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是正德帝 > 第294章 歸去兮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是正德帝 第294章 歸去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朱厚照接著問王瓚:“正巧你來了,烏思藏闡化王、輔教王、直管招討司、朵耳宣慰司、長河西雅州雜道長官司、天全六番招討司及三十六種大小番司奏請入貢。禮部怎麼看?”

王瓚聞言答道:“啟奏陛下,這事兒禮部知道,正在議論,雅州乃各番入境之地,不隸屬於貢職,並且有三十六個大小番司,沒有詳細記錄他們的地域和族氏。故而請旨詔地方撫臣核實。”

朱厚照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麼辦。”

王瓚便道:“陛下聖明。”

朱厚照知道王瓚要走了,也道:“你回去,務必小心謀劃,隻管放手去做,大不了就說是朕讓你這樣做的。”

王瓚心中一暖,心道:“皇帝還是有些人情味的。”於是也道:“臣遵旨。”便行禮而退。

朱厚照接著又開啟一本,果然王瓊出手了,原來原先上疏議論的科道官們,被吏部揪著不放,說他們妄議朝政,誹謗君上而進行了彈劾,並且乞求記檔,外放為官。

朱厚照當然同意,於是禦批“照準。”

事情總算告一段落,同時很快皇帝釋放宋素卿及大內氏各自回國的訊息還是流傳了開來,科道再次紛紛上疏要求皇帝懲治元凶,同時罷市舶司,斷絕與日本國的朝貢貿易。

朱厚照留中不報。

楊廷和也遞奏本道:“日本倭人,不服教化,遠離中國,自太祖高皇帝殺我朝使者,朝廷從未寬恩於日本,且倭患起於市舶,乞陛下效洪武十三年故事,行海禁,罷市舶司,嚴禁瀕海居民通海。海波寧靜,國家平安。”

朱厚照看到這個奏本時第一時間是不相信的,心中覺著楊廷和作為當朝首輔,無論如何大局觀還是要有的,大九卿一個都沒上疏,你作為政府首相,就捋起袖子,親自下場,不合規矩。

“好,你老楊不合規矩,我也不合規矩。”朱厚照腹誹道,“既然如此,我就陪你把這戲演完。”於是親自在禦批上批改道:“爾勸朕效仿洪武故事,然爾置太宗如何!不準!”

楊廷和收到皇帝禦批的時候,心情如何大家是都不知道的,但是很快楊廷和通過乞休疏,再次證明自己不想再伺候皇帝了。

不過朱厚照也仁義,仍是挽留。

不久,王瓚和佛郎機使節皮萊資和議的訊息還是出來了,佛郎機皮萊資方麵認為滿剌加城距離中國較遠,讓他們駐軍也無妨,換來的是所謂朝貢,不過是貿易的另一種說法,按照皮萊資本人的說法:“我們不遠萬裡來中國不就是為了貿易?”

於是皮萊資個人是同意這個方案的。

但是,大明的官員不同意。

很簡單,他們認為既然我們上疏要求陛下關閉市舶司您不同意,竟然還要給佛郎機人頒發勘合,你是不是想錢想瘋了!

於是楊閣老不負眾望再次上疏道:“臣聞佛郎機久駐南海,掠買良民,築室立寨,為久居計,剽劫行旅,乃至掠小兒為食,後攀附鎮守太監許八而至京城,陛下南巡,其使火者亞三因江彬之故,竟然侍奉左右,陛下棄漢語竟學其語以為戲。滿剌加乃敕封之國,而佛郎機敢並之,且啖我以利,邀求封貢,決不可許。”

朱厚照聞之批改奏本道:“廣東中公私諸費,大多依靠商稅,如果外國商船不來,則公私皆窘。且允許我朝駐軍滿剌加,與歸還何異,滿剌加王不知其遁往何處,朕差官兵替天牧民又有何哉!”

不久張嵿、張永會本道:“祖宗之法,諸番常貢外,原有抽分之法,今許佛郎機互市有四利:其一,稍取其餘,足供禦用;其二,兩粵連年用兵,府庫耗竭,所得之利,以充軍餉,防備不虞;其三向來依賴廣東的糧食供給,如果有一點征調,就會措辦不及,若番舶流通,則上下交濟;其四小老百姓以買賣商品為生,拿著一文錢的貨物,即得展轉販易,衣食其中。”

朱厚照將會本下有司議論。

但是令朱厚照沒想到的是,這好處那麼多的事,京城的官員就是看不見,爭相批駁,楊廷和更是一擊必殺招使了出來,再次上疏道:“臣聞廣東文武官月俸多以番貨代,至是貨至者寡,從而有議複許佛郎機通市者。乞陛下敕書令兩廣悉行禁止”

朱厚照對此全然不予理會,此刻他一門心思都撲在趕赴東官廳,參加其小舅子所在四衛營的校場官兵一體試驗上。

此次試驗,規格頗高。不僅朱厚照親臨現場,五軍都督府、兵部、都察院等一眾官員也都被召集前往。甚至,皇帝還帶上了內閣成員,連邵元節都在隨行之列。這一番舉動,在眾人眼中,無疑是皇帝在瞎折騰,放著正事不乾

東官廳的校場上,一片肅殺又熱烈的氛圍。朱厚照身著一身鮮亮的戎裝,身姿挺拔地站在觀禮台上,眼神中滿是期待與興奮。身旁,夏勳昂首挺胸,滿臉自豪,不時向皇帝介紹著即將開始的試驗環節。

五軍都督府、兵部、都察院等各級官員整齊排列在兩側,他們交頭接耳,臉上帶著些許疑惑與好奇。而內閣成員們則神色各異,有的眉頭微皺,似乎對這場試驗心存疑慮;有的則不動聲色,靜靜觀察著。邵元節身著道袍,站在一旁,目光平靜地看著校場,彷彿一切都在他的洞察之中。

隨著一聲令下,校場的號角聲驟然響起。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出,步伐整齊劃一,手中的兵器閃爍著寒光。他們進行著各種戰術演練,時而快速衝鋒,時而靈活變陣,喊殺聲震耳欲聾。朱厚照看得熱血沸騰,不時鼓掌叫好,還興奮地與夏勳交流著對士兵表現的看法。

但是興奮歸興奮,朱厚照內心中,還是渴望將武器迭代,所以和佛郎機的和議的動力來源,武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彼時,外頭災情尚未平息,可皇帝卻大張旗鼓地耗費錢糧,舉辦這場所謂的官兵試驗。朝中大臣們按捺不住,紛紛上疏皇帝,言辭懇切地指責此舉不當。

朱厚照見了這些奏疏,態度強硬,毫不客氣。但凡言辭激烈的大臣,統統被他外放為官。同時,他還特意指示王瓚,讓其不必理會這些反對之聲,與佛郎機的和議照常推進。

楊廷和聽聞此事後,再次上疏,請求辭去官職。這一次,皇帝的反應出乎了所有百官的意料,竟然批準了楊廷和的請辭。

此訊息一經傳出,滿朝皆驚,眾人皆驚愕得不知所措。然而,楊廷和卻表現得極為鎮定,仿若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他甚至主動前往宮中,向皇帝告彆。

至於二人在宮中交談的具體內容,無人知曉。大家唯一確定的是,楊廷和離開時,神色愉悅,看起來心情頗好。皇帝恩賜敕楊廷和馳驛還鄉,同時令有司月給米十石,歲撥夫十人。皇帝還風趣地說道:“此乃取十全十美之意。”

就這樣,曾經在朝堂上如日中天的帝師、首輔,身兼大明朝少師兼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等諸多要職的楊廷和,正式致仕,離開了政治舞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