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201章 地委領導考察(二)
小麂飼養區和山羊飼養區就沒帶領導去參觀了,就帶了一句:
“縣林業管理局給我們林場批了一份特種養殖許可證,我們現在也在做一些野生動物馴化養殖的探索,那邊就養了一批小麂。”
比起其他區域,飼料發酵區的木牌格外密集,一群人在飼料發酵區就呆的比較久了。
眾人剛踏進發酵區,負責此處的黃逢乾就捧著筆記本迎了上來,臉上帶著幾分緊張,卻依舊條理清晰地彙報:
“在農林大學老師的指導下,我們林場為不同的飼養物件設計了不同發酵飼料配方,飼料的主料主要是甘蔗渣、蘆葦、桑葉、秸稈、米糠、麥麩之類的,加一些雜糧作為輔料。雜糧主要是玉米粉、高粱粉、豆粕等。”
韓一民聽得格外認真,手指還輕輕碰了碰旁邊堆積的甘蔗渣。
當初省委下令讓清源縣搞發酵飼料養殖試點時,他專門給農林大學的教授打了電話請教技術細節,對這一塊本就熟稔。
此刻見黃逢乾說得紮實,便沒再多問,隻是笑著點頭:“把不值錢的東西變廢為寶,這思路就對了。”
“這一片密閉的發酵池和那幾個水缸是在做甘蔗渣發酵酒精試驗的,這位是來自榕城大學的潘金星副教授,他是這個專案的負責人。”
林鴻彬讓出位置,向領導們介紹潘金星老師。
潘金星趕緊上前問好,韓一民握著他的手,沒繞圈子,直接問:“潘老師,這試驗能成不?”
“之前的小試、中試都沒出問題,資料已經提交給林場了,應該上報給縣裡了。”潘金星語氣篤定,眼神裡滿是對專案的信心。
“如果成了,你們又給地區找了條發財路子,不錯不錯,真是不錯!我們蒲陽地區,其他的不多,就是甘蔗渣多,你們這是在變廢為寶,成了之後,我親自給你們請功。”
韓一民書記拍了拍林鴻彬的肩膀,語氣裡滿是讚許。
“謝謝首長!”
離開發酵區,接著去了蟲子養雞試驗基地。剛到基地門口,韓一民就被兩排整齊的紅磚房吸引了:
“這兩排的房間都是孵化室?能孵化多少?”
“能同時孵化9萬6千枚!”負責孵化室的陳建新大聲回答。
“這麼多,有這麼大量的需求嗎?”韓一民有些意外,眉頭微微一挑。
林鴻彬趕緊接過話頭,笑著解釋:“有!現在在忙軍區和縣裡的任務,14個孵化室都在開工,後續甘蔗渣飼料也需要大量的雞鴨鵝去消化。”
在養雞場,林場特地的準備幾隻超過1米1的大公雞給領導們過眼。
韓一民一眼就認出,這就是當初讓林場資料送到教員手上的
“功臣雞”,頓時來了興致,笑著對秘書說:“快,給我和這大公雞拍張合影!”
秘書趕緊掏出相機,韓一民剛站到雞旁邊,那公雞像是通人性似的,突然抬頭挺胸,連雞冠都紅得發亮,氣勢十足。
“哈哈,這雞還挺會配合!”
韓一民被逗得笑出聲,快門
“哢嚓”
一響,把這有趣的瞬間定格了下來。
養雞基地下去一些就是養鴨、鵝的區域,好多個場。
“榨糖季快來了,甘蔗渣發酵飼料養殖試點的主力軍是鴨、鵝,這些鴨鵝大部分是給縣裡新養殖場準備的。
這些是我們林場特地挑選準備繁育的品種,黑羽、花羽和麻羽三種是蛋鴨,產蛋量都高,最高的年產蛋預估在320個左右;
兩種白羽鴨是肉鴨,肉質都不錯。還有一種白鵝,也是特地選的品種。
白羽在做羽絨這方麵更優勢,白羽羽絨比其他顏色的羽絨的保暖性更好,適合在寒冷環境中使用,在國際上價格也更好些!”
“小林啊,發現你對怎麼掙外彙很有想法嘛!”韓書記笑著調侃。
林鴻彬撓了撓頭,笑著回話“首長,學經濟的不就考慮這點事嘛!”
他能說現在開發國內市場成本太高,不如開發國際市場方便嗎?
韓書記突然指向遠處一群體型格外大的鵝,好奇地問:“那一群是什麼鵝?看著比普通鵝壯不少。”
“那是獅頭鵝,快成年了,最大的35斤左右。”林鴻彬回答。
“你的意思是快40斤了還沒成年,還能再長?”
韓一民有些驚訝,往前走了一些步子,想近點再打量一番。
“是的,還能長點肉。”
韓一民點點頭,突然笑著說:“12月中旬你弄幾隻大鵝給我,我去送給首長作為新年賀禮。”
“是,我記住了。”林鴻彬趕緊應下,又補充道:“但這種鵝喜熱怕冷,要是冬天送到北方不好養,而且食量大,所以沒辦法多養。”
“哦。”
其實林場養獅頭鵝是失敗的。獅頭鵝養殖密度一大就愛打架,活動量還大,現在留在林場養的隻剩200來隻。
魚塘離這不遠,也過去讓領導們試一試甘蔗渣飼料喂魚的情況。
韓一民還彎腰觀察了一會兒,笑著說:“這魚吃得挺歡,看來甘蔗渣飼料沒問題。”
回到林場場部,趕上午飯時間了,雞、魚、竹鼠、兔子、菌子、蝦紛紛上場。
林鴻彬趕緊介紹道:“首長,各位領導,我們林場的成果基本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在餐桌上的需求,所以還請領導們來一場特殊的檢閱。”
“林場的同誌們呢?”韓一民問。
“我們一起沾光,大家都一樣!”林鴻彬回道。
現在講究官兵一致,他可不能讓領導們落人口實。
韓一民轉了一圈,大家打的飯菜有沒有一樣不知道,但每個人的盤子上都放了好幾個竹罐,然後都坐著等他下令開飯,一如在部隊上一樣。
林場裡除了村裡的幾位,其他的基本都接受過軍訓或正在軍訓的,擺擺樣子還是可以的。
幾位老同誌更是知道規矩,坐得比年輕人還端正,眼神都不帶亂飄的。
看此情景,韓一民趕緊下令:“開飯!”
有領導們在,林鴻彬交代過食要不言,所以吃的很安靜。
韓一民消滅完盤中的食物,把頭轉了一圈,看下林場知青的麵色和精神狀態,除了6桌麵色黝黑的應該是在軍訓的新知青外,其他人個個麵色紅潤白皙,還有一股普通單位看不到的精氣神。
原來黑乎乎林家勝在喝多了雜糧粥後也白了不少。
韓一民暗自點頭,一個單位怎麼樣,看基層員工的狀態就知道了。
吃完午飯,韓一民沒急著休息,找了在林場的幾位老同誌聊了一會天,這個林鴻彬就沒湊過去了,但看氣氛還不錯。
張寶言書記還過來與林鴻彬交談了一會。
“表現的不錯,下午的座談會韓司令員會問及你們林場的困難,你大膽的提,不用藏著掖著。”
“那申請建立黨支部能不能提?”
“提,大膽的提。”張寶言點頭,語氣肯定,“這是好事,領導們肯定支援。”
“謝謝領導指點!”林鴻彬連忙道謝。
安排領導們午休了一小會,一早起來加上一路顛簸,確實需要休息。空閒的宿舍倒也夠一人一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