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從相似點出發的推理:類比推理
-
從相似點出發的推理:類比推理
在邏輯學上,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推斷出它們在另外的屬性上也相同的一種推理。
類比推理亦稱為“類推”,是推理的一種形式,是根據兩個對象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通過比較而推斷出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相同的推理過程。它是從觀察個彆現象開始的,因而近似歸納推理。但它又不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是由特殊到特殊,因而又不同於歸納推理。這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如,聲和光有不少屬性相同,如下圖所示。
即聲和光都有直線傳播、反射、折射和乾擾等現象;由此推出,既然聲有波動性質,那麼光也有波動性質。
下麵我們再來舉兩個例子,有家公司在鐵路沿線依次開設了三家藥店,它們呈一條直線。但很長時間過去了,銷售額總是上不去,經理非常著急。
有一天,又急又惱的經理上了電車準備回家。在電車上,他看見幾個小學生,都把手指套在三角尺的窟窿裡,用一隻手轉著玩,經理盯著三角尺看了許久,他忽然覺得眼前一亮。此時,他想起以前看過的關於軍隊戰略戰術的書:“這些直線排列的點,很容易被外力阻斷運輸線路,這正是失敗的最大原因。為了和友軍保持密切的合作,應該確保至少三足鼎立。”
想到這裡,他變得非常激動。回到家裡,他拿出地圖,看著呈直線分佈的三家藥店,不覺恍然大悟:“假如把三家藥店呈三角形分佈,那就取得了中間部分的麵積,居住在三角形裡的人肯定都會來買我的藥了。”
說乾就乾,經理就立刻著手調整藥店的位置。果然,冇過多久,營業額逐漸上升,效益也越來越好。
格羅培斯是享譽全球的建築大師。他從事建築研究40多年,成功解決很多建築方麵的難題,在世界各地留下了70多處精美的傑作。在設計迪斯尼樂園時,格羅培斯同樣花費了很多心血。在迪斯尼樂園快要完成施工、對外開放時,他還冇想好如何鋪設各景點之間的道路。我們來看看他最後是怎樣解決這一問題的。
為了按計劃竣工和開放,施工部打電話給正在法國參加慶典的格羅培斯大師,請他趕快定稿。關於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格羅培斯也覺得很傷腦筋,儘管已經修改了50多次,但他對自己的作品並不滿意。現在接到施工部的催促,格羅培斯更加著急了。巴黎的慶典一結束,他就讓司機駕車帶他去了地中海海濱。他想清醒一下,並儘快把設計方案定下來。
汽車在法國南部的鄉間公路上奔馳,這裡是法國著名的葡萄產區,放眼望去都是當地農民的葡萄園。一路上,格羅培斯看到不少農民將新摘的葡萄提到路邊,向過往的車輛和行人兜售,然而卻很少有人停下來購買。當他們的車子進入一個小山穀時,格羅培斯看到那裡停著許多私家車。
原來這兒是一個無人看管的葡萄園,行人隻要向路邊的箱子裡投入5法郎,就可以自行摘一籃葡萄。
據說,這座葡萄園的主人是一位老太太,她因年邁無力打理纔想出這個辦法。起初她還擔心這種辦法葡萄賣不出去,誰知在這綿延百裡的葡萄產區她的葡萄是賣得最快的。老太太的這種給人自由、任其挑選的做法使格羅培斯深有感觸,他下車摘了一籃葡萄,就讓司機調轉車頭,送自己回巴黎。
回到住處,他給施工部發了一封電報:撒上草種提前開放。施工部按要求在樂園撒了草種,時間不長,小草出來了,整個迪斯尼樂園的空地都被綠草覆蓋。在迪斯尼樂園提前開放的半年裡,草地被踩出一條條小路,這些踩出的小路有寬有窄,優雅自然。
第二年,格羅培斯讓人循著這些踩出的痕跡鋪設了人行道。更令人意外的是,1971年在倫敦國際園林建築藝術研討會上,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得到了與會者的認可,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
這就是類比推理,類比推理具有或然性。如果前提中確認的共同屬性很少,而且共同屬性和推出來的屬性冇有什麼關係,這樣的類比推理就極不可靠,稱為機械類比。
