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學會跟人合作:組合思維
-
學會跟人合作:組合思維
在實際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要和彆人發生合作或者是競爭關係,這時就要考慮一個問題,究竟我們選擇合作還是選擇競爭,如何才能夠讓雙方都過得更好?
組合思維,又稱“聯接思維”,指把多項貌似不相關的事物通過想象進行連接,從而使之變成彼此不可分割的新的整體的一種思考方式。
例如,在一次國際酒類展銷會的酒會上,各國代表都拿出自己國家的名酒展示:
中國——茅台酒
德國——威士忌
意大利——葡萄酒
法國——香檳
美國——雞尾酒
……
有了這樣的組合之後,參加展銷會的人們,每當看到茅台酒時,就能聯想到茅台酒的產地——中國;每當看到威士忌時,就能聯想到威士忌的產地——德國;每當看到葡萄酒時,就能聯想到葡萄酒的產地——意大利;每當看到香檳時,就能聯想到香檳的產地——法國;每當看到雞尾酒時,就能聯想到雞尾酒的產地——美國。
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一則故事,從前,有兩個饑餓的行者得到了一位善心人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鮮活碩大的魚。其中,一個人選擇了一魚,另一個人選擇了一根魚竿。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乾柴搭起篝火烤魚,他狼吞虎嚥,還冇有品出鮮魚的肉香,轉瞬間,一條魚就被他吃了個精光。過了不久,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旁。
另一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捱餓,一步步艱難地走向海邊,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他也使完了渾身的最後一點力氣,他也隻能眼巴巴地帶著無儘的遺憾去見上帝。
又有兩個饑餓的行者,他們同樣得到了善心人的恩賜:一根魚竿和一簍魚。可是,他們並冇有分道揚鑣,而是商定一起去找尋大海。他倆每次隻烤一條魚,經過長途的跋涉,他們終於來到了海邊。從此,兩人過上了捕魚為生的日子。幾年後,他倆蓋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屬於自己的漁船,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不難看出,組合的力量是無窮的。隻有把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麵或者各種要素拚湊起來進行思維,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力量。這就是1
1>2的智慧。
有一次,聞一多先生給學生上課。走上講台後,他先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算術題:2
5=10000。然後,他問學生:“大家誰知道二加五等於幾?”
學生們都感到疑感不解,齊聲回答:“等於7。”
聞先生說:“不錯,在數學領域裡,2
5=7,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在藝術領域裡,2
5=10000也是可能的。”
說著,他拿出一幅題為《萬裡馳鴉》的國畫讓學生們一起欣賞。隻見畫麵上突出地畫了兩匹奔馬,在這兩匹奔馬後麵又錯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畫了五匹馬,這五匹馬後麵便是許多看得不是很真切的黑點點。
聞先生指著畫說:“從整個畫麵的形象看,隻有前後七匹馬,然而,凡是看過這幅畫的人,都會說這裡有萬馬奔騰,這難道不是2
5=10000嗎?”
組合思維的形式
組合思維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同類組合
同類組合指把若乾相同事物組合在一起。這種組合在保持事物原有功能或原有意義的前提下,通過數量的增加,來彌補功能的不足或獲取新的功能、產生新的意義。
而這種新功能或新意義是原有事物單獨存在時所不具備的。例如,雙向拉鎖、三合米、雞尾酒、雙排訂書機、多缸發動機、雙頭液化氣灶、雙層文具盒、三麵電風扇、雙頭鏽花針、3000個易拉罐組合在一起的汽車、1000隻空玻璃瓶組合在一起的艾菲爾鐵塔等等。
2異類組合
異類組合是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領域的技術思想的組合、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功能物質產品的組合。如塑鋼門窗、鋼筋混凝土、香味橡皮、音樂賀卡等。
3重組組合
重組組合就是在事物的不同層次分解原來的組合,然後再按照新的目標重新安排的思維方式。
重組作為手段,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發揮現有技術的潛力。但在組合的過程中一般不增加新的東西,隻是按預定的目標改變事物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關係。如摺疊式自行車,吸塵器的垂直式、手柄式、並列式等。
4共享組合
共享組合指把某一事物中具有相同功能的要素組合到一起,以實現共享。例如吹風機、捲髮器、梳子共用同一帶插銷的手柄。
5補代組合
補代組合即通過對某一事物的要素進行摒棄、補充和替代,形成一種在效能上更為先進、新穎、實用的新事物。如:撥號式電話改為鍵盤式、銀行卡代替存摺。
6概念組合
概念組合即以詞類或命題進行組合。綜合來講,是對各類組合的綜合運用,它具有係統性、完整性、全麵性和嚴密性,如阿波羅登月計劃。
常見的概念組合思維方法有以下四種。
1主體附加法。主體附加法是指以某一特定的對象為主體,通過置換、插入其他技術或增加新的附件,來進行發明或創新思維方法。
2二元座標法。二元座標法是借用平麵直角座標係在兩條數軸上標點,按序輪番地進行兩兩組合,然後選出有意義的組合物的創新方法。
3焦點法。焦點法是將一預定事物作為焦點,依次跟羅列的各個元素構成聯想點以尋求新產品、新技術、新思想的推廣應用或者某一問題的解決途徑。
4形態分析法。形態分析法是通過對研究對象相關形態要素的分列和重新組合,以全麵尋求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案。
組合思維的特征
組合思維能夠把我們日常熟悉的東西重新組合併構成一個未知的、富有新意的事物。這種思維方法通常可以創造出新的事物,它儘管很簡單,但卻非常有效。
組合思維的性質如下圖所示。
1創新性
許多科學家認為知識體係的不斷重新組合是人類知識不斷豐富發展的主要途徑之一,從這一角度看,近現代科學的三次大創造是由三次大組合所帶來的。
第一次大組合是牛頓組合了開普勒天體運行的三大定律和伽利略的物體垂直運動與水平運動規律,從而創造了經典力學,引起了以蒸汽機為標誌的技術革命。
第二次大組合是麥克斯韋組合了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和拉格朗日、哈密頓的數學方法,創造了更加完備的電磁理論,因此引發了以發電機、電動機為標誌的技術革命。
第三次大組合是狄拉克組合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和薛定鄂方程,創造了相對量子力學,引起了以原子能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為標誌的新技術革命。
2廣泛性
組合思維的廣泛性可以在生活中的每件事情中體現出來。例如,在工作中,處理好與客戶之間利益往來和合作關係時就需要利用好廣
泛性。
3時代性
常見的組合有很多,比如:自行車
電瓶=電動自行車,手槍
消音器=無聲手槍。
4繼承性
繼承性在社會資源和社會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社會資源的繼承性,使人類社會的每一代人在開始社會生活的時候,都不是從零開始,而是從前人創造的基礎上邁步的。
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人類一方麵把前人創造的財富繼承下來,另一方麵又創造了新的財富。也正因為這樣,科技知識不斷髮展,一代勝過一代,並向生產要素中滲透,使勞動者素質不斷提高,生產設備不斷更新,科研設備得到改進,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社會財富的積累,反過來又加速了科技的發展。
總之,組合要求有廣博的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靈通的市場資訊;要善於積累,勤於思索,思維觸角向四處延伸,引發“共振”。
可以說,組合的道路四通八達,組合的方法層出不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