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 第三篇 演練運用邏輯思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第一本邏輯學入門書_提升思考力 第三篇 演練運用邏輯思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非黑即白的思考方式

假如有人告訴你,一個複雜的問題隻有兩種做法或兩種可能的解決方式,不要相信他。假如有人告訴你,隻有一種做法,那他一定是錯的。非黑即白的思考通常是錯的,它使我們忽略處境的複雜,並打消我們尋找其他解決方式的想法。

無論如何,非黑即白的概括性陳述具有一種誘惑力,因為它們常包含一定程度的真理,但卻非完整的真理。完整的真理需要考慮事實與證據,並且要耗費精力去思考複雜的問題,而不是那些過度簡化的部分事實或證據。要想正確地評估複雜觀點與問題,就要懂得分析所有證據。

強迫症的定義

我想,你一定對“強迫症”這個詞語不感到陌生,網絡上對“強迫症”是這樣表述的:強迫症(ocd)屬於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一組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其特點為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一些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反覆覆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患有強迫症的人雖體驗到這些想法或衝動是來源於自身,極力抵抗,但始終無法控製,二者強烈的衝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慮和痛苦,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那麼,強迫症和邏輯思考方式有什麼關係呢?這主要是借鑒了強迫症的症狀,如下圖所示。

有些人的思考方式,就如同強迫症的症狀,比如在工作中,常常懷疑自己的工作是否做完,並且反覆證實自己的工作是否完成,甚至在晚上睡覺之前,都會再次對工作是否完成這件事情,產生懷疑和焦慮。

或者是在生活中,出門之前,明明已經將門窗關好,但是,出門之後卻反覆懷疑門窗是否關緊,內心中一定要得到一個“關好門窗”和“冇有關好門窗”的答案。

具有強迫邏輯思維的人的煩惱並不完全來自於自尋煩惱,而是常常在生活中遇到小問題後會不斷地想象未來會遇到的這個小問題派生出來的很多問題甚至大問題,這種被錯誤預計的問題將嚴重影響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的狀態,更嚴重的會導致行為失當,表現出一些強迫症的症狀。

綜合來說,也就是這種邏輯思維方式具有強迫的性質,同時,這種具有強迫性質的邏輯思維方式也往往導致了強迫性質的行為。如下圖所示。

這種具有強迫性質的邏輯思維具有以下特點。

如果你在生活中或者是工作中也是常常懷疑工作是否做完、門窗是否關好,甚至坐立不安,非要回單位去證實工作是否完成,或者是非要打車回家確認門窗是否關好,那麼,你就要小心了,是不是你也具有這種強迫性質的邏輯思維呢?

檢查你是否具有這種強迫性質的邏輯思維很簡單,如下圖所示。

可以說是幻想增加了恐懼感,總之重度強迫邏輯思維的人會難以控製自己的邏輯行為,給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