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 > 第450章 信用這東西,能當飯吃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的室友全是臥龍鳳雛 第450章 信用這東西,能當飯吃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電話那頭的死寂像一隻冰冷的手,順著聽筒扼住了林楓的咽喉。

他結束通話電話,房間裡安靜得能聽見自己心臟擂鼓般的巨響。

姨媽那句“家庭信用評級不達標”像一枚淬毒的鋼針,紮進了他的腦海。

小宇,那個每次考試都拿第一、牆上貼滿獎狀的外甥,那個把“考上青州大學,給媽媽買大房子”當作口頭禪的孩子,就因為他母親三年前那筆五百元的匿名捐款,被擋在了助學金的大門外?

林楓眼前猛然閃過王姨葬禮那天的情景。

陰雨連綿,姨媽哭得幾近昏厥,在無人注意的角落,顫抖著將一張小紙條塞進燃燒的香爐。

青煙繚繞中,他瞥見了那行字:“阿芳,好人不該這麼走。”王姨就是一名塵肺病工人的妻子,為了給丈夫討一個公道,奔波多年,最後積勞成疾,撒手人寰。

那場“塵肺工維權募捐”,是街坊鄰裡自發組織的,姨媽捐的五百塊,是她從牙縫裡省下來的。

善行被編碼,同情成了罪證。

這個認知讓林楓背脊竄起一股寒意。

他抓起外套,衝出家門,撥通了陳默的電話,聲音因為壓抑的憤怒而顯得異常沙啞:“老地方見,緊急情況。幫我調出所有關於社會信用評級的公開檔案,尤其是附件和補充說明。”

半小時後,城南一家通宵營業的茶餐廳包間裡,煙霧繚繞。

陳默的膝上型電腦螢幕上,密密麻麻的條款像一張無形的巨網。

趙子軒叼著煙,一臉嘲諷地指著螢幕:“找到了,媽的,藏得真深。”

《社會信用資訊管理辦法》附件十七,補充說明的第三小節:“直係三代親屬記憶體在參與或支援重大負麵社會行為記錄者,其未成年子女在申請教育、就業等關鍵公共服務時,相關部門可予以審慎評估。”

“審慎評估?”趙子軒冷笑一聲,把煙頭摁進煙灰缸,“說得真他媽文雅。審的是你有沒有一顆不該有的同情心,慎的是你這種‘高風險家庭’的後代能不能進重點班,彆汙染了人家的優等生資源。”

“不止如此。”一直埋頭在自己手機裡翻找資料的張野猛地抬起頭,將手機拍在桌上,“我剛問了我片兒警的老同學,他給我透了個案例。北街的李阿姨,記得嗎?去年夏天雨夜,有個老頭騎車摔了,她好心幫忙打了急救電話還報了警,結果老頭家屬訛人不成,反手投訴她‘多管閒事’。最後定性是‘擅自介入非職責範圍內的社會糾紛’,信用分當場扣了五十。她女兒今年的助學貸款,直接被凍結了。”

張野越說越激動,一拳砸在桌子上,茶杯裡的水都濺了出來:“救人救出個信用汙點?這他媽是什麼道理?以後誰還敢扶摔倒的老人?誰還敢出頭說句公道話?”

包間內陷入了死一樣的寂靜,隻剩下筆記本風扇的嗡嗡聲。

林楓盯著那條“親屬連坐”的條款,眼神愈發冰冷。

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信用評級,這是一把懸在每個普通人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它懲罰的不是惡,而是善。

“不能這麼算了。”林楓的聲音很低,但每個字都像從牙縫裡擠出來的,“他們用規則殺人,我們就得用規則反擊。”他看向眾人,眼中燃起一簇火苗:“我們以‘社會信用體係對教育公平性影響’的學術調研名義,申請教育係統的信用評估流程與標準公開。”

他迅速做出部署:“子軒,你路子廣,偽裝成《青州教育報》的特約記者,用最官方的口吻向縣教育局發函,要求資訊公開。張野,你去聯係李阿姨,還有因為類似狗屁理由被卡住的老張頭他們,就說有學者在做調研,需要他們的情況作為案例,組織一封‘信用申訴聯名信’,人越多越好。”

最後,他看向陳默:“默子,乾活了。我需要全縣所有初中、高中近三年的分班資料,尤其是重點班和普通班的學生家庭信用評級對比。我要知道,有多少孩子因為父母的‘善行’,被關在了普通班的籠子裡。”