類比推理的形式
要找到一把合適的鑰匙來打開一把鎖,你首先要瞭解這把鎖的構造。因此想找到破解類比推理的“萬能方法”,就必須先來瞭解一下類比推理到底是以什麼形式出現的。
類比推理形式分為完全類推和不完全類推兩種形式,如下圖所示。
也就是說,完全類推是兩個或兩類事物在進行比較的方麵完全相同時的類推;不完全類推是兩個或兩類事物在進行比較的方麵不完全相同時的類推。
類比推理的10個關係
類比推理具有十種關係,具體如下圖所示。
1種屬關係
種屬關係又稱包含關係,是物種和所屬的關係,是一個概唸的外延包含並大於另一個概念外延範圍,也可以認為是大類和小類的關係,其逆向關係是包含於關係。
在類比推理應試中,要注意先後順序的區彆,如老鼠和哺乳動物,老鼠屬於哺乳動物;再如教科書和書籍,教科書的外延包含於書籍的外延範圍內。
2分解關係(構成關係)
分解關係是對合成事物拆分後構成的關係,即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比如:“汽車”與“汽車輪胎”、“國家”與“城市”等。在上述兩個例子中,汽車和汽車輪胎之間是分解關係,國家和城市之間是分解關係。反之,汽車輪胎和汽車之間、城市和國家之間就是構成關係,因為汽車輪胎是部分,而汽車是整體;城市是部分,國家是整體。
3並列關係(同義、近義、同類)
概括地說,並列關係可分為同級並列和非同級並列。同級並列是兩個概唸的臨近屬概念相同,如下圖所示。
因此,通常情況下我們把同義、近義、同類、同一等等關係都歸為並列關係,也就是它們在同一個所屬下是兩個同級的種。嚴格說來矛盾關係也應看作一種並列關係。
4矛盾關係(相對關係)
嚴格來說,這種關係應該屬於並列關係的一個很特殊的類。所謂矛盾關係,就是我們所說的對立關係,也就是在同一個所屬下的兩類事物或者詞語的相對或相反關係。
比如“美麗和醜陋”,這兩個詞語都是對外在視覺的描述詞語,屬於同一個屬類,而他們又是相互反義的,即為相對關係。
5互補關係
所謂互補關係是指兩個相互組合才能構成一個整體或者一個完整的事物或現象的關係。互補關係不同於並列關係。
例如,網球和網球拍,如果隻存在一個事物,那麼對於整體功能是冇有意義的,不可能實現其存在的價值或者功能。
6場所關係
場所關係主要是指事物和其所處的場所關係。場所關係的範圍極其廣泛,現實中的很多場景都反映的是場所關係。例如,工人和工廠,這是很具體的場所關係。
7主謂賓關係(主動客關係)
主謂賓很容易理解,我們在學習語言的時候,聽得最多的主謂賓關係。
主謂賓關係是指主體、動詞和客體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主體一般是關係和動作的發出者或者主動者,動詞是具體表明主體動作的範圍和形象化,客體則是關係或者動作的接受者或者被動者。
8屬性關係
屬性是事物具有的某些性質或者功能,分為本質屬性和非本質屬性。本質屬性是事物固有的屬性,具有必然性;反之,則為非本質屬性。進一步講,這種屬性關係可以抽象化,引申出一種代表關係來,例如,紅燈停、綠燈行等。
9因果關係
顧名思義,因果關係就是一個事物發生導致另一個事物發生的原因和結果之間的關係。因果關係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關係。
(1)必然因果關係
必然因果關係,其邏輯屬性與充分條件關係類似。
(2)或然因果關係
或然因果關係是指事物間的原因和結果存在某種聯絡,但不充分也不必要。例如:地震與海嘯等。
(3)反變因果關係
“反變”是對概唸的斷定或否定後而形成的因果聯絡。如:陽光與黑暗,有陽光,就必然不黑暗;冇有陽光,是否黑暗不能確定(可以有燈光、燭光等)。黑暗就是冇有陽光;不黑暗,是否有陽光不能確定。
在具體分析中,要辨彆其中某個概念一旦反變,兩者要具有必然(充分)因果關係的性質。上例中“有陽光,就必然不黑暗”就變化為具有必然因果關係的屬性。但是,如果變化為“冇有陽光就黑暗”顯然是謬誤。
10充分條件關係(逆向必要)
很多時候所給的兩個詞語或事物並不僅僅是簡單的可以逆轉的對映關係,而是可以由前者必然性的得出後者,但這種必然關係卻並不一定是可逆的。
例如,手術與消毒:正向看,手術一定要求消毒;但是反過來,消毒的並不僅僅是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