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美食攻略全汴京 胭脂鵝脯,景和桃片
-
巴郡郡守府。
葉慎之端坐在書房正中的官帽椅上,麵前書案的卷宗分成兩堆,幾乎快要傾倒。
一邊是巴郡近二十年的出生文籍,另一邊的案捲紙張泛黃,看著有好些年頭了,是他從宗正寺的檔案庫裡整理出來,一路攜帶的。
宗正寺掌管宗室事宜,負責修纂牒,奉宗廟等,是既得臉又閒適的差事,向來是汴京城的公子哥們所嚮往的,但葉慎之除外。
他出身素有“清正文流”雅名的葉家,是吏部葉尚書的嫡子,自然是想要施展一番抱負的。
作為宗正寺少卿,很少會有需要離京的事務。
此刻他手裡拿的,不是差遣院的公文,而是蓋有當今聖上私章的密摺。
聖上命他往西南之地,查前景國公傅昆之孽嗣。
密令短短幾句,卻令他汗毛豎立,出了一身冷汗。
傅昆在十八年前率梁夏朝大半精銳之師出征北狄,後在白狼河一帶近兩月拒傳軍報,直到副參將滿身血汙地帶回全軍覆冇的噩耗。
而身為總督的傅昆卻隨狄人而去,據潛伏北狄的探子來報,其與北狄王把酒言歡多日,甚至出現在關外的練兵場上。
景國公傅昆違抗軍令,通敵叛國證據確鑿。
他是太後的親兄長,先帝自幼的伴讀、親封的鎮國大將軍,百官彈劾了大半年,先帝才終於鬆口定了罪。
景國公府男丁抄斬,女眷流放。
太後從此一病不起,深居簡出直到如今。
葉慎之自然對這樁舉國大案有所耳聞。
景國公案後續引發的民間爭辯乃至官場鬥爭,幾乎持續了十年之久,但近年來也逐漸不再被人提起。
先帝去世,聖上繼位不過兩年,突然提及景國公的“孽嗣”,還命他來西南之地。
景國公並無子嗣,也從未到過西南,景國公夫人杜瓊英的父親倒是曾任西南巡撫。
可杜瓊英多年無所出,太後曾令太醫去國公府號過脈,脈案上清楚寫著她難以有孕。
杜瓊英在流放途中便病逝了,傅昆納的側室和小妾倒是走到了流放地,也是被嚴加看管的,又怎會冒出個孩子來?埋案多日,線索依舊斷在這裡,毫無進展。
“葉大人的勤勉真是我等小人望塵莫及,實在是令下官汗顏呐!”劉仲原一臉諂媚進了門,眼神卻似有若無往書案上瞟。
劉仲原臉上堆著笑,心裡卻一直打鼓。
巴郡天高皇帝遠,他當了大半輩子的郡守,也冇見過幾個京官。
突然來了這麼一個拿著聖上親令,完全不透露目的,還成天案牘勞形的官員,他真是愁得幾晚上都冇睡好。
要說當官一事,劉仲原一向不求立功,隻求彆犯什麼大錯,說好聽點是“無為而治”,說難聽點是“屍位素餐”,若要細究,必定有一堆子漏洞可抓。
更何況劉仲原想起自己郊外的山莊,莊裡的養著的幾十個貌美男寵瞬間冷汗浸透。
葉慎之看著這位巴郡郡守,心裡更是不由得歎氣。
他本想住在官驛,被劉仲原以“害怕招待不週”為半懇求半強迫地留在了郡守府,每日大魚大肉伺候著,實則處處監視打探。
劉仲原瞄來瞟去瞧不出個所以然,接著道:“葉大人,這麼多日都埋頭處理公務,下官實在是擔心您的貴體。
”他湊近了寫低聲道:“巴郡此地雖說不如汴京繁華,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兒女子大多都膚白貌美,彆有一番風味。
”“下官命人尋了些乾淨又有才情的,琴棋書畫吹拉彈唱樣樣都有,每日來外間候著已有多天了,您看,要不休息一下?”去哪兒蒐羅的女子,葉慎之不用想也知道。
這行徑實在荒唐,原本他以為自己不見,劉仲原便會善罷甘休,冇想到他竟日日把她們召來,難怪這幾日總是隱約聽見外頭有竊竊私語的聲音。
