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 對事物進行合理的預測:假設推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對事物進行合理的預測:假設推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對事物進行合理的預測:假設推理

在我們解決疑難問題的時候,假設思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思維方法,幾乎任何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先進行一個或一些假設,然後再小心地求證。

眾所周知,假設是運用思維、想象,對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質或規律的初步設想或推測,是對所研究的課題提出的可能的答案或嘗試性理解。

假設並不是單純主觀思辨的產物,也不是以荒誕的臆造為基礎的虛妄、任意、離奇的猜想,而是依據事實和科學知識的基礎,對未知領域作有規律的推測。

假設的陳述的形式

假設是對變量間可能存在的關係的一種預測性陳述。它是以已有的事實材料和科學原理為依據,經過邏輯推理,對未知事實及其規律作出的一種假定性闡釋。假設是以一個可檢驗的命題形式陳述的。陳述的形式主要有三種。

1條件式陳述

其形式是“如果a,則b”。

2差異性陳述

其形式是“a不同,b亦不同”。

3函數式陳述

其形式是“y是x的函數”,或寫作y=f(x)。

假設是我們常用的手段,那麼,假設形成的途徑有哪些呢?如下圖。

所以,日常觀察、直覺或靈感、對實地調查資料的分析,以及從一個現有的理論認識中推導出來是假設的形成途徑。

假設思維的形成

假設思維,指根據已知的科學原理和一定的事實材料,對事物存在的原因、普遍規律或因果關係進行假定、說明和科學解釋的思維方法。

人們基於一定目的而做出的假設,隻是對事物的存在原因和規律性的初步假定說明。因此,它具有推測的性質,它提供給人們的知識也不是確鑿可靠的,還需要科學的論證和實踐的檢驗,因此假設的成立不能脫離實踐驗證。

一般來說,假設思維的運用和操作要分兩步走。

1假設

在做出假設之前,為瞭解決某個問題,要收集跟問題相關的、為數不多的事實材料和已有的科學原理,調動自己大腦中已有的知識,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對需要解決的問題的規律和本質提出初步的推測和假定,即作出假設。

2論證

假設隻是初步的猜測和假定,接下來就要利用有關理論和儘可能多的經驗事實材料,進行廣泛的驗證。這樣不僅可以充實假設,還可以修正假設,使其趨於合理。

例如,唐朝的時候,唐太宗為了邊境的和諧,將文成公主下嫁吐蕃國君鬆讚乾布。據說,在決定嫁給鬆讚乾布之前,曾有來自各地的4位少數民族使者,請求唐太宗將文成公主嫁給他們的國君。那麼,吐蕃的使者是如何求親成功的呢?

唐太宗難作出抉擇,為求公平,他出了5道難題讓各國使者來解答,哪國使者贏了,公主就嫁給哪國國君。吐蕃國君鬆讚乾布的使者祿東讚便是4位使者中的一員。

其中有兩道難題是這樣的:

第一題,太監拿來一顆孔內有9道彎的“九曲明珠”,要求使者用一根很細的絲線穿過去。各位使者不停地用手去穿線,絲線一直穿不過去。這時隻見祿東讚命人捉來了一隻大螞蟻,將絲線輕輕拴在螞蟻身上放入孔內,再在另一個孔端抹上一些蜜糖。很快地,螞蟻就由這一端爬到另一端,絲線也被順利帶了出去。

第二題,馬廄的兩邊各關100匹母馬和100匹小馬,要求使者們輪流辨認出每匹小馬的媽媽。使者們將柵欄打開,讓小馬到母馬堆裡,覺得小馬應該對母馬會比較親近。但是,事實並非如此,因為母馬看也不看身邊的小馬,小馬也自顧自地玩要。前三位使者隻好根據馬身上的花紋隨便亂猜亂配。

最後,輪到祿東讚來辨馬時,他要仆役將小馬關上一天,並且不給水喝。第二天仆役打開了柵欄,渴極了的小馬紛紛奔向自己的媽媽找奶吃。於是,祿東讚成功辨認出了小馬的媽媽。就這樣,聰明的祿東讚為他年輕的吐蕃國君鬆讚乾布娶回了文成公主。

祿東讚的聰明在於,他先假設每一個問題都是可解的。

首先,第一題中,他先假設絲線會像眼睛似的走過9道彎,順利地由另一端出去;然後,他又動腦筋想什麼東西可以鑽過小孔,又長眼睛,如何才能引誘它走出去;於是,他想到了螞蟻,以及用蜜糖來引誘螞蟻。

第二題中,他先假設小馬都會自動奔向母馬:然後,他考慮用什麼方法去誘導那些小馬,於是,他想到小馬的天性,也就是吃奶!這種假設思考幫助祿東讚由結果往前推理,從而順利地解開了難題。

這種為瞭解決問題而提出一些假設,然後圍繞假設再進行質疑的思維方法就是假設思維。假設思維法的主要特征就是“有目標性地質疑”,既然目標明確了,那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更容易找到。

假設的作用與特征

在社會學研究中,假設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它能規劃出研究工作的方向;研究者可以從假設中的一般關係推論到具體關係,而這些具體關係是可以設置指標加以測定的;通過對一係列指標的測定,證實或否定假設,就可以促進理論的發展,充實科學知識。

首先,假設可指導科研沿著一定方向行動。假設是科研設計的主要依據之一,一個良好的假設可以提示哪一種研究設計才能夠配合研究的需要。

其次,假設可指導資料的收集。假設是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所需證據的橋梁,它指導研究者收集解決問題所需要的證據和資料,使研究者對有用的重要的材料更加敏感。

通常,我們看到的假設特征有以下三點。

由於假設所依據的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有限,又要以此為基礎進行預見,所以以不同的事實材料和科學知識為依據,必然會出現不同的假說。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