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是正德帝 > 第356章 琢磨不透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是正德帝 第356章 琢磨不透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眾人回到內閣裡,喬宇從案子上拿起一本對著一中書道:“這本子是順天府尹桂萼所言,陛下令有司議論,照例謄寫,給六部九卿在京官員議論。”

那中書微微躬身便道:“是。”

毛紀聞言便道:“是那本乞遵祖製疏嘛?”

喬宇笑道:“是。前兒個張大順帶過來的。”

毛紀聞言便頷首道:“我讀過了,隻是.......有些地方欠缺。”

眾人雖然手中的事都未停下,但都不約而同豎起耳朵聽毛紀接下來的話。

“他說乞度天下之田,覈查天下之戶,均徭役,平賦稅,度量天下錢財,這些事好聽不好辦,強閣臣,人君用人專注左右,左右專注九卿,九卿專注有司,有司專注守令,守令親民哉,此舉恐有違祖製吧.......還有這三途並用之法,說著要革因循僵化之習,但是舉薦之風大開,難免私下授受。”毛紀說完,喚一中書來,示意將自己票擬完的本子抱走。

秦金笑道:“毛閣老所言也對,不過朝中都說,陛下不信閣臣,桂萼此言也是忠心之言,他又沒說恢複丞相之製來。”

此時夏言道:“話雖如此,但是這不是明擺著要行唐宋之製,明無宰相之職,卻暗有宰相其權。”

毛紀搖搖頭:“多事之秋,不宜大動乾戈。”

王瓊聞言也道:“的確如此,隻是他說的這些事,朝中誰沒看出來?無非是不想說耳。不動大乾戈,慢慢來也行。”

此時張侖道:“我還有事,先走一步了。”說完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文淵閣。

夏言也道:“我去一趟督察院。”說完也離開了。

幾個中書見此便紛紛退出。

內閣門扉甫合,殿內光影搖曳,將各人袍袖映得忽明忽暗。喬宇望著案頭堆積如山的奏疏,若有所思。便道:“先停了?這不是要抗旨?”

毛紀笑道:“誰說要聽停了,既然陛下要求有司議論,那就議論就是了,先謄寫,給各衙門都發一份。”

喬宇琢磨不出毛紀的真實想法隻能點頭應是。

“就怕一石激起千層浪出來。”王憲從袖中抖出一疊文書,“隻是如今捉襟見肘,一味拆東牆補西牆,也不是什麼好事,昨日宣府捷報,斬獲宣府德勝口關韃賊,升賞有功陣亡官軍王討等七十員名。兵部核準了,乞求發賞銀。我這票擬遞上去,恐怕戶部又犯難。”

他手指劃過泛黃的紙頁,聲音裡帶著砂礫般的粗糲,“錢雖不多,但是花錢的地方太多,邊軍有了軍功,朝廷也不能一直拖欠不是?朝廷裡沒錢,什麼事都辦不好。”

毛紀飲了一口茶,將茶盞放在案幾上後:“我沒其他意思,隻是覺著時機不對罷了。”他花白的胡須微微顫動,“貿然行新政,隻會讓地方官吏借機魚肉百姓。”

王瓊卻撫掌而笑:“毛閣老這是杞人憂天了。張璁在河南清丈田畝,很有成效,重新編訂魚鱗圖冊,賦稅增加了,但是百姓的生活稍微好了一些,可見這清丈田畝是能做得的。”

毛紀又緩緩搖頭,道:“得罪人也不少啊。”

“‘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恥也。’”秦金坐回座位上,“他張璁如今貴為佈政使,如果為官不為民,陛下何必保他?”

王憲也道:“陛下的那幾個大事,哪一件不是要錢的?”

毛紀笑道:“如今看來,這三途並用之法和強閣臣之舉反而是最簡單的了。”

王瓊道:“其實在我看來,後麵還有許多事要做。”

毛紀聞言若有所思,片刻後方道:“既然如此,不僅在京官議論,各佈政使司也要議論。”

王瓊聞言一愣,點點頭道:“合該如此。”

毛紀對著喬宇道:“辛苦了,告訴中書,要儘快謄寫,以內閣名義發各地佈政使司衙門議論。”

喬宇便道:“我下去就安排。”

毛紀點頭道:“我這裡也有幾個奏本,都是奏請田地的,送到榮王那裡吧。”

喬宇道:“好。”

王瓊聞言便道:“先不急吧。”

毛紀道:“陛下不是說日後這種奏本一律送榮王處學習嗎?”

王瓊道:“我本意不是這樣的,隻是擔心如此,榮王落了名聲不好聽。”

毛紀道:“我票擬的是下戶部議論。”

王瓊這才恍然大悟,這老頭精著呢,如此榮王就沒事了。梁材纔不會同意呢。這樣既保全了榮王的名聲,又全了陛下的心意,壞人嘛,梁材一人做了。

這時毛紀對著王瓊道:“陛下令工部再次覈算仁壽宮工程,也需要加快修繕了。”

秦金聞言心中暗道:“如果這時候戶部拿出錢來,那原先一直哭窮豈不是有欺君的嫌疑?”於是笑道:“剛剛還在說錢財難以調配,如今又要工部重新覈算,加快修繕,恐怕不易。”

正說話間,這時外麵有聲音道:“文書太監張大順在外候見。”

毛紀連忙喊人請進。

待張大順進來內閣便道:“金獻民上了奏本,補授監察禦史,陛下已經恩準,這是名單。”

毛紀連忙借來,開啟名冊就分彆是行人周煦、段汝礪、推官劉仞、知縣丘養浩等人,便又合上:“歇歇腳,喝杯茶吧。”

張大順笑道:“不了,一會兒我還要去吏部傳羅欽順進宮議事。”

毛紀聞言道:“聽聞京中新建伯和吏部天官二人因為學術之爭,攪得是京中國子監不安,不知小張公公聽說了沒?”

張大順笑道:“我不知道。”

毛紀點點頭不再說話。於是張大順便微微躬身,告退而去。

王瓊立在一旁瞧的仔細,他總覺著毛紀很是關注這個張大順,於是問道:“到底是陛下調教出來年輕的人。”

毛紀看了眼王瓊,便道:“老夫不經事,總也琢磨不透他......”

王瓊微微一愣,便笑道:“日子還長著呢。”

毛紀聞言心中微微一歎,這王瓊原本想趁楊廷和離開朝堂,王守仁進京之際,取自己而代之的,結果被皇帝敲打。這王瓊能力、手段都是頂級的,為何偏要攀附內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