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青雲山知青林場走來 第299章 搞農業的,人員穩定一些為好!
陸誌高風塵仆仆地從南繁試驗田趕回來,兩天後,郵電所送來一大堆貼著“機密”兩字的袋子。
林鴻彬正好在村裡巡視,看到這樣子,就上前問詢:“陸工,這些都是什麼東西?”
陸誌高分彆指的兩種不同的袋子介紹道。
“這個是不育係水稻稻種,專門用來做雜交母本的;這個是保持係稻種珍汕
97b,得靠它才能讓不育係的特性穩定傳下去。”
林鴻彬眉頭微蹙,心裡隱約猜到是什麼了:“三係雜交技術完成了?”
“成了,就等國家驗收了!大概在今年晚稻收割後就可以完成驗收!”陸誌高滿臉的興奮。
陸誌高往椅子上一坐,喝了口涼白開,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眼裡閃著興奮的光:
“林書記,你是不知道!在南繁,咱們以‘蒲陽一號秈型常規水稻’為恢複係培育的f1代雜交稻,試驗田畝產直接超過1600斤,就算是普通水田,畝產也有
1400
多斤,這可是實打實的大跨越!
所以上頭已經定了,隻要通過驗收,明年要在全國大力推廣雜交水稻。作為最好的恢複係稻種之一的‘蒲陽一號’必然要大力推廣!”
他頓了頓,身體往前傾了傾,語氣變得鄭重:“我這次回來,核心任務就是在咱們育種中心搞雜交育種試點。搞的好,明年這裡就是閩省水稻雜交育種的示範基地。通知很快就要送到的。”
林鴻彬眉頭輕輕皺起,他搓了搓手,臉上露出明顯的擔憂:“那搞示範基地,咱們這技術員有點少啊?真要忙起來,怕是連軸轉都不夠。”
“這點你放心,省農科所會安排專業人員過來支援。還有,我們育種中心前一段時間不是安排了30人來嗎,隻給我們水稻基地3人還是少了,要不,把那些大中專畢業的乾部都調配到我們基地來,我把他們都培養成技術員?”
“這可不行,都分配下去了,就不要輕易調動。”林鴻彬連忙擺手,臉上露出為難的神色,“其它部門也缺人手啊,都是要有知識的。要不你從知青裡挑些人,慢慢培養?”
“知青可不好留,”陸誌高歎了口氣,語氣裡滿是無奈,“機靈點的,一有機會就想往城裡跑,根本沉不下心搞農業;不夠機靈的,教他們太費時間了,咱們等不起啊!”
林鴻彬沒再說話,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發出“篤篤”的輕響,目光落在門外綠油油的稻田上,腦子裡飛速盤算著。
幾個村民扛著農具從門外經過,林鴻彬眼睛一亮:“要不,在農村裡招一些?年齡放寬點,先在古邑公社招一批試試。
農村人家就在這兒,沒理由跑;這幾年古邑也積累了不少高中畢業生,他們既懂文化,又跟著生產隊種過田,有實際經驗,上手肯定快!
培訓一番,讓他們去乾些基礎的技術活還是沒問題的。”
“這個倒是可以有!我隻要人,你去搞定上頭。”陸誌高眼前一亮,猛地一拍大腿,隨即又皺起了眉,“不過這麼一來,宿舍就不夠住了,倉庫也得擴建,搞雜交稻要分不育係、保持係、恢複係好幾類稻種,混放在一起容易出岔子,必須分開存放才保險。”
“建!必須建!”林鴻彬斬釘截鐵地說,拳頭輕輕砸在桌麵上,語氣裡滿是不容置疑決心,“我明天就去地區申請建築材料,順便把招工的事情一起上報!”
誒,有一個牛b的手下也不好搞啊,事多。
他忽然想起穿越前在單位的日子,這下總算明白,為啥以前領導不喜歡那些太能折騰的手下了。
建築材料審批當然沒問題。用工的事,地革委計劃委員會也給批示了:允許招工,但隻能以工友的名義,先招10個!
所謂“工友”,就是臨時工或學徒工好聽一點的說法而已,不享受職工的福利待遇。不過批了就好,上級批了,就說明他們願意承擔這份工資了。
晚稻育種工作剛畫上句號,田野裡的早稻就漸漸褪去青澀,染上了金燦燦的黃,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秸稈,到了該收割的時節。
這次來檢查的人不多,隻有農業部門的技術員,還有古邑公社的幾位領導,沒了去年那般敲鑼打鼓的大陣仗,倒多了幾分從容與篤定。
早稻測產結果一出來,在場的人都鬆了口氣--畝產穩穩超過預期,成績依舊亮眼。
沒人像上次那樣激動地歡呼雀躍,隻是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掩不住的笑容,藏著對豐收後的踏實感。
趁著檢查間隙,林鴻彬拉著公社書記楊國石走到田埂邊,避開人群,把想在農村招工的想法一五一十說了出來。
“好事啊!”
楊國石一聽就樂了,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
“農村裡的年輕人有衝勁,又從小跟著大人在田裡摸爬滾打,懂農活、能吃苦,招他們來搞育種,再合適不過了!對人員有什麼具體要求?”
“學曆至少得是高中,最好是已經結婚的。”
林鴻彬認真地說,目光落在不遠處低頭檢視稻穗的技術員身上。
“不招點年輕未婚的?”楊國石有些疑惑,他摸了摸下巴,按常理來說,未婚年輕人沒家室牽掛,精力更旺盛,“年輕人手腳麻利,學東西也快啊。”
林鴻彬搖了搖頭,伸手拂去飛過來的稻葉碎:“楊書記,您也知道,搞農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從育種到收割,一年到頭都得在田裡忙活,風吹日曬的,最需要的就是踏實穩定。”
他頓了頓:“未婚的年輕人心不定,心裡總想著外麵的世界,跟那些知青沒什麼兩樣,萬一城裡有招工、升學的機會,很容易就走了。
結婚的人不一樣,家裡有老人要照顧,有孩子要撫養,多了份牽掛,也多了份責任感,更能沉下心來長期乾。
搞農業的,人員穩定一些為好!”
水稻育種基地要招工,土豆育種基地暫時不需要,主要是海山縣領導們太知道能在鹽堿地生產的土豆的價值,也想分一杯羹,早就主動安排了不少人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