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282章 合作可以規範了
周達和尹華兩位在水稻育種基地住了兩天,離開時帶走了一些水體和泥土樣本,說是要給檢測化驗一番。
至於稻穀,還要進行種資篩選,等篩選後交給郵局運送就行了。
此時,育種的“南繁北育”的機製已經基本形成,按照計劃,陸誌高在晚稻插秧後,也要動身南下,去南繁基地繼續參與三係雜交水稻培育。
晚稻大多是普通水稻,有兩個助手盯著就行。
水稻還沒有全部收割完,那些滿是稻茬的田裡又重新的熱鬨起來。
先是趕著鴨子,把田裡的野草、蟲子、遺落的稻子都嗦了一遍,稻田一下子就乾淨了,隻剩下鴨子不吃的稻茬子。
接著,休養了好幾個月的黃牛就被套上了犁,“哞哞”地在田裡來回走;
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水稻育種基地之前申請的幾台小型農機也派上了用場,在田裡穿梭,轟鳴聲裡,泥土被翻得鬆軟均勻,這效率,是單純靠牛和人工的好幾倍了。
有了農機幫忙,原本要忙活半個月的活計,三天時間就乾了快一半。
效率提上來了,正好能多安排些人去插秧!
這天,陸誌高特意找到林鴻彬:“林書記,這個水稻品種在南繁表現的很穩定,到明年開春前,還能種兩季,如果還是表現良好,就可以上報在開春前推廣了。”
“好!這個訊息一確定,你馬上打電話回來。”
林鴻彬點點頭,又補充道,“最近最近打電話過來諮詢的人也不少。現在隻能以還沒獲得審批為由先拖著。”
陸誌高聽了,忍不住感慨:“最近報紙上把咱們的水稻吹得太厲害,特彆是‘單產世界第一’這個名頭,壓得我都睡不好覺。就怕後續推廣出點岔子,辜負了大家的期待。”
他頓了頓,又轉了個話頭,語氣裡帶著點擔憂:
“不過還有個問題
——
咱們合作的三個生產隊,總共就一千多畝水田。想要把良種快速推廣開來,就這點地,根本不夠用啊!”
“田的事不用太擔心。”
林鴻彬很篤定。
“現在有意願用我們稻種的育種站很多,之前就有好幾個主動來打聽;
還有古邑公社的其他生產隊,也早就流露出合作的意願,等這陣子農忙一結束,他們肯定都會跑過來問。
隻要品種審批一通過,土地的事馬上就能解決。
這些年大家都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好稻種帶來的好處,不用咱們多費口舌,他們自己就會主動找上門。”
沒過多久,陸誌高就收拾行李南下了。
陸誌高去南繁了,他一走,水稻育種基地一大堆事就全落在了林鴻彬肩上。
看著倉庫裡堆放的優質稻種,林鴻彬心裡盤算起來:作為育種單位,承擔稻米品質檢測和示範加工任務不過分吧。
林鴻彬一個電話搖向地區計劃委員會,開門見山地申請一套碾米裝置。
有了早稻高產的亮眼成績打底,計劃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一聽是青雲山水稻育種基地的申請,答應得十分痛快,說的冠冕堂皇:
“你們的情況我們知道,高產水稻是大事!裝置先給你們調撥過去,後續補個申請手續就行,彆耽誤了你們的工作。”
解決了碾米裝置的事,林鴻彬接著搖電話給縣糧食局。
眼下剛收獲的水稻,大部分要作為種子留存,既不能像普通糧食那樣直接分給村民當口糧,也沒法按常規流程繳納公糧,這些都得跟糧食係統好好溝通,不然村民的基本生活都沒法保障。
“林書記,我們直接收購一批稻種,你們給發錢發糧票不就好了?”電話那頭的莊局倒是給了個方案。
“莊局啊,稻種審批不是還在走流程嗎。”林鴻彬對著電話說道,
“而且領糧票村民不同意啊,直接用糧票,他們就沒有米糠了。
各家各戶都養著豬和雞,全靠米糠當飼料。
要是沒了米糠,牲畜都養不成了,這可是事關每家每年數百元收入的大事,村民們肯定不答應。
莊局,能不能想個辦法,既解決村民的口糧,又不影響他們養豬養雞?”
電話那頭的莊局長沉默了一會兒,很快給出了方案:
“林書記,這樣吧,你們單位用稻種做抵押,我們糧食局先封一個倉庫。
直接把大隊的公糧抵了,然後給大隊發稻穀票,可以直接去糧站提稻穀,先把口糧解決了。”
“還是莊局高明,就按你的方案辦。”林鴻彬捧了一句。
讓對方出主意,事情才能更快的解決。
大隊隊員的口糧問題解決了,得重新和生產隊協商合作模式了。
因為石洋大隊沒有劃歸育種中心管轄,兩者現在隻是合作關係,之前都沒經曆過,隻有口頭約定,靠的是林鴻彬的信用。
由於是剛開始合作,三個生產隊各乾各的,在農藥、化肥等方麵也不夠統一。
現在做了一遍了,大家心裡也有數了,合作可以規範了。
這天,林鴻彬把大隊乾部、三個生產隊的隊長、知青代表水稻育種基地,桌上擺著剛泡好的茶。
他開門見山:“現在的問題就擺在這兒,要想把良種種好、推廣好,就必須有統一的規矩,不能再各乾各的了。今天請大家來,就是想一起商量個靠譜的合作模式,讓咱們雙方都能受益。”
不斷的溝通協商後,合作的條件簡單明瞭:
育種中心指導村民、知青育種,育種中心負責農藥、化肥,以及分配口糧,代繳納公糧等。
村民和知青則按照育種中心的技術要求下田乾活,以工分的形式記錄勞動,年底按工分參與分紅。
在收益分配上,扣除農藥、化肥、農機使用等成本後,剩餘的利潤按五五分賬
——
育種中心分一半,用於後續的科研投入和裝置更新;石洋大隊所有村民、知青的工分總和抵另一半,再按工分多少分配給個人。
這個方案一公佈,村民們都樂開了花。
要知道,賣稻種的價格可比賣普通水稻高得多,去年有幾種高產水稻的稻子和種子的價格是1:4,這水稻這麼高產,價格也低不了,所以利潤根本低不了。
而且對大隊來說,啥成本都不用出,不用自己申請農藥化肥、不用跟糧食係統打交道、不用操心公糧繳納,隻要好好乾活掙工分,就能拿到實實在在的分紅。
以前生產隊每年申請農藥、化肥都要跑斷腿,跟糧站對接繳納公糧更是麻煩事一堆。
現在這些活兒全由育種中心包了,擠出來的時間正好能多侍弄家裡的兔子,一年下來還能多掙不少錢,怎麼算都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