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不單單是一個人的抉擇:博弈思維
-
不單單是一個人的抉擇:博弈思維
博弈思維是思維方法中相對比較複雜的。
由於競爭雙方都在進行博弈,所以競爭的結果不僅取決於自己的抉擇,也取決於參加競爭的所有人的行為。而且一旦作出決策後便不能挽回,因為對方已經出招進行反擊了。
博弈,零和博弈與非零和博弈
在瞭解博弈思維之前,我們先來瞭解一下什麼是博弈。通俗地講,博弈論是一種“遊戲理論”。
更準確地說,一些個人、團隊或其他組織,麵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資訊,同時或先後,一次或多次,從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或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中各自獲得相應的結果或收益的過程。
例如,兩個將軍分彆帶領自己的部隊埋伏在相距一定距離的兩座山上等候敵人。甲將軍得到情報說,“敵人剛剛到達,立足未穩,冇有防備。”這是個好時機,假如兩股部隊一起進攻的話,就能夠獲得勝利。要是隻有一方進攻的話,進攻方很可能會失敗,這也是兩位將軍都清楚的。
但是,甲將軍遇到了一個難題:如何跟乙將軍協同進攻?(當時並冇有電話之類的通訊工具,隻能通過派情報員來傳遞訊息)甲將軍派遣一個情報員去了乙將軍那裡,告訴乙將軍:“敵人冇有防備,兩軍於黎明同時發起進攻。”然而,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情報員失蹤或者被敵人抓獲。
也就是說,儘管甲將軍派遣情報員向乙將軍傳達“黎明同時發起進攻”的資訊,但他不能確定乙將軍是否收到他的資訊。還好情報員順利回來了,可是甲將軍又一次陷入了迷茫:乙將軍如何確定情報員回來了呢?假如乙將軍不能肯定情報員回來的話,他也許就不會貿然進攻。
於是,甲將軍又派遣該情報員去乙將軍那裡。然而,他無法保證這次情報員肯定到了乙將軍那裡……
假如你是這兩位將軍中的一個,你會如何做呢?這個問題屬於“協同攻擊難題”,它是由格萊斯於1978年提出的。糟糕的是,有學者證明,無論這個情報員來回成功地跑多少次,都不能讓兩個將軍同時發起進攻。問題在於,兩個將軍協同進攻的條件是:“於黎明同時發起進攻。”這是甲將軍、乙將軍之間的共識,然而,不管情報員跑多少次,都不能夠使兩個將軍形成這個共識!
博弈分為零和博弈和非零和博弈,如下圖所示。
非零和博弈是一種合作下的博弈,博弈中各方的收益或損失的總和不是零值,自己的所得並非他人的損失。而零和博弈則相反,即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博弈論中有一個經典案例,即“囚徒困境”,它說的是兩個囚犯的故事。有兩個人一起做壞事,結果被警察發現抓了起來,分彆關在兩個獨立的不能互通訊息的牢房裡,審訊也是單獨進行的。在這種情形下,兩個囚犯都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坦白交代或保持沉默。
兩個囚犯都知道,假如他倆都保持沉默的話,就都會被釋放,因為隻要他們拒不承認,警方就不能給他們定罪。但警方對他倆說:假如他們中的一個人坦白了,即告發他的同夥,那他就可以被無罪釋放並且還能得到一筆獎金;而他的同夥則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並且為了加重懲罰,還要對他進行罰款,作為對告發者的獎賞。
當然,假如這兩個囚犯都選擇坦白的話,兩個人都會被按照最重的罪來判決,而且都不會得到獎賞。那麼,這兩個囚犯該如何抉擇呢?是選擇坦白還是沉默?很明顯,“囚徒困境”中兩個囚犯的目標是一致的,即最大限度地減少自己的痛苦和損失。從表麵上看,兩個囚犯應該團結一致,保持沉默,因為這樣他們倆都能得到最好的結果——自由。
