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是正德帝 > 第300章 陽明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是正德帝 第300章 陽明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紫禁城,乾清宮內,陽光透過窗,使得光影在朱紅宮牆與雕梁畫棟間搖曳。大明當今皇帝朱厚照身著明黃龍袍,身姿筆挺地端坐在龍椅之上,深邃眼眸中隱隱透出對即將到來會麵的期待。

不多時,殿外傳來腳步聲,隻見魏彬領著一人進入殿內,朱厚照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月官服,官服上繡著白澤補子,頭戴烏紗,邁著四方步,緩緩踏入殿中。此人麵龐清瘦,眼神中透著睿智與溫和,周身散發著不凡氣質,正是名震天下的王守仁。

王守仁踏入殿內,撩起衣擺,恭敬地跪地,聲音清朗:“臣王守仁,叩見皇帝陛下,願陛下萬歲萬萬歲。”

朱厚照微微抬手,臉上露出一絲和煦笑容,說道:“平身。”

王守仁聞言便謝恩起身。

朱厚照目光灼灼,開門見山地說道:“許久不見信來,可是忙的很。”

王守仁道:“臣遠離朝堂,處江湖之遠,許多情形,非親眼所見不可妄斷,故而少了書信,乞陛下恕罪。”

朱厚照笑道:“沒說你有罪。”朱厚照這會兒隻感覺內心緊張萬分,心臟怦怦直跳。於是接著問道:“何時起身來的?”

王守仁道:“因公私諸事,須在家裡料理齊備。在四月初四日啟程進京。”

朱厚照心中盤算著日子,又問道:“走的運河嗎?”

王守仁答道:“是。”

朱厚照又問道:“去曲阜了麼?”

王守仁道:“臣領了聖旨便一路北上,不敢耽擱,未有去曲阜。”

朱厚照聞言點點頭,又問道:“一路上民生如何?”

王守仁道:“各省民俗不一,沿河還行,隻聞各地因災害,民生疲睏。”

朱厚照又問道:“河南如何?”

王守仁道:“以往河南流民甚多,今年亦有,隻是沒有成勢。”

朱厚照又問道:“張璁如何?”

王守仁道:“臣在路上,必有人交接應酬,言談之際,也有議論張璁,隻是臣不知原委,未免不便。然臣深知‘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為人臣忠則儘命,就是到了極處了。臣觀近來時勢,見得、聽得許多事件,同僚官聲在第一層,民聲在第二層,自己的性命還要在上一層,須拚得將聲名命看得不要緊,方能替朝廷做好事。”

朱厚照點點頭,聽出了王守仁的潛台詞,張璁官聲不好,但是辦事還可以。於是道:“他辦事尚可。”

王守仁道:“是,即如前彰德府夏邑縣頒行鄉約,臣原也做過,百姓艱難,於民休息。當時張璁備受攻擊,輕則罷官,重則失命。其時臣聞京城士大夫罵者頗多,就是浙江也有唾棄者,認為他有辱斯文,他卻忍辱負重,拚卻名聲,全了鄉民自治,此事非張璁之所辦,亦無辦法。”

朱厚照聞言道:“所以朕屢屢提拔,讓他做了佈政使。”於是又問道:“那麼王瓊、王憲、王瓚呢?”

王守仁道:“均係忠貞之臣。”

朱厚照道:“他們在地方都有功勳,非翰林所能比功,不過都是老人了,新的還趕不上。”

此話一出,一旁的魏彬、陳敬等人暗自心驚。

王守仁卻道:“張璁是能臣。”

朱厚照笑道:“朕豈能不知,六部、內閣裡也有許多人都知道,京裡一直保全他。”

王守仁道:“好在陛下知道他,他拚了名聲,總算值得。”

朱厚照笑道:“聽說你在浙江教書,十分快哉。還有書刊行,是《傳習錄》,對嗎?”

王守仁道:“是。”

朱厚照又問道:“所講甚理?”

王守仁道:“心之理。”

朱厚照見他神色恭謹又不失自信,於是問道:“能舉例而明其意麼?”

隻見王守仁微微頷首道:“啟奏陛下,以日常之事為例。當看到孩童不慎落入井中,人們心中會本能地生出惻隱之心,想著去救助,這瞬間的善惡判斷,並非外界所授,而是源自內心,此便是心之理的體現。”

朱厚照微微點頭,又問道:“於治國理政又有何用?”

王守仁神情愈發懇切:“啟奏陛下,心理即天理,治國理政若能以百姓之心為心,凡事從百姓的角度出發,思索如何讓百姓安居樂業,四海昇平,便是將心學用於治國。就像製定政策時,若能先考量百姓的需求與利益,這便是順應心中天理。”

朱厚照聽聞,眼中閃過一抹亮色,追問道:“朕每日要處理諸多繁雜政務,有時難免會被各種奏報攪得心煩意亂,卿覺得朕該如何在這紛擾中秉持天理呢?”

王守仁向前一步,語氣堅定:“陛下,每臨一事,隻需靜下心,審視內心念頭,摒棄私慾,留存天理。如此,陛下定能做出公正正確的決策。比如麵對邊疆戰事,心中所想應是守護疆土、庇佑百姓,而非追求個人戰功,這便是‘致良知’的運用。”

朱厚照撫掌大笑:“妙哉,當時我南巡,皆賴卿了,當時如果見卿聊上一聊,也不至於如此。”

王守仁躬身一拜,鄭重說道:“陛下聖明。”

朱厚照於是又道:“朕行天道,然百官多有不明,屢屢諫阻,朕十分氣憤,就是王瓊、王憲、王瓚等人也受非議,正如卿所言,對百姓有利,名聲也不打緊,隻是百官也說,他們也是為了百姓好,此奈若何?”

王守仁道:“官聲、民聲即為一,又為二,為了朝廷是一,但是施政之時,所係乾係不一,即為二,但終歸為一。”

朱厚照聞言心中直歎:“牛啊。”於是點點頭道:“所以朕施政務求有利民生,如果對國家好,朕就是擔了罵名也無礙,事事由實踐,實踐之後,方知對錯,錯就改,對則加勉就是。”

王守仁聞言一愣,心中細細品味著皇帝的這句話。

朱厚照於是又道:“卿參讚軍務,回去可多寫條陳。”

王守仁道:“臣遵旨。”

朱厚照於是道:“卿可回去先歇息一兩日再去衙門。”

王守仁於是行禮而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