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春夏秋冬:人生全記 第51章 歲月變遷三
-
夏日的蟬鳴像煮沸的銅鈴,穿透層層疊疊的梧桐葉,在斑駁的磚牆上潑灑出晃動的碎金。
三哥家的院子裡,晾曬的尿布被穿堂風托舉著輕輕搖晃,宛如列隊的白鴿,在藍天下舒展著翅膀,將平凡日子裡的生機編織成跳動的詩行。
三嫂坐在葡萄架下擇菜,翠綠的豆角在竹籃裡堆成小山,兩個紮著羊角辮的小丫頭追著白蝴蝶跑過青石板,銀鈴般的笑聲順著葡萄藤攀援而上,驚落了葉片上的露珠。
黎明前的黑暗濃稠如墨,三哥就著煤油燈的昏黃,將磨得鋒利的蟹鉤仔細塞進帆布包。
二八自行車的鏈條在寂靜中發出細碎的呻吟,馱著他穿過沾滿夜露的小巷。鹽堿灘上的堿土在烈日下泛著白光,像無數把灼熱的刀刃。
他戴著草帽在泥巴上行走,汗水順著脊梁溝流淌,在後背洇出深色的雲紋。午休時,他蹲坐在鹽堿地上,就著塑料瓶裡的涼水啃冷饅頭,乾裂的嘴唇蹭下細碎的麵渣。
工友老李遞來半塊紅燒肉:“老王家的,彆苛待自己。“
他卻笑著露出一口白牙,顴骨上的汗珠滾落:“俺家那倆小饞貓等著喝魚湯呢!“
暮色四合時,三哥又騎著三輪車穿梭在街巷。車鬥裡的鐵鈴鐺隨著顛簸叮噹作響,像是在為他疲憊的身軀打著節拍。他的目光掃過路邊的行人,眼神中既有期待又有忐忑。
遇到拎著大包小包的路人,他趕忙停下,憨厚地笑著問:“要車不?“
拉客間隙,他還會掏出隨身帶著的蟹籠圖紙,仔細研究改進,粗糙的手指在紙上摩挲出沙沙的聲響,彷彿在與命運討價還價。
三嫂把小院打理得像塊溫潤的翡翠。清晨的薄霧還未散儘,她就帶著孩子們來到菜園。水珠掛在茄子的紫袍上,豆角的藤蔓纏繞著竹竿向上攀爬。
五歲的小歡踮著腳尖給辣椒苗澆水,水珠濺在她鼻尖,折射出七彩的虹光;七歲的小滿舉著放大鏡仔細尋找菜葉下的青蟲,稚嫩的臉龐上寫滿專注。三嫂看著孩子們認真的模樣,嘴角漾起溫柔的笑意,晨光為她的髮絲鍍上一層金邊。
夜幕降臨,煤油燈在飯桌上投下溫暖的光暈。三嫂變魔術般端出南瓜饅頭,黃澄澄的麪糰上點綴著紅棗,像撒落的星星。
三哥從懷裡掏出用報紙包著的豆腐,還帶著體溫:“今兒收工早,順路買的。“
小歡咬了口饅頭,腮幫子鼓得像小倉鼠,含糊不清地說:“爹,比學堂門口的糖人還甜!“
三哥看著女兒沾滿飯粒的小臉,眼角的皺紋裡盛滿笑意,白天的疲憊在這一刻煙消雲散。
逢年過節,小院裡便飄起誘人的香氣。三嫂支起油鍋,金黃的丸子在油花中翻滾,發出歡快的滋滋聲。三哥把新買的魚肉細細剁碎,和著蔥薑調成餡料。
孩子們穿著新縫的棉襖,在院子裡追逐打鬨,鞭炮的碎屑像紅色的雪花落在青石板上。鄰居張嬸路過,笑著說:“你們家的煙火氣,能把整條街都熏得暖烘烘的!“
夜深人靜時,葡萄架篩下的月光落在三哥佈滿老繭的手上,三嫂眼角的細紋裡也盛滿銀輝。他們坐在竹椅上,聽著遠處傳來的火車汽笛聲。
“等攢夠錢,給孩子們蓋間書房。“
三哥望著星空喃喃道。三嫂輕輕靠在他肩頭:“小歡說長大了要當老師,小滿想造會飛的船呢。“
微風拂過葡萄藤,葉子沙沙作響,彷彿在為他們的夢想伴奏。
這座普通的農家小院,是喧囂塵世裡的一方淨土。這裡冇有華麗的裝飾,冇有奢侈的享受,卻有著最珍貴的人間煙火。
三哥三嫂用粗糙的雙手,將生活的苦澀釀成甘甜;用溫暖的笑容,為孩子們撐起一片晴朗的天空。屋簷下的點點星火,彙聚成照亮前路的星河,訴說著最樸實也最動人的幸福。
四哥的家
盛夏的陽光像融化的金箔,傾灑在四哥家嶄新的紅磚牆上,折射出細碎的光芒。
院子裡的石榴樹結滿殷紅的果實,沉甸甸地壓彎了枝椏,時不時有熟透的果子
“咚”
地一聲墜落在青石板上,濺起星星點點的甜香,彷彿連空氣都裹著蜜意。
四哥家的門前,晾衣繩上飄動的藍白校服與嬰兒的小肚兜相互交織,在穿堂風裡輕輕搖晃,像是譜寫著生活的五線譜。
清晨五點,鬧鐘的蜂鳴聲撕開濃稠的夜色,橘貓
“嗷嗚”
一聲跳下床沿。四哥利落地翻身起床,卻被被窩裡突然伸出的小手纏住腳踝
——
兒子豆豆頂著雞窩似的頭髮,睡眼惺忪地嘟囔:“爸爸彆走”
四嫂從廚房探出頭,圍裙上還沾著麪粉:“快鬆手,爸爸要遲到啦!”
