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 第第一次開會
-
可循、規範有序。
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提升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在市場上贏得口碑和競爭力。
大家也都清楚,現在客戶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咱們隻有把質量和數量都提上去,才能得到領導更多地讚揚,廠子效益好了,大家的收入和福利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所以,今天我誠懇地希望大家能夠暢所欲言,無論是對生產流程的優化建議,還是對質量管控的改進想法;無論是管理模式的創新思路,還是團隊協作的提升方案,都請毫無保留地提出來。
每一條建議,我都會認真記錄、仔細研究,並且會逐步一件一件地落實。我知道,在落實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但請大家相信,我一定會全力以赴,絕不敷衍。
說到工資福利,我明白大家都很關心。其實我比誰都希望能給大家爭取更好的待遇,但現實情況是,隻有我們把廠子的業績做上去,把自身實力增強,我纔有足夠的底氣向公司提出合理的訴求。
就像老話說的“打鐵還需自身硬”,隻有我們把產品質量做到行業領先,把生產效率提升到新的高度,用實實在在的成績說話,公司纔會重視我們的需求,我們爭取福利的底氣纔會更足。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也懇請大家監督我。如果在落實改進措施的過程中,我有任何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或者有懈怠、拖延的情況,歡迎大家隨時指出。
咱們是一個集體,目標是一致的,隻有相互監督、共同進步,才能把廠子建設得更好。
我對咱們廠子的未來充滿信心,也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冇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從現在開始,讓我們朝著正規化的目標大步邁進,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的實力。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援與付出!散會之後,請大家回到各自的崗位,繼續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我期待著和大家一起,開創廠子發展的新篇章!
謝謝大家!
我頓了頓,拿起桌上的花名冊,“咱們先互相認識一下,也請各位班長介紹下自己班組的情況。”
孫剋星第一個站起來,聲音有些沙啞:“我是保溫管車間班長孫剋星,我們班組一共7個人,分兩班倒,白班4人,夜班3人。
主要負責保溫管的生產、組裝和質檢……”他說話時,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角,眼神時不時瞟向我,像是在觀察我的反應。
董換聚的聲音洪亮如鐘:“我是顆粒生產班的,總共6個人,三班倒,每班2人。最近機器老出毛病,產量有點跟不上……”
他話音未落,維修班長周興凱就皺起了眉頭,嘟囔著:“設備老化了,配件不好找,修起來麻煩。”
輪到木粉烘乾班長王學功時,他推了推眼鏡,慢條斯理地說:“我們班5個人,也是兩班倒。不過烘乾爐最近溫度不穩定,木粉含水率不太達標……”
他的話讓我想起交接時孫廠長提到的生產問題,心裡暗暗記下。
“還有外出補釦的卞瑞光班長呢?”我翻看著花名冊問道。
“我在這兒!”一個精瘦的漢子舉起手,“我就帶4個人,不定時外出,哪有需要就往哪跑。人員不夠時的”他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黃牙,“就是經常兩頭跑,大夥兒都挺累。”
等所有人介紹完,我掏出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侯剛之前提到的管理亂象:“我來之前就聽說,咱們廠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交接班記錄不詳細,導致生產銜接出問題;設備維護不及時,故障頻發;還有考勤管理鬆散,遲到早退現象時有發生……”
我的目光掃過眾人,原本嘈雜的會議室漸漸安靜下來。
“我在紅島推行的是精細化管理模式,接下來會在咱們廠逐步落實。
第一,從明天開始,所有班組必須詳細記錄交接班情況,包括設備運行狀態、未完成的工作等;第二,周興凱班長牽頭製定設備維護計劃,定期檢修,有問題及時上報;第三,實行指紋打卡,嚴格考勤製度。”
我頓了頓,看著大家的反應,有人若有所思,有人麵露難色。
“當然,管理不是一味地約束。隻要大家認真工作,完成任務,廠裡也會有相應的獎勵機製。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解決這些問題,讓廠子走正正軌。”
散會後,員工們三三兩兩地離開,我聽見有人小聲議論:“新廠長看著挺有想法,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堅持……新廠長是第六任了,以前的都冇乾住。”
我握緊手中的筆記本,望著窗外堆積如山的保溫管,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這個廠子的麵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