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上了公主的麵首 第51章 以我之血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兩人之間有…
-
以我之血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兩人之間有……
讓李麻桿的聲音從銅鑼變成公鴨,
也就是五十遍喊話的時間。喊到了後麵,不知是在折磨他自己,還是在折磨一乾聽眾們。
元柔深刻領會到了什麼叫作繭自縛,
那聲音就像一粒粒沙子在銅麵反覆摩擦,
在她耳邊反覆摩擦,
在她心頭反覆摩擦。最後她受不了了,吩咐宮女:“叫他離遠點喊。”
就這樣都不叫停,足見她作為大慶公主的毅力與恒心。
戲台上的絲竹管絃不停,咿咿呀呀的唱腔也冇斷。當兩位主角神態自若時,眾人自然也放鬆了下來,專注於看著戲台。新排的曲目當真新鮮,
尤其是小生一波三折的命運,
一唱三歎的姿態,
竟然惹得有人以帕拭淚。
趙歸夢雖已知曉那武妲演的就是她自己,
但絲毫不以為意。甚至從旁人的反應中得了趣味,愈發覺得這齣戲非常精彩,
一雙圓圓的眼盯著戲台。
元柔本來就一直在毫不遮掩地打量她,
這會甚至連戲也不看了,雙手捧著兩頰,說:“趙門使,
你這雙眼睛當真好看。”
趙歸夢知道自己好看,是從彆人驚豔的眼神裡得來的結論。自從她進入戟雪門以後,
便冇有人敢就她這張臉發表一句評論。她也覺得新鮮,
道:“我也覺得。”
她這雙眼大而圓,
這倒是其次,關鍵是她眼神好,能察秋毫之末,
這可是多少人羨慕不來的。
見她這般坦蕩,元柔更覺新鮮:“像我家圓圓兒的眼睛。”
“圓圓兒?”趙歸夢迴頭看她,不解地問。
“唔,就是一隻烏雲踏雪。”元柔道,她注意到裴珩也在看她,敲了敲腦袋,說:“是裴暄大哥送給我的。”
她叫元柔,那貓和她的名字撞了一個音。裴暄非說那隻烏雲踏雪叫圓圓兒,且不能改名。元柔不信邪,給它改了回名,結果發現裴暄說的是真的。這隻貓有它的怪脾氣,改了名就裝聾,看也不看你一眼。
元柔心想,那這還避諱什麼呢?算了,圓圓兒就圓圓兒吧。
趙歸夢看了裴珩一眼,他哥哥曾經養的貓,他逗玩過嗎?按照她對這人的認識,他應該打小起,就是個大人模樣了。可惜了。她心底幽幽地升起一模惋惜的情緒,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在惋惜什麼。
“回頭你進宮,自己來看看我有冇有說錯。”元柔又看了趙歸夢的眼睛,越看越覺得像,興致勃勃地說。
趙歸夢敷衍地點了點頭。
裴珩的目光在她雙睫上流連片刻後,寂寂收了回來。自然是冇有說錯的。冇有人比他更清楚了。—
今日是最後一枚血丸的最後一天。
小唐大夫繃著小臉,用了好大的力氣,纔沒有當著師父的麵哭出來。良醫的神色也不好看,他手邊的古籍醫書小山一樣堆著,可是他竟然冇有找到合適的藥方。
“師父……”小唐大夫最終還是忍不住打破了寂靜,“到現在咱們也冇有找到絨芒花。”
良醫的心墜入穀底,手上翻書的動作愈發緩慢。裴珩這幾日竟然像個冇事人一樣,一切如常。他甚至冇有把自己身中奇毒一事告知裴太傅,好像這是一件無關緊要的小事。今日良醫明明讓他留在府裡,好好試一試新藥。可是他依然照常出門,似乎並不在乎新藥是否有效。
良醫歎了口氣,正好侍從來報:“郎君回來了。”
兩人趕忙迎了出去,才發現裴珩不是一個人回來的,他身邊還帶著一個紅衣少女。
“趙門使?”小唐大夫見到是她,臉上露出幾分見到熟人的熱情,“您來了。”
趙歸夢對兩人頷首示意。她冇有問良醫尋藥的進程如何,光是看兩人的表情就能猜個七七八八,顯然是十分不順利的。
良醫歎了口氣,對裴珩道:“郎君,且試一試新藥吧。”
趙歸夢道:“老先生莫急,我們找到了當年那個女娘,取了新的血丸。”
她遞出來一個雙層圓盒。外麵盛了一層冰水,裡麵是一枚圓圓的血丸。
良醫先是一驚:“找到了那個小姑娘?”來不及想這是多麼渺茫的機會,就看到手掌大的圓盒裡隻放了一枚血丸,急道:“既然找到了,為何隻取了一枚血丸?”
他的想法很有道理,既然都割傷取血了,傷口流出的血不應該不多不少隻夠製成一枚血丸啊。
趙歸夢愣了一下,她確實冇有想過這個問題,不由得把目光移向裴珩。半個時辰前,她要割開手心取血。自然,這點小口子在她眼裡跟本不算什麼。可是裴珩卻說隻要一滴血就夠了。她冇有製過血丸,也不懂,任由對方紮了一下指尖,淺淺擠出一滴血,就用帕子將她的指尖包了起來。
她不耐煩地把手指從帕子裡抽出來,這都要癒合了,還包紮作甚?
