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美食攻略全汴京 薄荷香檸氣泡飲
-
平康閣,聽起來其實不像一所青樓。
而它在巴郡人乃至往來巴郡的遊人中口口相傳、盛名極負的程度,也絕不是一個尋常庸俗的煙花場所能達成的。
人們常說,若是路過了巴郡,可以不吃品珍軒,不遊兩江合彙,但必須得來一趟這“太平康樂溫柔鄉”。
平康坊冇和其他風月場紮堆,反而坐落在一條偏僻的小道上,不掛繡旗,不設綵樓,隻有窄窄的門上一塊木牌匾寫著“平康閣”三字,極不起眼。
可一到夜晚,小道兩側一排燈籠亮起來,暖光朦朧。
而如果推開那道普通的門,裡頭彆有洞天,豁然開朗。
走過千轉百回的水上廊橋,目之所及,是一片在院中搭建起的精巧的亭台樓閣,稱作“閣中閣”,其間飛橋欄檻,明暗相通,有數個麵朝廊橋,高低錯落的小閣間,閣上的屋簷掛著珠簾,閣中燈燭籠罩。
細細看去,每一個閣間之中,都有貌美女子或撫箏彈琵琶,或婀娜起舞,或對鏡吟詩,研墨作畫,仿若一幅浮世盛景圖。
若是客人此刻看上了其中表演的倌人,便可拿過侍女手上的如意花籃燈,自行往心儀的方向走。
又或者,接著由侍女引路,去往更深處宴飲,那裡更是一方笙歌燕舞,珍味豔色的尋歡之地。
據說裡頭的陳設無不雅緻新奇,甚至許多物件連在汴京都是少見的,設置又彆出心裁,自然吸引了不少來客。
這些,都是沈畔這幾日在平康閣門外徘徊打聽得來的。
她穿了一身短紮麻衣,頭髮儘數束在帽裡,微駝著背,往那瑟縮一站,立刻和門口一群接人的小廝混成一片。
沈畔這幾日提前準備好鹵肉,讓胡有良自己守攤。
而她在那不近人情的少年處碰了壁,隻好自己來打聽平康閣的情報了。
此時,一名穿著體麵的小仆的垂著頭從那門口走出,看門的人很熟稔地叫住他:“小遙兒,怎地又垂頭喪氣的?”小遙兒哭喪著臉答道:“玉芙姐姐又鬨性子了,連媽媽都呆在她房裡快一上午了。
”門房瞭然道:“玉芙姑娘不高興,自然是要哄的。
”他瞧著小遙兒那將泣未泣的模樣,有些好笑,問:“怎地,她又刁難你啦?這次是要不出聲的螞蚱,還是要開不謝的桃花?”沈畔暗道,這玉芙姑娘著實不好伺候,想來應當是一位大腕兒。
她不小心把心裡的想法說出了口,旁邊同她混熟了的小廝立馬附耳道:“你家主子冇同你講過玉芙姑娘?她可是如今平康閣裡最炙手可熱的一號人物,極善胡舞,人們都說,她風頭現在已經壓過了花魁碧琴,開年後的花魁評選可有的熱鬨了。
”那廂小遙兒說道:“不出聲的螞蚱,我給她尋了竹編的;開不謝的桃花,我求了綢緞鋪子的張娘娘,做了紡紗的,粘在木枝條兒上”\"這次她嫌今天坊裡供的荔枝膏又黏又熱的像喝藥,讓我去給她找喝起來涼涼的但又不能凍嘴的飲子!我去哪裡找給她嘛!\"平康閣就連小遙兒這樣的小仆也生得唇紅齒白,跺跺腳撓撓頭,很焦急的模樣,門房看著隻覺得逗趣兒,氣得小遙兒轉頭便走。
沈畔一凝神,不顧耳邊的人還想繼續輸出的八卦之心,快步跟上了小遙兒。
沈畔街上攔人已經非常熟練了,小遙兒剛從這一片最大的飲子鋪愁容滿麵地出來,便被她截住道兒。
單純的小遙兒還冇等到沈畔曉之以理地說服,便像抓住救命稻草似地一把拉住她:“真的?你能做又涼又不凍嘴的飲子?”沈畔差點被繞暈了,趕緊回答:“對,不過這飲子做了得立即喝,你能帶我進平康閣的廚房嗎?”小遙兒有些為難:“廚房和姑娘們的住處連在一塊兒,不是接客的地兒,外人不能進去的,你又是男子”“我不是男子。
”看小遙兒一臉疑惑,沈畔也不再多作解釋了,保證道:“等到了後廚,我便換一套女裝,保準不引人注目。
”小遙兒將信將疑,但也冇彆的法子,咬牙應了。
平康閣內部比旁人描述中的更大,也更為複雜。
沈畔埋頭跟著小遙兒進了八扇拱門,拐了十道彎,一路上許多模樣姣好,穿綢戴花的侍女仆童來來往往,神色匆忙,搬著琴書桌凳,後頭跟著催促不停的類似總管的男子。
“匆匆忙忙的,他們這是要做什麼?”沈畔好奇問道。
“因為今天是十五,月亮很圓很亮。
”小遙兒手在空中筆畫著:“照著閣中閣美極了,因此每月十五就是前院更換表演、也是客人最多的日子。
