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 > 第89章 合理分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 第89章 合理分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北方的深秋,寒意漸濃,鍋爐房即將迎來一年中最忙碌的供暖季。為了保障整個廠區及周邊區域的供熱穩定,燒鍋爐的三班倒製度早已在李廣晨的主導下製定完成。

這份凝聚著集體智慧的排班表,看似簡單的人員分組,實則蘊含著對工作效率、人員調配以及員工生活的多重考量。

三個班組各有特色與分工。甲班由經驗豐富的李光晨和李進東組成司爐工搭檔,李光晨有著十幾年的鍋爐操作經驗,對鍋爐的

“脾氣”

瞭如指掌,李進東則思維敏捷,善於處理突髮狀況。

乙班的李有國沉穩可靠,劉宇年輕有活力,充滿創新想法。

丙班的我和矯理財配合默契,技術紮實。這種人員搭配,既保證了每個班組都有經驗與活力的結合,也能在工作中實現老帶新,促進技術傳承。

在崗位配置上,充分體現了科學分配的原則。每個班組配備兩名上煤工、一名水質化驗員、一名換熱工,另外還有一名剷車工和兩名保潔員。

上煤工作強度大,需要體力充沛且細心的工人,呂良起、金延中、呂良因、呂光炳、呂良學、呂光木等上煤工們,憑藉著吃苦耐勞的精神,保障著鍋爐的

“口糧”

供應。

水質化驗員責任重大,俞文霞、陳聰、孫春麗三位化驗員每天都要嚴格檢測水質,根據數據調整處理方案,確保鍋爐內部水質達標,防止結垢、腐蝕等問題影響鍋爐壽命和供熱效果。

換熱工崔東新、高四耀、黃希嶺則專注於熱能轉換環節,通過精確調控,將鍋爐產生的熱能高效傳遞出去,他們需要時刻關注各項參數,根據用熱需求靈活調整。

剷車工呂賽賽負責廠區內煤炭、爐渣等物料的裝卸與運輸,他駕駛著剷車在廠區穿梭,精準地完成每一次作業。

兩名保潔員孫振舉和呂誌軒采用半天工作製,他們分工明確,一人負責鍋爐房內部的清潔,擦拭設備、清理地麵,保持工作環境整潔;另一人則負責廠區外圍的衛生,確保鍋爐房周邊乾淨有序。

三班涮循環倒班製度,每個班上兩個白班兩個夜班休兩天,每個班十二個小時,這樣的安排充分考慮到了員工的實際需求。

對於離家遠的員工來說,兩天的休息時間足夠他們回家與家人團聚,緩解思鄉之情。而且,這種倒班方式讓員工的生物鐘有相對規律的調整時間,減少因頻繁倒班帶來的身體不適。

正式上崗後,我很快融入了這個溫暖且充滿乾勁的集體。穿上統一配發的工作服,不僅感受到了乙方對文化素質的重視,更體會到了一種職業的歸屬感。

工作服上醒目的企業標識,時刻提醒著我們每一個人肩負的責任。

在工作中,我始終保持著虛心學習的態度。跟著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我從最基礎的鍋爐操作學起。

我手把手地教李光晨如何觀察鍋爐的運行狀態,通過火焰的顏色、爐膛的溫度變化判斷鍋爐是否正常工作。我耐心地給李有國講解各種儀表數據的含義,讓我明白每一個數值背後代表的設備運行情況。

我則分享了許多處理故障的實用技巧,讓我在遇到問題時不再手足無措。

水質化驗工作看似枯燥,實則需要極高的專注力和嚴謹的態度。在俞文霞的指導下,我學會了使用各種精密儀器,掌握了水質檢測的標準流程。

從取水樣到分析數據,每一個步驟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因為任何一個細微的誤差都可能影響到整個供熱係統的穩定運行。

換熱工的工作充滿挑戰,需要不斷學習新的調控技術。高四耀經常和我分享他的工作心得,教我如何根據不同的天氣、時段和用熱需求,合理調整換熱設備的參數。

在一次次的實踐中,我逐漸熟悉了各種設備的效能,能夠獨立完成一些簡單的調控操作。

工作之餘,大家也會圍坐在一起交流經驗。我們會討論當天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分享各自的解決方法,在思想的碰撞中不斷提升工作能力。公司為我們提供的就餐福利,也讓我們感受到了關懷。在職工食堂裡,大家一邊吃飯一邊聊天,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增進了彼此之間的感情。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在這個崗位上越來越得心應手,也越來越安心。

我深知,每一次精準的操作、每一份認真的檢測報告、每一次及時的設備調控,都關係著千家萬戶的溫暖。這份工作不僅讓我掌握了一門技術,更讓我找到了自身的價值。

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將繼續保持這份熱情與專注,與團隊一起,為保障供氣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供氣事業,一頭連著民廠裡生產,一頭繫著公司品牌,這份責任重如千鈞,也讓我深感使命光榮。

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每一項工作中。每天清晨,當。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