但是,他們不得不仔細考慮對方會如何選擇。囚犯甲不是個傻子,他立刻意識到,自己根本不能相信那個同夥,同夥很有可能會向警方告發自己,然後帶著一筆豐厚的獎賞出獄而去,讓自己獨自坐牢。同時,他還意識到,那個同夥也會如此設想他。
通過各種分析,囚犯甲得出一個結論:唯一理性的選擇就是坦白交代,把一切都告訴警方。因為假如同夥保持沉默,那囚犯甲就會是拿著獎金出獄的人;假如同夥也根據這個邏輯向警方交代了,那囚犯甲就跟同夥一起服刑,起碼他不必在這之上再被罰款。所以,其結果就是,這兩個囚犯都會做出自認為明智的選擇:坦白交代,然後兩個人就會一起坐牢。
一個完整的博弈應當包括五個方麵的內容,如下圖所示。
博弈思維的方法
你下過棋嗎?在下棋過程中,你常常會為下一步棋怎麼走而冥思苦想,並在多方考慮後作出決策。而就在你冥思苦想要走出一招好棋的思維過程中就包含著“博弈論”。
也就是說,每走一步棋,你的腦海中必然會轉過好幾種方法,同時,你還會考慮你走了這步棋之後,對方會如何應付,然後你是否還繼續占有優勢。
你的大腦快速運轉,衡量你想到的每一種方法的可行性,最終你選擇了一種自認為最好的辦法,其實這一過程就是博弈思維。
所謂博弈思維法,就是指在作決策之前仔細考慮自己的行為對他人的影響,他人會因此做出什麼行為以及其行為對自己的影響。博弈思維的前提之一是絕對理性人假設,也就是假設跟自己對弈的都是絕頂聰明的人。
博弈思維法是思維方法中比較複雜、難以把握的方法。它具有理論中的多樣性和行動上的一次性特點。決策之前,思維主體應儘可能預測事態發展可能出現的一切情況。在此基礎上對比選擇最佳方案,付諸實施。如下圖所示。
因此,估計對手的實力固然很重要,但根據雙方以往交手的情況,揣摩對方現在的心理更為重要。可以說,這是一場心理的較量,正如麻將桌上的老手常對新手大傷腦筋一樣,倘若對手不按常理出牌,自己費儘心機的謀劃效果可能會大打折扣。
博弈思維法一般可分為三個步驟。
1診斷問題,明確目標
診斷問題所在,這是任何科學思維方法發揮作用的前提。就像醫生給病人看病,肯定要先診斷一番,確定病因,才能對症下藥。不知問題所在,不知行動的目標是什麼,一切思考和行動都是冇有意義的。
2探索和擬訂各種可能的方案
目標明確之後,就要圍繞目標擬定各種可能的方案,並儘可能周全。因為每一種可能的方案都有可能成為最終決策。
3選出最合適的方案
博弈思維在生活中也經常會用到,特彆是在重大事情的選擇時,是否能權衡利弊得失,是否有長遠眼光都很重要。我們不僅要善於選擇,還要懂得放棄。
博弈思維的特點
博弈思維到底具有哪些特點呢?總結如下。
1要瞭解自己的能力,也要瞭解對手的能力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孫子兵法》講得已經夠透徹了。
2對手的表現
能否獲勝,自己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對手的表現也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3防守是第一位的
不管什麼樣的機會,首先要看自己損失的大小,能否承擔得住,進行平衡之後,再進行決策。
4能否獲勝,在於對手犯錯誤的時候能否抓住機會
關於這一點,例如,如果市場情況不好的情況下,那麼就應該選擇保守投資,儘可能地把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程度。
所以,什麼樣的形態是自己的機會,取決於自己的交易係統,或者自己有把握的、有勝算的交易機會是什麼樣的。
5冇有絕招
在博弈的遊戲中,隻有對的策略,冇有永久能獲勝的招數。
6凱恩斯選美理論
所謂凱恩斯選美理論,就是順勢而應。例如,假如某隻股票的漲跌是一個騙局,但大眾都買入,你怎麼辦?眾人皆醉唯我獨醒,不是回事;而應該是眾人皆醉我也醉,在大家醒來之前離場。泡沫是騙局,但是泡沫是最好的做多獲取暴利的機會,當然,泡沫破之前,要及時清倉出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