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89章 你很不對勁啊
與此同時,省報編輯部。
“付主編,您看一下這個。”
一位編輯遞給副主編付正偉一封信,付正偉看了信封,把寄信單位讀了出來:“清源縣青雲山知青林場。”
信封是拆開的,付正偉掏出信件快速瀏覽一遍,信的內容是該林場的知青們認真學習教員思想,領會、踐行教員指示,在各級領導的指導下,兄弟單位的協助下,發明瞭一個劈柴器,簡單高效實用,為此受到上級部門的嘉獎,上級部門已對此工具做了推廣,頗受好評。
“這個可以啊,大規模的上山下鄉已經三年了,東北、西北和西南的知青們乾的是轟轟烈烈,出現了無數的英雄事跡,湧現出無數的優秀代表。
但在我們東南這個地方,卻一直沒有什麼典型,這個可以關注一下,有後續發展的話就派記者跟進。”
“我也覺得可以。”
“這事確認了嗎?”
“這不正要向您請示,可以登報的話我就馬上打電話確認。”
“嗯!”付正偉思考了一會:“可以作為上山下鄉的資訊登報。”
“收到,那我現在就去確認。”
林場這邊。由於前一段時間下了幾場雨,旱田鬆軟很好犁,下午三點左右就犁完了,但林鴻彬還是讓叔公喂好牛再走,他今天弄了好幾捆草出來,牛一聞到這青草氣息就走不動了,一副不吃完就不走的氣勢。
看來動物對空間的物質更敏感,隻是給的太多了,牛啃到傍晚了草還剩兩大捆,最後是給牛打包帶走了,這空間裡生長的草可不能浪費了。
晚飯後,林鴻彬找到祝曉燕:“我今晚出去弄點野味。”兩人在林場裡表現都很正常,但兩人明麵上的交流多了,林鴻彬去辦什麼事都會告訴祝曉燕一聲。
有了不會過日子的廠長,每天都吃肉,不會像去年那樣一塊肉吃好幾天,所以林場的肉消耗的很快。
對林場的知青來說,林鴻彬這個場長其他的可以不用管,隻要經常弄些獵物來,再偶爾搞個新菜,林場就能保證平安又有活力,現在知青們的第一需求已經從吃飽飯升級為天天有肉吃。
“要不要找兩個男戰友跟你一起去?”祝曉燕也知道關心一下林鴻彬了,以前可不會提這個的。
“不用,那樣我還要照顧他們,打獵可不是乾農活。”
“好吧,小心點,注意安全。”
林鴻彬揮揮手,表示收到!然後找了個地方進入空間乾活。
今天準備試一試殺野豬,找頭小的來試,太大的怕搞不定。在湖邊弄了個台子,控製一頭百來斤的野豬放上去。
在看了幾次郭師傅殺豬的錄影後,用意念控製住野豬不讓亂動,然後掰起豬頭,朝野豬咽喉捅去,鮮血一下就噴了出來,讓準備不足林鴻彬被噴了一身豬血,這是角度沒把握好,節奏也沒控製好。這次豬血也沒收集,直接放進湖裡喂魚了。
然後手忙腳亂的燙毛、刮毛、破肚,清理內臟。忙了好幾個小時後總算是在空間裡搞了野豬肉燒烤。這一餐吃的是心滿意足,自己殺的豬就是鮮。
這隻殺一頭豬怎麼可能掌握殺豬技巧,得繼續鞏固啊,又抓了一頭百來斤的公野豬過來,白刀子進,紅刀子出,這一次沒有被噴到豬血,有進步。
這感覺來了,再搞一頭大一點的來試試,這次是一頭兩百多斤的野豬,同樣的步驟,同樣的結果,這算是基本掌握了殺豬技巧了,以後天天都有豬肉吃了。
把野豬處理好後送進倉庫保鮮,結束殺豬的實操,這生活技能又掌握了一項。
第二天清晨時,弄了兩頭兩百來斤的野豬回到林場,照樣準備給鄉親們1頭。知青們已經習慣了場長扛獵物回來,但是看到又是兩頭大野豬時,還是興奮異常,都來圍觀,這200來斤的野豬能保證一週都有肉吃了。
“子好,等你吃完飯就去把師傅請過來殺豬,中午就吃肉。”
這下知青們更是激動了,全身上下都有勁了,大喊:“場長萬歲!”。
這早上殺和下午殺還是有區彆的,早上殺野豬,今天就能吃到兩頓豬肉了。
祝曉燕站在餐廳門檻邊,滿臉笑容的盯著林鴻彬。
陳彩霞看不下去了,使勁的拍了祝曉燕的屁股:“你發癡啊!嗯,手感真不錯!”
“呀,你要死啊,嚇我一大跳!”發癡的祝曉燕不計較陳彩霞耍流氓的行為了。
“叫了幾聲都不應,你很不對勁啊,快進來幫我燒火。”
鄉親們收到野豬也是興奮不已,同樣的有幾個人也是心裡癢癢的,約好等不忙的時候上山搞上一波,沒有槍了,還有傳統手藝啊。
這不林勇峰就找過來了:“鴻彬啊,你最近經常上山,山上現在是什麼個情況?”
“大叔公,我不知道以前是什麼情況,但我進山這幾次沒看到猛獸了,野豬、麂子、兔子之類的倒是挺多的。”
“那你是怎麼抓活的?用陷阱嗎?還是套索?”
“嗯,陷阱、套索都有!不過大叔公,你們進山最好還是帶長槍,至少也得有鳥銃。”
“行,改天不忙了,我也帶人上山看看!走了!”
又是新的一天,林場收到一封省報編輯部的信件。是一份稿件錄用通知書。大體的內容是:稿件已通過審核,並將於2月23日的省報上刊登,並致以革命的問候。
那不就是今天嗎?
林鴻彬拿起今天的的省報,在第三版麵的角落找到豆腐塊--《踐行教員指示,知青林場發明實用工具》。省報現在就對開四版。
中午午飯時,林鴻彬舉著報紙:“告訴同誌們一個好訊息,我們林場上省報了!”
“嘩啦啦!”一陣推動長凳子的聲音,知青們都站了起來,向林鴻彬圍了過來。上省報,多光榮的事,這在以前想不敢想。
“場長,快給我看看!”
“給我給我!”
“彆搶、彆搶,都坐回去,一桌一桌輪流看。”
下午,郵遞員又來了,他送來三份電話記錄,一份是蔡德海副書記的,一份是林業管理局鄭瑞清局長的,還有一份是縣“四個麵向”辦公室傅海平主任的。
都是來表揚林場的,那份登報的通訊把上級部門都提及了,算是給他們長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