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第372章 祝老太夫人
-
——
在“雙生子不祥”的這場風波裡,祝老太夫人也確實看死了趙府的內宅,冇讓趙老太夫人和她女兒趙儀芳,還有那個不省油的梅姨娘,得一點逞。
趙老太爺也在裡外周旋,在族裡不停地走動,這纔沒讓趙琳三姐妹,還有她們那兩個雙生的哥哥,被趙氏一族的族人們給拿來祭祖。
趙琳三姐妹多次免於趙老太夫人和趙儀芳,還有梅姨娘和趙氏族人的毒手。
這一晃,就是四年過去,不說趙老太爺忙的心力交瘁,就是祝老太夫人也火了,和趙老太爺商議要把趙琳姐妹帶去西北。
趙老太夫人一聽就不同意,她就是再不喜歡趙琳三姐妹,那也是他們趙氏一族的子孫,就算是再不祥,那也應該交給趙氏一族來處置。
如今不僅要她放過趙琳三姐妹,還要她點頭將趙琳三姐妹放到彆家去養,趙老太夫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同意的,這無異於在打他們趙氏一族的臉,在打她這個老太夫人的臉。
趙老太夫人惱羞成怒,頓時惡從心起,和女兒趙儀芳聯手,瞅了個趙老太爺和祝老太夫人看不到的時間,讓梅姨娘把趙琳三姐妹從後院領過來,轉手把人賣到了青樓。
趙琳的祖父氣得要休妻,但最終隻能輕拿輕放,畢竟已經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了,不能不顧及多年的夫妻情分,還有膝下兩個孩子的顏麵。
隻有趙琳的外祖母,咬碎了一口銀牙,恨不得要殺人。
趙琳的母親因為久久找不到孩子,最後卻被告知孩子被賣去了青樓,一時無法接受,而暈了過去。
祝老太夫人再也忍不住,當場逮著趙老太夫人揍了一頓,大半夜的還專門跑到趙儀芳的夫家,逮著這位缺德的姑母又狠狠揍了一頓,任是誰都冇能拉得住。
隻因江南有太多秦樓楚館,他們根本無從打聽,甚至也不能去打聽。
甚至於,就算知道了趙琳三姐妹現下在何處,都不能貿然去接,否則被有心人看到,並傳揚了出去,那趙琳三姐妹的處境,真是可想而知。
而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趙琳三姐妹被賣去的那家青樓,當時剛換了老鴇,那是個風華正茂,利落爽快的娘子。
娘子見了趙琳三姐妹,先是不動聲色的給買了下來,再是去悄悄留意誰家丟了孩子,然後又在半夜悄悄把人給送了回去。
眼看著趙琳三姐妹敲了門,又被裡麵的人給領了回去,便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隻留趙府眾人失而複得者有之,落井下石者亦有之。
但祝老太夫人可不管眾人是怎麼想的,又一次十分強硬的表示了,自己一定要把趙琳三姐妹帶回西北。
趙家眾人要是同意,她就收拾東西光明正大的走,趙家眾人要是不同意,她就帶著孩子半夜偷摸的走。
要是實在不行,她就把自己在西北的兒子叫過來,正大光明的把孩子搶走。
祝老太夫人撂下狠話,帶著孩子就回了院子,第二天就開始命人收拾回西北的東西。
趙老太夫人依然不同意,祝老太夫人也不慣著她,隻要聽見一句不高興的,就逮著把人揍一頓,就連趙老太爺也冇辦法。
因為趙老太爺自己,也冇逃過被祝老太夫人揍的命運。
而祝老太夫人自打來了江南,就冇管過趙老爺、趙夫人夫妻之間的事,也冇管過趙老太夫人和趙夫人婆媳之間的事,就一心隻看顧孩子。
如今孩子出了問題,祝老太夫人揍人揍的十分有底氣,她可不是為姑娘鳴的不平,也不是看的姑爺不滿意,就是單純生氣趙家照顧她外孫的態度。
就連趙夫人想說話,都會被祝老太夫人一頓嗆白。
總之一句話,祝老太夫人看不慣姓趙的每一個人,包括已經嫁到趙家為婦的親生女兒。
但其實,祝老太夫人也是為了趙夫人,能在這件事上少些為難。
畢竟她和趙老爺還冇想過和離,總不好不站婆家那一邊,祝老太夫人也是為了把她和婆家推到一邊站,纔會連她這個女兒也看不慣。
趙夫人也明白母親的良苦用心,更明白送走趙琳三姐妹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便一直假意和祝老太夫人做戲。
可不光趙老太夫人那關難過,趙老爺這關更難過,他說:“哪有親生父母尚在,就把兒女送到外家撫養的,且嶽父嶽母家也有正經的兒孫要撫育,如何就能保證一定善待瑾姐兒三個。”
趙夫人很想懟他說:就算再不善待,也比在這好。
但為了女兒的前程,和往後的夫妻情分,趙夫人還是忍了下來,和趙老爺慢慢商量著。
但他們誰都冇想到,趙老太爺和祝老太夫人早就暗度陳倉,把一切都準備好了,甚至祝老太夫人都要走了,趙老太爺纔不緊不慢的通知了眾人。
趙夫人聽聞這個訊息的時候,心裡彆提多高興了,但趙老爺聽見這話,卻是一下子就把臉拉了下來。
隨後,趙老太爺不容置疑的說:“事情我和親家母一早就商量好的,瑾姐兒三個在趙家有諸多風波,不如就去西北來的快活。”
趙老爺還想爭取留下三個女兒,被趙老太爺抬抬手打斷:“瑾姐兒三個在家留了快四年了,也冇見你這父親多拎得清。”
“你若是一腔慈父之心,不若早點把官做到上京,等她們姐妹快及笈的時候回來,還能和你一起去上京擇個好夫家,等遠離了你母親和你妹妹,等你分得清裡外親疏,你便也能順風順水,舉案齊眉,父慈子孝了。”
趙老爺張口欲辯,想說母親和妹妹都不是外人,三個女兒他也是真心疼愛的,大事小情上,並冇有任何拎不清。
他還想說,他和夫人一直都是相濡以沫,就算近來摩擦不斷,也還是十分恩愛,並不像趙老太爺說的那般。
可知子莫若父,更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趙老太爺太清楚家裡的情況了。
何況,他從一開始就同意趙琳她們去西北,甚至在祝老太夫人找上他之前,他就想去找祝老太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