陳默點點頭,手指已經在鍵盤上翻飛。

三天後,一張觸目驚心的資料圖出現在林楓的郵箱裡。

全縣“低信用評級家庭”的子女,有百分之八十七被強製分配到了普通班。

更可怕的是,這些普通班的班主任,大多是剛入職的新人或臨近退休的老教師,優秀教師的配備率比重點班低了整整三十二個百分點。

林楓攥緊了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他低聲喃喃,像是在對自己,也像是在對這個荒誕的世界宣告:“他們不是在分班,他們是在篩選人,用一套冰冷的演算法,提前淘汰掉他們認為‘不穩定’的後代。”

申訴聽證會那天,姨媽帶著小宇從鄉下趕到了青州。

少年穿著一件洗得發白的舊校服,胸口上卻彆著一枚嶄新的“青雲中學優秀學生”徽章,在灰暗的衣服上顯得格外刺眼。

他的書包很舊了,拉鏈都掉了一半,但擦拭得乾乾淨淨。

林楓帶他去食堂吃飯,孩子盯著選單上那些花花綠綠的菜名看了很久,目光在十幾塊錢的紅燒肉和八塊錢的番茄炒蛋之間來回遊移,最後還是小聲說:“表哥,我……我吃一碗素麵就行。”

林楓探身過去,直接對打飯阿姨說:“一碗素麵,再加一個大雞腿。”

雞腿被重重地扣在麵條上,濺起點點油花。

小宇猛地抬起頭,眼睛裡瞬間蒙上了一層水霧,他用一種近乎哽咽的聲音說:“表哥,來之前,我媽跟我說……她說,她寧可當初沒有生下我,也不願意讓我一輩子背著這個‘壞家庭’的名聲。”

林楓握著筷子的手陡然收緊,指關節咯咯作響。

他什麼也沒說,隻是默默把那碗麵推到小宇麵前。

他知道,這孩子背負的早已不是分數和名次,而是來自整個係統毫無道理的惡意與碾壓。

聽證會現場,空曠而壓抑。

教育局隻派來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科員,全程低頭玩著手機,麵對姨媽聲淚俱下的陳述,他隻是不耐煩地抬起頭,用標準的官腔應付:“阿姨,我們是按政策辦事,上麵的規定就是這樣,信用評級是市裡大資料中心統一生成的,我們隻是執行部門,沒有許可權做個案調整。”

輪到小宇發言,他站得筆直,像一棵倔強的小白楊。

他從書包裡拿出厚厚一遝獎狀的影印件,聲音因為緊張而微微發顫,但吐字清晰:“我從小學到初三,每次考試都是全縣前三名。可是我的班主任告訴我,因為我媽媽的信用分,拖累了我們班的‘家庭信用平均值’……我隻是想問一個問題,我媽媽幫助有困難的人,有錯嗎?我努力讀書,想靠自己的本事考個好大學,又有錯嗎?”

少年的質問在空蕩蕩的會議室裡回響,台下那幾個昏昏欲睡的評審員,沒有一個人抬頭,更無人回應。

一片死寂。

林楓胸中翻湧著一股滔天怒火,他站起身,準備帶著小宇和姨媽離開這個毫無意義的鬨劇。

就在這時,他的手機輕輕震動了一下。

是陳默發來的一張截圖。

圖片是後台資料庫的一個界麵,一行刺眼的資訊被紅框標出:【目標:周宇,狀態:列入未成年人待觀察名單,編號gz

-

e

-

7354。

關聯欄位:母親李桂芳,風險標簽:同情性偏差。】

“同情性偏差”……這五個冰冷的漢字,像五根燒紅的烙鐵,燙得林楓眼睛生疼。

他猛地回頭,看向那個正默默收起一遝獎狀和申訴書的少年。

小宇的動作很慢,很輕,像是在收拾一段本不該屬於他的、被強行塞進書包的童年。

林楓深吸一口氣,轉頭對身旁的張野低聲說道:“他們用演算法給三代人判了刑。現在,我們得讓他們知道——人,不是資料。”

張野重重地點了點頭,眼中是壓抑不住的怒火和決絕。

林楓的目光掃過會場,最後落在手機螢幕上,他的大腦飛速運轉,開始構建下一步計劃的版圖。

聯名信隻是第一步,輿論造勢是第二步,但這些都還不夠,他們需要一個更有力的突破口,一個能讓整個係統都感到痛的案例。

他沉聲對張野說:“聽證會結束了,但我們的事才剛開始。那份聯名信上的名單還不夠長,我們需要更多活生生的例子,把這張網的每一個窟窿都暴露在陽光下。你回老城區去,去那些最容易被忽略的市集、巷弄裡,再去找,去聽。我們不能放過任何一個被這套係統壓垮的家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