小傢夥這才鬆開手,又縮進被子裡,隻露出毛茸茸的腦袋。
廚房裡,四嫂正踮腳掀開蒸籠,白霧裹挾著玉米麪的清香瞬間漫溢整個屋子。豆豆不知何時光著腳丫跑來,踮腳去夠案板上的糖包,鼻尖沾著麪粉,活像隻小花貓。“當心燙!”
四嫂笑著拍開他的小手,轉頭將鋁製飯盒塞進四哥懷裡,指尖還帶著麪糰的餘溫,飯盒裡層層疊著溫熱的雞蛋餅和炒鹹菜,“今天降溫,記得加件外套。”
廠門口的大鐵鐘敲響八下時,四哥已經在釀酒流水線前。酒精的氣味混著汗水浸透他的衣領。
午休時分,工友們聚在樹蔭下打牌,四哥卻掏出皺巴巴的照片
——
那是豆豆戴著手工紙皇冠的模樣,嘴角還沾著奶油,眼睛笑成彎彎的月牙。“再攢兩年,就能給娃換個新書桌了。”
他摩挲著照片邊緣,彷彿能觸碰到兒子溫暖的臉頰。
傍晚的餘暉為廠區鍍上金邊,四哥跨上二八自行車,車鈴清脆的聲響穿過熙攘的街道。拐進衚衕前,他總要在副食店停留片刻,秤上的桿秤晃出弧度,半斤五花肉落進鋁飯盒,這是今晚的驚喜。
還冇進家門,就聽見豆豆的歡叫聲:“爸爸回來啦!”
小傢夥趿拉著不合腳的拖鞋衝出來,手裡舉著歪歪扭扭的蠟筆畫:“看!這是我們全家去遊樂園!”
飯桌上蒸騰的熱氣模糊了玻璃窗,紅燒肉的香氣混著青椒炒蛋的鮮香,在屋內肆意流淌。豆豆舉著搪瓷碗,肉汁沾在嘴角,像隻貪吃的小花貓:“爸,同學說他有變形金剛!”
小傢夥眼睛亮晶晶地望著四哥,圓鼓鼓的腮幫子還在咀嚼。
四嫂正要開口,卻被四哥輕輕按住:“下週咱就去百貨大樓!”
他夾起最大的肉塊放進兒子碗裡,瓷碗碰撞的清脆聲響,是平凡日子裡最動人的樂章。
入夜後,月光爬上晾衣繩,為院子披上銀紗。豆豆趴在窗台上數星星,突然轉身大喊:“爸爸快看!那顆最亮的星星在對我笑!”
四哥和四嫂坐在葡萄架下,聽著兒子稚嫩的童言童語,數著存摺上漸漸增長的數字。
遠處傳來火車的汽笛聲,驚飛了枝頭的夜梟。“等娃上初中,咱就把南屋重新裝修。”
四嫂的指尖劃過四哥掌心的老繭,那些被生活磨礪出的紋路,此刻都化作了安心的密碼。
風掠過葡萄藤,葉片沙沙作響,彷彿在應和著這對夫妻無聲的誓言,而窗邊那個數星星的小身影,正是他們用歲月守護的璀璨星辰。
在這個被計劃生育政策框定的小家庭裡,冇有驚天動地的故事,隻有細水長流的溫暖。四哥和四嫂用雙手編織著生活的經緯,將每一份平凡的收入、每一個細碎的日常,都釀成了屋簷下的富足時光。
那些租出去的廂房、精心盤算的賬本、飯桌上的歡笑,拚湊出了比財富更珍貴的圓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