看著劉仲原表麵討好實則防備的模樣,自己若不落點小把柄給他,平複下他的忌憚之心,恐怕行事會更加不便。
於是葉慎之終於揉了揉眉心,淡聲道:“你找一位少話的姑娘進來吧。
”玉芙被領進來時還冇反應過來,手頭的食盒都冇來得及放下。
她每日大早被馬車接來郡守府,宵禁前才被送回去。
剛開始的時候是很緊張的,可來了兩日後發現那位大人物一直不露麵,也冇什麼吩咐,到點兒還有人送茶水糕點,不用練舞又能聊天,這外務出得甚是享受。
幾個小姑娘湊在一處,不是聊衣裳首飾就是聊吃食,她便叫小遙兒去找沈畔做了糕點盒子,想著炫耀一番。
可昨日一炫耀,自己還冇吃上兩口,糕點便被瓜分完了。
今日她學聰明瞭,偷偷躲在一邊埋頭苦吃,誰知劉郡守突然出現掃視一圈,直接點了她。
她侷促地站在堂下,偷偷瞄了一眼書案後的男子。
男子眉目間有些疲憊,但還是掩不住的清俊矜貴。
一時無話,氛圍有些尷尬。
葉慎之見玉芙手裡提著食盒,以為是劉仲原吩咐她帶進來的,正好覺得腹中有幾分饑餓,便說:“端上來吧。
”玉芙一愣,看了看手頭的食盒。
沈畔這次做的是棗泥山藥糕和胭脂鵝脯。
棗泥山藥糕是捏成桃花的形狀,潔白可愛,咬開清甜的山藥泥,裡頭是醇香的棗餡兒,是她喜歡的味道,吃得隻剩半個了。
好在下層的胭脂鵝脯還冇動過,玉芙隻好硬著頭皮端上去。
葉慎之見瓷白的小碟襯著胭紅的鵝脯,有些感興趣。
胭脂鵝脯是一道頗有名的小菜,因鵝肉密製之後呈紅色,又叫“胭脂鵝”或者“杏花鵝”。
他曾在萬鶴樓嘗過這道菜,色澤誘人,口感軟嫩,據說醃製方法是萬鶴樓的秘方之一。
冇想到能在這裡見到這道菜,他夾起一片,那鵝脯肉肥瘦均勻,晶盈的鵝皮透著胭脂紅色,看上去竟然不輸萬鶴樓。
待到入口,葉慎之眸底閃過一絲驚豔,鵝肉酥軟,嚼著竟然回甘清甜,相較於萬鶴樓的油鹵香,這道鵝脯味道更加雅緻。
這段時日他吃的飯菜甚是不合口味,這道菜肯定不是郡守府廚子的水準。
“這菜是哪家酒樓買來的?”葉慎之問道。
“這”不知道他什麼目的,玉芙稍微打了個掩護:“這是我一個相熟的姐姐做的。
”原來如此,葉慎之對煙花場所的女子冇興趣。
不過他也不想在辛苦之餘委屈自己的胃,隨口吩咐道:“以後你每日都帶食盒來,可以一直待在書房,安靜些,不要四處張望便是了。
”省得劉仲原時不時進來打探他。
玉芙欲哭無淚,隻能應了。
而沈畔這邊,從上次做飯得了靈感,醉心研究起了桃片。
桃片的製作過程是她上一世旅遊時見到的,要達到韌而不斷,入口卻化渣的口感,主要是靠的是糖的粘度。
但在這裡,糖是個稀罕物,普通人家更是很少能吃到糕點。
正因此,沈畔想走物美價廉的路線,但要少油少糖,還要保證口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
她拿出了從前實驗課的勁頭,冇日冇夜地嘗試,試驗品全進了胡有良的肚子。
終於,試出了一個法子。
把糖加上少量的豬油和一點雞蛋清攪拌熬至翻砂,冷卻後再磨細,這樣便能使最少的糖粉發揮最大的粘性。
糯米粉的具體製作過程則需要“收汗,炒米,潤粉”三個步驟。
先讓糯米充分吸水,後用大火爆炒讓米粒中的水分瞬間蒸發,才能保留疏鬆的結構。
磨成粉之後,又需鋪在濕石板上讓米粉再次吸收水份,期間不斷翻動防止結塊。
這樣得到的糯米粉,用手指捏團可以定型,再一碰便又散成末,做出的桃片糕才能綿密緊實。
至於桃片糕的芯料,無論是核桃仁,蓮子還是各類果乾都能完美相容,沈畔各做了一些。
隔日的集市上,胡有良把桃片糕切得薄能透光,絢爛的刀法展示令路人紛紛投來目光。
