬也想不出還有什麼菜譜適合現在的林場。現在林場還沒土豆、西紅柿,等空間種出一茬了就可以弄點種子在林場種植了,那樣菜品可以多好多種。

雖然南方濕熱的環境種不好土豆,但至少能種不是,而且這山區的旱田也可以很乾冷。

冬天就很乾冷,重生前,南方很多地方種土豆都是冬種春收的,到時候也可以在林場試一試,要是成功了也是大功一件。

石磨取來了,過幾天工具齊了就可以可以做豆腐了,豆腐類的菜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很適合大鍋菜,等豆腐做好了又可以弄幾個菜譜出來。

現在還缺油,少肉,適合現在林場的菜譜還真的不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