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是正德帝 > 第533章 皇帝欲護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是正德帝 第533章 皇帝欲護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陛下!”秦金急得幾乎要跪倒在地,聲音帶著驚惶的顫抖,“票擬所議‘曉諭勸退’,實乃姑息養奸!孔府之弊,非止於曲阜一隅,乃天下豪強隱占兼並之縮影!若因其為聖裔便法外施恩,則朝廷法度威嚴何在?天下豪強勳貴,誰還會畏懼律令?臣請陛下明發嚴旨,依律追贓治罪!正國法以安民心!”

豁出去了,既然你們不死不休,那也就休怪我了!

毛紀、王瓊皆是一愣,沒想到首先唱反調的竟然是秦金。

喬宇如今被架上車,隻得附議,語氣懇切:“陛下!首輔、次輔所言,實乃老成謀國之憂!孔府之事,盤根錯節,牽連甚廣。處置過急過猛,非但曲阜不安,恐致山東乃至天下震蕩!票擬所請,先遣乾員詳查,若其有罪,曉諭勸其自省整改,正是以靜製動,以柔克剛,防患於未然之上策!待其自清門戶,朝廷再稍加撫慰,則體統得存,法度亦彰,此萬全之道也!”

他心中盤算:必須穩住局麵,給各方留出轉圜妥協的時間!

朱厚照聞言,坐直了些,示意他繼續說。喬宇又道:“頭一宗,是借祖製立規矩。朝廷有規矩,孔府祭田隻許二千大頃,餘下田產都要按例納糧,這是太祖爺定的規矩。臣想著,不如差禮部尚書攜了祭孔的香帛去曲阜,先行春秋祭典,當著孔氏族人的麵,稱頌孔府傳聖教、輔朝廷的功勞,再私下跟孔聞韶說,私占民田雖不是有意,可違了祖製、失了民心,反倒損了聖人聲名,再把洪武年間孔府自請退田的舊檔給他瞧。這麼一來,既全了聖裔的體麵,又讓他知難而退,省得天下人說閒話。”

何孟春聞言心中的火氣又冒了三分:連我也不放過?

王瓊在旁附和,語氣恭順:“啟陛下。前些年有地方官越權查勘藩王莊田,倒被禦史參了本,說中樞侵奪地方權柄。如今若讓山東佈政司牽頭查覈,再會同曲阜、鄒、滕三縣知縣,拿永樂年間的黃冊底本比對,一層層往上報,既合了‘地方事地方治’的舊例,又顯得朝廷沒把這事當特例辦,外頭自然少些非議。”

張侖、徐光祚萬萬沒想到,今日議論的事,是如何收拾孔聞韶的,心中打定了主意不說話。讓你們這幫子文臣鬥去吧。

隻是很明顯朱厚照不打算放過他們,朱厚照看向張侖問道:“英國公如何計較?”

張侖聞言麵上似些憂心,蹙著眉道:“可若孔聞韶執意不從,或是地方官怕得罪聖裔,查得不儘不實,那可如何是好?”說完便不再言語。

很明顯,張侖替皇帝問出了那句話。

王瓊便道:“英國公這擔心也在理。不過毛閣老說的‘柔性整改’倒可解這困局

——

讓孔聞韶自願退田,若是那好地,許他報上來充作祭田,仍免賦稅;欠的稅,隻補近三年的,先前的既往不咎。地方官那邊,也不追責,隻讓他們核減百姓稅賦。再讓禮部發道諭旨,說孔聞韶深明大義,是天下士紳的表率,再賞他五百兩修祭田的銀子。這麼一來,他有台階下,百姓得實惠,地方官也安心,豈不是皆大歡喜?”

果然話音一落,毛紀、喬宇、連帶何孟春都不自覺的頷首稱讚。

這是最穩妥的辦法了。

朱厚照卻是冷哼一聲,道:“爾輩大臣禦前說話,不用這般彎彎繞!”

毛紀、王瓊、喬宇三人聞言,皆是心頭一凜,忙躬身垂首,不敢再抬眼。朱厚照又道:“他孔家是千年的聖人門第,我朱家不過才坐了一百五十餘年江山,怎麼能比得了他家,對麼?”

這話裡帶著幾分自嘲,卻更透著不滿,“可爾輩吃的是我大明的俸祿,不是他孔聞韶的!你們這般處處維護孔府,無非是怕對全天下的讀書人不好交代

——

這是什麼?這就是聖人說的‘忠恕’嗎?忠的是孔家,還是我朱家的江山?”

喬宇聽得額角冒汗,忙低聲道:“陛下息怒,臣等並非維護孔府,隻是……”

“隻是什麼?”

朱厚照打斷他,語氣更沉,“張璁在河南任上,賦稅繳得齊齊整整,不僅厘清了曆年豪紳拖欠的稅銀,還把流民都安頓妥當了,這是多大的功勞?不過是包庇了個下屬,你們就橫豎指責,必欲除之而後快

——

不就是他丈田的時候,得罪了那些占著地不納糧的豪紳麼?怎麼了?他做的不對?”

他越說越激動,伸手抓起案上的奏本,翻到張璁的奏本,指著上麵的字道:“你們自己看!河南流民少了三成,賦稅多繳了五萬兩,這不是實績是什麼?反觀孔聞韶,占著三萬多畝田,私吞民產、拖欠賦稅,逼得百姓逃荒,你們倒沒一個人急著追責!孔聞韶做的就對?張璁做的就錯?這是什麼道理!”

毛紀忙上前半步,躬身道:“陛下,張璁包庇下屬、用刑過當,臣等彈劾,是為整肅吏治;孔府之事,是因聖裔身份特殊,恐失天下士子之心……”

“特殊?”

朱厚照冷笑一聲,將奏本擲在案上,“朕看是你們心裡的‘特殊’太多了!吏治要整肅,可也得分清功過;聖裔要體麵,可也不能縱容他損民肥私!今日朕把話撂在這裡:張璁的事,先擱置不議,待他把河南的事辦得更穩妥些再說;孔府的事,就按先前說的辦,但若有半分徇私,朕第一個問你們的罪!”

三人聽得這話,忙齊齊叩首:“臣等遵旨!絕不敢徇私!”

朱厚照望著他們伏跪的身影,又歎了口氣,語氣稍緩:“朕不是要偏幫誰,隻是你們得明白,江山是朱家的江山,百姓是朱家的百姓。彆眼裡隻盯著‘聖人門第’‘士大夫輿論’,忘了自己吃的是誰的飯,該為誰辦事。”

三人聞言紛紛應喏。

夏言、秦金見皇帝親自下場,內心皆道:“陛下還是護短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