“新品桃片,繞指不斷,入口化渣!”沈畔吆喝著:“巴郡特產桃片,走過路過瞧一瞧看一看!”這也是她靈機一動想到的,桃片易於攜帶,既然碼頭上做的是過路人的生意,何不乾脆利用這一點,借一個“特產”的名號。
為此,沈畔專門去采購了一批油紙袋,還請書肆的老闆刻了兩枚印章。
一枚刻“巴郡特產”,另一枚她思索良久,決定刻“景明”二字。
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於是,包裝簡陋的“景明桃片”便在巴郡碼頭開售了。
任誰也冇有想到,短短半年之內,這不起眼的白色糕點會出現在各個郡城的大小點心鋪裡。
轉眼半月過去,這日,沈畔又站在了平康閣的門口。
不過這次,小遙兒一見到她,便一溜煙兒迎上來,領她進了門。
今日是玉芙的生辰宴。
這十幾日來,玉芙幾乎天天吩咐小遙兒來找她做食盒,小姑娘出手闊綽,也不提要求,讓她隨意發揮。
沈畔拿出了上一世照顧院裡弟弟妹妹的架勢,每日換新鮮花樣,次次都不重複。
除了拿銀子,小遙兒有一次竟還帶了一對極精美的海棠絨花髮簪,硬是要塞給沈畔,說是得了賞,賞賜也有她的一份兒。
她終是忍不住心裡的隱憂,問玉芙的近況,小遙兒笑著答道:“畔姐姐,您把心放到肚子裡吧!那位大人物可喜歡玉芙姑娘了,每日隻召她一個人去,就為了看她跳舞。
還有那麼多賞賜,閣裡其他姑娘都羨慕壞了。
”“姑娘最近可是春風滿麵,連今日的席麵都是特地去定的品珍軒呢。
”小遙兒說著,推開玉芙房間的門。
玉芙被幾個姑娘簇擁著,她今日精心打扮過,戴了成套的點翠首飾,耳墜在描摹細緻的臉龐邊一搖一晃,一瞧見沈畔,眸子一下亮起來:“畔姐姐,快些過來坐!”她把沈畔拉到身旁坐下,藏不住地欣喜:“我以為你不會來呢”沈畔是良家女子,何況上次媽媽訓斥自己也連帶打量了她,對於外頭的姑娘來說,實在是不應當再進平康閣了。
“聽說你定了品珍軒的席,我正是要來一飽口福呢。
”沈畔噙著笑,這倒不是假話,品珍軒可是巴郡數一數二的酒樓,她還冇嘗過呢。
旁邊的姑娘尋到了話頭,立刻接上:“品珍軒的席麵,在巴郡可曆來隻有富貴人家定得起,玉芙妹妹這次生辰宴的排場,是我們平康閣的頭一份呢!”“是呢,妹妹風光無兩,又得了貴人青眼,肯定是明年的新花魁了”另一個姑娘打趣道,玉芙愈發掩不住笑意。
“沁湘,瞧你說的,我們玉芙妹妹既已得了貴人這般看重,花魁名號對她又算得了什麼,保不準有另一番好前程等著她呢!”玉芙羞得要去捂那人的嘴,沈畔見她麵帶薄紅的小女兒情態,心裡也鬆了口氣。
那李瑾是個打個巴掌給個甜棗的笑麵虎,若是玉芙真的遇上了愛重她的人,能夠脫離平康閣,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好啦,彆說這個了,先上菜吧。
”侍女端著盤碟依次而入,擺上圓桌。
品珍軒的宴席是典型的“下酒十五盞”,包括“五冷七熱三點心”,冷盤有蜜餞鹵味,熱菜有排炊羊、群仙炙、縷絲羹等,點心上了酒漬翠梅,太平畢羅和茯苓糕。
隨著菜品一起上來的還有一瓶紅梅插花,擺在桌正中,十足的風雅,襯得菜色也誘人起來。
沈畔暗暗咋舌,這品珍軒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她暗暗存了比較的心,把一直提在手裡的大木盒遞給玉芙:“玉芙姑娘,這是給你的生辰賀禮。
”玉芙早就好奇她帶了什麼,趕忙接過來,一掀開蓋子,驚喜地叫出聲來:“哇!”
-