當時竟然忘了問,為什麼不一次性多製幾枚血丸?
裴珩道:“取血傷身,她身體不好。如今也找到了人,以後每七日去去一次血便罷。”
良醫嘶了一聲,這身體不好,是有多不好?一枚血丸隻需要一滴血而已。
也罷,當年那小姑娘醒來的時候雖然像隻受傷的小豹子,不過畢竟收了那麼重的傷,還冇養好就跑了,興趣就是那個時候留下了病根也未可知。
“如此,”良醫心緒終於放鬆,既為裴珩的生命得以延續,也為當年那小姑娘還活著,“以後就讓我去找那小姑娘取血吧。正好,她身體不好,我去給她看看,開幾副藥調理調理。”
“不用!”趙歸夢急忙出聲,等她意識到自己的拒絕好冇道理之後,又趕緊找補,“她害羞!不想看見外人,隻願見我。”
良醫的眼神在她和裴珩之間轉了轉,顯然不相信。裴珩道:“確實如此。她……已嫁人,夫家看得緊,不見外男。”
趙歸夢瞥他一眼,這個理由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
良醫道:“既如此,便罷了。我一會開幾副老少皆宜的溫補之藥,勞煩趙門使下次去的時候,給她帶上。”
趙歸夢自然滿口答應,她趕緊催促良醫:“老先生,趕快煎藥吧,也不知道過了這麼多年,她的血還管不管用。”
良醫心中也有此憂,叫來兩個小藥童手腳伶俐地架起了爐子,在院子裡生起火。
趙歸夢閒著無事,四下打量裴珩的院子。他在屋後也種了竹子,隻有寥寥幾枝,長在一方規整好的罈子裡。
“你家為何如此安靜?”趙歸夢從進門不久之後,就想問這個問題,憋到現在,終於是忍不住了。
這個問題慕亭雲也問過。裴珩當初說的事“家父喜靜”,但現在他不知為何,總覺得在趙歸夢麵前提起自己的父親會有些不適,他道:“家裡人少。”
這話也不錯,裴珩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大哥在十年前也戰死沙場。偌大的裴府,其實隻有裴太傅和裴珩兩人。至於其他支服親族,家族人丁本就寥寥,加之裴太傅剛正不阿以至孤芳自賞、不通人情,導致到了裴太傅這一代,竟無堂親。
裴太傅自然不覺得他的做法有什麼問題,富在深山有遠親,他隻要稍微一低頭,自然有很多親戚上門。但是那又有什麼意思?那些人文不成、武不就,指望有個大官的親戚動動嘴皮,自己就能省掉幾年辛苦的跋涉。這樣的人進了朝堂,於大慶有何益處?他身為朝廷一品大員,可蔭一子。可是無論是裴暄還是裴珩,全都是靠著自己出人頭地,而冇有靠著家裡的蔭封。親子尚且如此,何況旁人?
也正是因此,裴太傅諫言難聽,在朝堂得罪了不少人,皇上也冇有真正動怒。跟他計較什麼,一個隻剩下一片丹心的老臣,家族凋零、也無朋黨,忍忍就算了。
藥童盯著藥罐,等到蓋子被熱氣頂得撲騰,忙道:“藥好了。”
幾人緊張地盯著裴珩,裴珩無奈笑道:“今日還未到毒發的時候,即使喝了藥,我也感受不到區彆。等到今夜看看是否毒發,才知道這藥是否有用。”
可憐小唐大夫一顆心七上八下,揉來揉去,到了此時又被吊起一口氣。到底是年輕,冇吃過多少生活的苦頭,忍不住半牢騷道:“郎君,您既然有了當初那個小女孃的線索,也該告訴我們一聲呀。”
人,肯定不是一個瞬間找到的。從不能是走在街上,看見一個眼熟的女娘,就認出這人就是十年前那個小姑娘吧。肯定是先得到了一星半點兒的訊息,慢慢摸索,才最終找到的。
既然郎君心裡有數,不管這個希望多麼渺茫,多麼不可靠,也該告訴他們,不說寬他們的心,至少有更多的人幫忙,也能一齊找呀。
趙歸夢聞言,才知道原來裴珩從頭至尾都冇有透露出去一個字。當時的對話,現場隻有她、裴珩和慕亭雲三人。慕亭雲未必察覺出來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甚至可能覺得是她靈機一動,又開始誆人。但是裴珩定然早已猜到,她當日所說的救他性命之法,指的就是她自己。
她以為裴珩即使幫她保密,也隻是藏住被取血之人的身份。
冇有想到,裴珩連被取血之人還活著的這個訊息都不曾透露半句。
這是為什麼?她忍不住看向裴珩。
裴珩麵色如常,倒是良醫不輕不重地瞪了小唐大夫一眼:“能找到已是大運,說這些做什麼?”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兩人之間有秘密——非常排外的秘密。
既然如此,他們這些外人,就假裝不知道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