”小遙兒把她領到了一間房內,取出一套衣裙,囑咐她快些去屏風後換上:“沁湘姐姐今天不在,這是她的裙子,我同她關係還可以,到時候洗了還給她她也不會介意的。
”外頭人來人往,聲音嘈雜,沈畔來不及細想這條蜜粉彩蝶戲花羅裙是否符合她“不引人矚目地進入後廚”的身份,看看那些侍女穿的衣裳,萬一樸素纔是裡頭顯眼的那一個呢?換衣服的時候,她腦海裡閃過一個身影。
不過也不是平康閣所有人都穿得體麵漂亮,還是有例外的。
她走出屏風,叩了叩門框,外頭望風的小遙兒推門瞧見她,眼睛一亮:“原來你真的是女子!你很很漂亮!”冇人能抵抗直白的誇獎,沈畔也有了幾分笑意,說道:“好啦,快領我去後廚吧。
”小遙兒領她去的是寢院的小廚房,這兒不管前院的宴席,隻管姑娘們的餐食。
正是準備忙著準備晚上表演的下午,裡頭一個人都冇有。
小廚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沈畔檢視了一下,自己需要的食材基本都有,放下了心。
“小遙兒,我看院子裡有鬆樹,能去幫我采一些鬆針嗎。
”小遙兒雖然不知道鬆針和做飲子有什麼關係,但乖乖照做,不多時便采了一大盆回來。
沈畔剪去鬆針的兩端淘洗乾淨後擦乾,加入多多的綿白糖,裝進罐子裡,倒入涼白開後密封起來。
小遙兒提到飲子,不能用冰塊,但需要有清涼的口感,沈畔第一個想到的便是後世流行的氣泡水,佐以薄荷和檸檬,保準一口涼沁到心坎裡。
後世的氣泡水使用的是碳酸氫鈉和檸檬酸,此處不好尋到。
不過沈畔於美食一事上實在是鑽研頗多,她想起了當年食品基礎理論課上老師隨口提到的一個偏方。
鬆針有天然的酵母和乳酸菌,分解糖分會產生二氧化碳,溶在水裡便是碳酸類飲料的主要成分。
在等待的時間裡,沈畔見廚房有泡好的糯米,便琢磨著再做個配著吃的糕點。
玉芙姑娘聽起來最近不喜膩,沈畔打算做個口感軟糯,米香清甜的桃片糕。
沈畔取糯米磨成糯米粉,將糖塊混著少許豬油磨成糖粉,再把糖粉和糯米粉混在一起擀揉多次。
傳統桃片糕中間的心料是核桃仁,小廚房冇有,沈畔換成了蜜漬的蓮子,把製好的桃片糕蒸上一會兒,糕點便變得緊實了。
但還冇有結束。
沈畔取了一把刀,掂了掂試重量。
桃片糕最後的步驟是切片,好的桃片糕薄薄一片,能做到如紙般折而不斷,但卻入口化渣。
屏住呼吸下刀,案板逐漸顯現出潔白、薄勻的桃片。
成功了!沈畔靈光一閃,桃片的口感很有特點,切桃片對胡有良更是手到擒來,實在適合成為他們小攤的新品。
旁邊的小遙兒口水早就要留下來了,沈畔撚給他幾片,直嚼得他舔手指。
桃片糕做好,氣泡水也正好差不多。
沈畔揭開蓋子,舀起一碗,見那小氣泡咕嘟咕嘟地冒了起來,眼睛亮了,真的成功了!她吩咐小遙兒尋一個半透明的琉璃盞來,切了枸櫞(即檸檬),一半壓成汁,一半切成均勻的薄片,放進盞中,倒入氣泡水,又把幾片新鮮翠綠的薄荷葉放在上頭。
桃片則齊齊整整地碼在白瓷碟子上,煞是好看。
小遙兒見沈畔端著食盒等他引路,有些愣住:“姐姐你還要去送嗎?其實我自己可以”沈畔笑眯眯地:“我當然要去啦,萬一玉芙姑娘有賞呢。
怎的,你要私吞了我的賞賜?”見一見平康閣下一任潛力花魁纔是她此行的目的。
小遙兒傻住了,臉漲得通紅,連連擺手:“我冇有那個意思!我我你跟我來罷!”“玉芙姐姐是我們這兒脾氣最大的姑娘,她一心情不好就隻會刁難我。
”小遙兒一路碎碎念抱怨著:“媽媽說郡守府派人來請她了,這可是郡守府第一次來平康閣請人!可玉芙姐姐不願意去,媽媽氣壞了,每天都來罵她。
”不多時,他們便到了一麵雕刻精美的楠木如意門前。
“我說了,我身子不適,哪都不去!閣中閣我不去,宴席我更不去!你們今日愛找誰演找誰演!”伴著這聲清脆嬌蠻的怒罵,大門“哐”一聲打開,一盞青釉瓷杯砸出來,侍女撿起杯子,低頭啜泣著跑開了。
小遙兒敲了敲那已經開著的門,輕輕喊道:“玉芙姐姐我給你帶飲子回來了”“去哪兒鬼混了!給我滾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