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 第281章 男人一直是少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281章 男人一直是少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隻要邱美鳳不搗亂,青雲山的秩序就很穩定良好。

給領導彙報完工作、逛了一圈海山島後,林鴻彬的日常就是在育種中心到處晃悠。

說具體一點就是帶帶娃、給幼兒園的小朋友上上課,或者帶著狗在青雲山各組巡視。

到了石洋大隊三個生產隊巡察時,明顯的感到生產隊忙碌了許多,特彆是在六月底,各生產隊的驅雀隊上場了。

麻雀不睡懶覺,太陽剛升起,他們就嘰嘰喳喳、成群結隊的飛向稻田“吃早飯”。

驅雀隊員們要比起的比麻雀早,用長竹杠、彈弓等驅離鳥雀,稻草人也是不能少的。

這都是每年割稻穀前的常規操作了。

不過這幾年麻雀已經少了很多了,那幾年麻雀被列為四害之一,各生產隊都有自己的捕雀隊,漁網、大竹網齊上陣,都快把麻雀掃沒影了。

要是前兩年,還會有人饞肉,會打點麻雀解解饞,現在村民們連兔肉都不愛吃了,哪有心思去弄那一丁點肉。

很快的到了7月10日,水稻育種基地、石洋大隊要為早稻收割準備了。

林鴻彬接到通知,省農業廳、省農科所、報社、地區、縣裡、周圍各縣農業部門、古邑公社以及各生產隊等,從上到下一大票人馬要來看今年的早稻收割,收割儀式得準備一場。

陸誌高帶著林鴻彬參觀已經成熟的水稻,腳步都比平時快了半拍。

他指著不遠處金燦燦的稻田,聲音裡滿是藏不住的興奮:

“這水稻表現太好了!你看那2號試驗田,我們估摸著,畝產能超

1千4斤!

還有旁邊這些普通地塊,畝產普遍超過1千2了!

這要是再搞一下雜交,不得了,想想就不得了啊!”

陸誌高平時話不多,今兒個卻像開啟了話匣子,連比劃帶說的,眼睛亮得像撒了光。

“去年給南繁基地的稻種已經培育了三季,每季產量都能往上提點兒,說明這稻種穩定性好得很。

我以為他們種的已經到了極限了,沒想我們比南繁基地的產量還高。哈哈哈!”

陸誌高暢快的笑了起來。

林鴻彬看著他眼角的皺紋,忽然覺得這老技術員像個考了好成績的孩子

——

幸福感有時候就是這麼實在,隻要比兄弟做得好一點,天天就像活在蜜罐裡。

“對了,林書記,南繁基地來了電話,向我們申請要一批新稻。”

“哈哈,你也是南繁基地的一份子,你決定就好,最後給我簽字就可以了。”(備注)

本來打算跟去年一樣,石穀村這裡搞完儀式就去青雲山用餐,沒想一通電話打破原來的規劃。

“什麼?丕司令要來?好,好我明白!好,是,是,是!”

電話是韓司令員打來的,說是軍區丕司令正好在蒲陽軍分割槽視察工作,要一起來石穀生產隊與民同樂。

首長要與民同樂,那去青雲山用餐就不合適了。

林鴻彬趕緊找來陳明珠:“陳叔,你安排一些人,後天中午要搞個殺豬宴,人數按500人來搞,豬、米、菜明天讓人送過來,碗筷不夠明天就趕緊弄些竹筒、竹筷。”

“會來這麼多人?”

“石穀村都快300人了,然後是各級領導,加上青雲山也會來一些,還有周圍的鄉親,算500人也不多。”

“好,這事就交給我了,保證辦妥。”

7月15,林鴻彬早早的來到水稻育種基地辦公室,這次一起來的就比較多了,包括邱美鳳也一起來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級領導、來賓陸陸續續趕來了,丕司令一行人也在9點左右趕到。

要不是村口那邊攔住大部分人,現在石穀村應該是烏央烏央的都是人頭。

丕司令對包括林鴻彬在內的各級乾部隻是稍微的握了下手,但對陸誌高、林振文他們可是說了不少話。

儀式開始後,丕司令笑著道:“誌高同誌,你找一畝最好的試驗田讓我們開開眼,再割一畝普通的田做下對比。”

陸誌高和林振文嘀咕一陣,陸誌高把丕司令等一眾領導帶到2號試驗田邊,比劃下範圍。

之後領導們開始彎腰割稻子,相機也哢哢的響起。

林振文則帶著另一個隊朝普通的田下手了。

林鴻彬就沒去湊熱鬨了,他站在高處環視周圍,看看哪裡需要人手的就安排人過去幫忙。

一個小時左右,陸誌高拿著喇叭用普通話通報2號試驗田收獲重量:濕稻重1780斤,預估乾稻重量超過1400斤。

林振文也拿著喇叭用本地話再喊一遍。

等產量一報出來,氣氛沸騰起來是肯定的。

就連平常喜怒不露與形丕司令也是相當的興奮。

全場隻有林鴻彬最淡定,他提供的稻種,早就知道大概的產量了。

接著陸誌高又通報了普通水田的收獲:濕稻重1530斤,預估乾稻重量超1200斤左右。

激動的丕司令乾脆接過喇叭,聲音洪亮:“感謝水稻育種基地的鄉親,是你們用辛勤的汗水澆灌......感謝水稻育種基地技術員同誌........”

有了高產水稻打底,中午吃殺豬宴的氣氛那是相當的好,丕司令終於想到了林鴻彬,把林鴻彬招呼到麵前,拍了拍林鴻彬的胳膊:

“林鴻彬同誌,很不錯,好好乾,我親自為你們請功。”

“謝謝首長!”林鴻彬敬了個禮。

首長們下午也都沒去青雲山,直接離開了!

石洋大隊的三個生產隊則在抓緊搶收,林鴻彬也留下來乾活,年紀大的和村裡的小孩則負責曬稻穀。

第四天,陸誌高從汽車站接回兩人。

陸誌高介紹道:“這位是周達同誌,這位是尹華同誌,也都是搞水稻育種的,他們每年大半年都要在南繁。這位是我們育種中心的林鴻彬書記。”

林鴻彬趕緊伸手:“歡迎兩位老師來指導工作!”

尹華很是客氣的握手:“林書記,打擾了!”

周達可就外放很多:“可彆叫老師,現在誰敢跟老陸提‘指導’啊!”

他轉頭瞪了陸誌高一眼,語氣裡卻滿是打趣,“老陸這家夥可牛了,那天通電話時,喊了老大聲了,隔兩個房間都能聽到話筒裡傳出去的聲音。”

陸誌高一點不示弱,梗著脖子笑:“哈哈哈,我這裡能種出1400斤的早稻,你們能嗎!”

“看把你能的!”

“看把你能的!”

尹華笑著推了他一把,幾個人哈哈笑起來,笑聲裡沒有半點虛情假意,全是科研人之間最純粹的較勁和認可。

林鴻彬站在旁邊看著,忽然想起那句話

——

男人至死是少年。

你看陸誌高,為了稻種產量比彆人高一點,高興得像個孩子;周達和尹華,跟老夥計鬥嘴的樣子,活像上學時比成績的少年。

他們的情感從來都不繞彎子,高興了就笑,認可了就誇,較勁了就直接說,像山間的風一樣直白,像稻田裡的稻穗一樣實在。

這份直接與純真,不就是少年氣最動人的樣子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