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 第276章 你來演三天試試
然而那份星空般的寧靜,在手機螢幕亮起的瞬間被徹底擊碎。
一條簡訊像淬了毒的鋼針,紮進林楓剛剛溫熱的心口。
“同學說我靠你施捨活著”,小石頭名字後麵跟著的這行字,每一個標點都彷彿在嘲笑他所有的努力。
笑容凝固在臉上,繼而被一種冰冷的憤怒所取代。
一夜無眠。
林楓沒有回複簡訊,他知道任何言語的安慰在惡意的揣測麵前都蒼白無力。
他隻是沉默地,近乎偏執地開始行動。
他翻出了一個舊賬本,過去三個月所有的支出記錄被他用紅筆重新圈出,每一筆都清晰地標注著用途。
夜市攤位的水電費單據、護膝采購的原始發票、甚至連每一箱泡麵的超市小票,都被他從一個鐵盒子裡一張張攤開在桌上,像一排排準備上戰場的士兵。
他開啟手機相簿,將過去幾十天裡為小石頭準備的晚餐照片一張張匯出,整理成冊,從兩葷一素到偶爾加餐的雞腿,無聲地訴說著事實。
天色微亮,晨光熹微。
404寢室的微信群裡,林楓發出了一條簡短到不容置疑的訊息:“我們不解釋,我們直播。”
幾乎是同時,趙子軒的回複彈了出來,帶著一絲震驚和興奮:“你要玩大的?”
林-楓隻回了一個字。
這個字彷彿一道軍令,404寢室這台精密的機器瞬間高速運轉起來。
計算機天才陳默幾乎是立刻從床上彈起,雙手在鍵盤上化作殘影,他要在一上午之內,搭建一個名為“404透明賬本”的微信小程式。
一行行程式碼流淌在螢幕上,構建出一個絕對公開的堡壘:所有捐款的來源與流向、每一批護膝的采購單價、物流費用,甚至林楓自己墊付的那幾箱泡麵錢,都將以最原始、最直接的方式呈現在所有人麵前,分毫不差。
張野則二話不說,披上外套就衝了出去。
他聯係上列印店的老鄭,那個總是笑嗬嗬的中年男人聽完原委,二話不說翻出了壓在箱底的票據存根。
張野蹲在狹小的店裡,一張張地用手機掃描,將這些帶著油墨香氣的原始證據,一一上傳至陳默剛剛建好的資料庫後台。
而作為團隊的“門麵”,趙子軒則冷靜地寫下了一段直播開場白。
當直播鏡頭開啟,麵對著螢幕後成千上萬或好奇、或質疑、或惡意的眼睛,他沒有絲毫的憤怒與辯解,隻是平靜而有力地宣佈:“從今天起,我們邀請任何一位質疑者,來夜市‘體驗上崗’。我們會為你提供同樣的工作,乾三天,工資照發。如果你能堅持下來,我們所有的賬目、所有的人員都任你調查。如果你乾不完,就算我們輸。”
直播的重頭戲,由林楓親自操刀。
陳默那台寶貝得不行的專業無人機升空,鏡頭越過雜亂的電線,緩緩飛越這片被城市霓虹遺忘的夜市棚戶區。
畫麵穩定而安靜,帶著一種紀錄片般的克製。
淩晨四點,修理三輪車的老王滿手油汙,對著鏡頭憨厚一笑;賣早點的阿芳蹲在小小的攤位前,小心翼翼地給睡眼惺忪的女兒熱著一碗粥;鏡頭最後緩緩推進,停在了那條熟悉的樓道,小石頭蜷縮在一個角落,借著頭頂那盞接觸不良、忽明忽暗的燈泡光芒,一筆一劃地寫著作業。
直播間的標題隻有一行字:“你說我們在作秀?那你來演三天試試。”
彈幕起初是滿屏的嘲諷與不屑。
“演的吧?”“這劇本不錯,夠催淚。”“我就不信沒點貓膩。”但隨著無人機鏡頭下那一個個真實而粗糲的生活場景展開,彈幕的速度漸漸慢了下來。
當鏡頭切回,林楓正默默蹲在一個漏水的公共水管前,用自己的保溫杯一下一下地接水,準備燒開給孩子們當飲用水時,整個評論區陷入了詭異的沉默。
那雙因為長期搬運重物和接觸冷水而有些紅腫的手,在高清鏡頭下清晰可見。
就在這時,一個id名為“深挖君”的人,悄然抵達了夜市。
他摘下口罩,換上一副憨厚的表情,以誌願者的身份成功報名上崗。
他的揹包裡,藏著最先進的針孔攝像頭,他要拍下所有“擺拍”的證據,一舉摧毀這個虛偽的“慈善偶像”團隊。
然而,他看到的第一幕,是張野。
這個平日裡最愛耍帥的體育生,正單膝跪在泥地上,為一個腿部殘疾的孩子調整護-膝的鬆緊帶。
金屬搭扣鋒利,劃破了張野的手指,滲出血珠,他卻彷彿未覺,隻是專注地調整著,直到孩子露出舒服的表情。
他看到的第三幕,是林楓。
淩晨兩點,所有人都已沉沉睡去,林楓的房間還亮著燈。
深挖君悄悄靠近,透過窗戶的縫隙看到,林楓正趴在桌前,一筆一筆地核對著白天入庫的物資賬目。
桌上,放著一盒已經冷透的泡麵,旁邊壓著一張歪歪扭扭的紙條,是小石頭的字跡:“哥哥,我以後要當醫生。”
深挖君默默地收起了裝置,他沒有拍下任何他想要的“證據”,反而悄悄地,用手機的長焦鏡頭拍下了一張特寫——林楓接水時,那隻凍得有些開裂的手背。
他還拍下了牆上那張已經被油漬浸染、邊角捲起的“404互助平台”二維碼。
離開前,他經過正在除錯伺服器的陳默身邊,忍不住低聲問了一句:“你們把所有模式都公開,不怕……被人學去,把你們的模式複製了?”
陳默頭也沒抬,目光依舊盯著螢幕上的程式碼,平靜地回答:“我們不怕複製,我們怕的是沒人做。”
那天晚上,深挖君回到自己的工作室,刪掉了所有準備好的“揭黑”剪輯素材。
他在空白的文件裡,隻留下了一句草稿:“也許,不是所有光都是聚光燈。”
這場直播的風暴,遠比404寢室的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猛烈。
它不僅讓那些惡意的揣測灰飛煙滅,更在網路上掀起了一場關於真實與善良的巨大討論。
直播錄影的點選量以幾何級數攀升,那個透明賬本的小程式伺服器幾度被熱情的使用者擠到崩潰。
而在距離夜市千裡之外的一間頂級寫字樓裡,一場緊急會議正在召開。
巨大的顯示屏上,定格的正是趙子軒在直播中發出“上崗挑戰”時,那張充滿自信與感染力的臉。
資料分析師指著螢幕上不斷飆升的使用者畫像關聯詞——“青年”、“責任”、“擔當”、“真實”,語速極快地彙報著:“……各項資料表明,趙子-軒的個人形象,與我們正在尋找的‘青年正能量計劃’代言人契合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八。他的公眾形象已經脫離了單純的網紅範疇,正在成為一種現象級的符號。”
會議室裡,一位決策者看著螢幕上那個眼神清澈、嘴角帶笑的年輕人,緩緩地點了點頭,他的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彷彿在衡量一個極具價值的投資。
夜市的喧囂與掙紮,棚戶區的艱辛與希望,在這些冰冷的資料和商業價值評估麵前,被抽象成了另外一種東西。
一種可以被估價,可以被利用,也隨時可以被替代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