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 第305章 審判日,我們來了
老吳的三輪車在清晨的薄霧中嘎吱作響,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留下兩道濕漉漉的痕跡。
車後鬥裡,來自天南海北的信件堆積如山,每一封都承載著一個家庭沉默的重量。
他每天的工作就像一個虔誠的儀式:分揀、編號、用老舊的掃描器將它們一一數字化,再由陳默上傳至那張覆蓋全國的“故事地圖”。
這天,一封牛皮紙信封引起了他的注意。
它沒有寄件人地址,也沒有署名,郵戳模糊不清,像一個來自過去的幽靈。
他拆開信封,裡麵沒有信紙,隻有一張泛黃的黑白照片。
照片上,一群麵板黝黑的村民正圍著一個剛挖開的土坑,像是在挖井。
他們身後,一條褪色的橫幅在風中微微鼓起,上麵的字跡依稀可辨:“等不起批複,自己動手”。
老吳粗糙的手指摩挲著照片邊緣,渾濁的眼睛裡閃過一絲光。
他拿起一支記號筆,在信封背麵用力寫下一行字:你們不是第一代野路子,也不會是最後一撥。
然後,他鄭重地將這封信和照片掃描,編號:第8888號證言。
市民廣場,晨練的人群早已散去,隻剩下張野和幾十個康複家庭的父母。
他們沒有拉橫幅,也沒有喊口號,隻是安靜地坐在冰涼的台階上。
每個人手裡都舉著一塊親手打磨的木牌,上麵用稚嫩的筆跡寫著一行行簡單的字:“第一次叫媽媽”、“自己走了三步”、“衝我笑了”。
這些不是控訴,而是生命的勳章。
陽光穿過稀疏的雲層,照在他們布滿倦容卻異常堅毅的臉上。
幾名城管隊員走了過來,領頭的那個年輕人麵帶難色,試圖勸離。
張野沒有起身,隻是從隨身的布包裡拿出一本列印裝訂好的冊子,遞了過去。
封麵上寫著:《非營利互助組織法律依據彙編》。
他指著其中一頁,平靜地說:“《民法典》第八十八條,我們正在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利。”年輕的城管隊員愣住了,他低頭翻了幾頁,那些冰冷的法條此刻彷彿有了溫度。
他沉默了片刻,壓低聲音說:“你們……拍個照吧,我回去也好交代。”說完,便帶著人退到了一旁,遠遠地看著。
與此同時,趙子軒的工作室裡,印刷機正發出低沉的轟鳴。
他將那十萬份簽名,連同小蘭那幅充滿生命力的蠟筆畫,設計成了一套限量版的“聯署紀念冊”。
封麵是小蘭的畫,內頁則按照全國各個省份的地理分割槽,精心裝訂。
他聯係了全國三十家誌同道合的獨立書店,發起了一場名為“證據”的公益展售。
規則很簡單:每賣出一本紀念冊,就向偏遠山區的特殊學校捐贈一節電池課的費用。
有書店老闆打來電話,言語中充滿擔憂,怕惹上麻煩。
趙子軒隻說了一句話:“你賣的不是書,是這個時代裡,還有人敢站出來說‘我支援他們’的證據。”電話那頭沉默了許久,然後傳來堅定的回答:“我明白了。”展售首日,兩千冊紀念冊被搶購一空。
後台所有的訂單備注欄裡,都寫著同一句話:“請務必寄一張收據給我,我要留著。”
倒計時的鐘聲,最終在林楓這裡敲響。
一份蓋著公章的正式傳喚通知書,送到了他的手上,時間定於三天之後。
他沒有像其他人預想的那樣去聯係律師,或是準備辯護詞。
他和陳默把自己關在404寢室,不眠不休地整理出了一份名為《十萬證言摘要》的檔案。
他們從海量的故事中,精選出三百個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每一個都附上了當事人的親筆信影印件。
檔案被製作成一個u盤和一本厚厚的紙質冊。
他特意將小蘭那幅色彩斑斕的畫放在了首頁,而老吳那張在村口挖井的黑白照片,則被放在了最後一頁,作為無聲的結尾。
出發前夜,林楓站在404寢室的門口,看著三個神情凝重的兄弟,他笑了笑,說:“明天,我不是去自首,我是去開庭——為所有說不出話的人,開一場沒有法官的庭。”
傳喚當天,天空出奇地晴朗。
林楓獨自一人走向市公安局那棟莊嚴的大樓。
然而,當他走到門口時,卻停住了腳步。
他看見了熟悉的景象——老吳那輛嘎吱作響的三輪車,正緩緩地從街角駛來,車上堆滿瞭如山的書信。
在三輪車後麵,是張野、趙子軒,以及那數十位曾在廣場上靜坐的父母,他們依然舉著那些寫滿奇跡的木牌。
人群彙聚在林楓身後,安靜而有力。
林楓沒有立刻走進接待大廳,而是轉身從老吳車上抱起最上麵那厚厚的一摞信件,走向門口站崗的接待民警。
他將那重逾千斤的信件遞過去,目光清澈而堅定:“同誌,這裡麵有三萬兩千個簽名和故事,您要一個一個念,一個一個核實嗎?”民警下意識地伸手接過,被那驚人的重量墜得手臂一沉,整個人都愣住了。
就在這時,不知是誰的手機鏡頭對準了他們。
林楓沒有理會,他轉身,麵向所有可能存在的鏡頭和目光,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廣場:“我們不迴避任何調查,但我們要求——這場審判,必須有人民在場。”話音落下的瞬間,遠在大學城的陳默按下了回車鍵。
公安局門口的景象被實時直播,而在“故事地圖”的界麵上,全國各地被點亮的光點,瞬間連成一片,如星河奔湧,照亮了整個螢幕。
林楓站在公安局接待大廳的玻璃門外,沒有再向前一步,也沒有離開。
他身後的陽光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與身後那片沉默的人群融為一體。
大廳內,那位年輕的接待民警下意識地低下了頭,視線落在了懷中那摞信件最上麵的一本簽名冊上。
冊子的封麵,是小女孩用蠟筆畫出的太陽。
他的手指,有些遲疑地,觸碰到了冊子的邊緣,然後,緩緩地,翻開了第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